水稻田杂草种群演替加快,加强防控刻不容缓 |
来源:江苏省植保植检站 2018-8-11 10:28:00 |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耕作制度的变化以及杂草抗药性的发展,水稻田杂草种群演替加快,杂草发生程度加重,对水稻绿色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尤其是部分地区直播稻种植面积仍然较大,给杂草防除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为此,江苏省植保系统树立绿色防控理念,推广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除草为重点的稻田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组织实施稻田杂草无害化行动。在加强草情监测的基础上,结合农业措施,采取“封杀结合”的化学除草策略,有效控制了稻田草害。 强化田间草情监测,实现精准用药指导 组织开展稻田杂草发生动态及抗药性进展监测调查,及时掌握杂草发生动态,为精确指导稻田草害科学防除提供技术支撑。全面开展稻田杂草普查,2014—2016年组织开展江苏省水稻田杂草普查,摸清了江苏省稻田杂草发生种类,明确了不同地区、不同种植类型稻田杂草的优势种群,形成江苏省100多种稻田杂草的识别、防除措施手册。系统监测草情发生动态。各地针对机插秧、直播稻等不同播栽方式,监测稻田禾本科、莎草和阔叶草等杂草的出草高峰,掌握稻田不同杂草出草规律。启动稻田杂草抗药性监测。针对近年来稻田杂草对常用除草剂抗药性水平不断上升的现状,2016年起组建江苏省农业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与对策协作网,联合省内科研、教学和推广部门开展稻田杂草抗药性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为调整稻田杂草防除策略和除草剂品种,精确指导稻田杂草科学防除提供支撑。 推广封杀结合模式,集成绿色防控技术 在稻田杂草防除新技术、新农药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优化集成绿色防控新技术,重点推广“封杀结合”的化除技术模式。充分发挥栽培控草作用。大力推广机插秧技术,通过实施合理轮作换茬,强化栽培技术管理,深耕灭草,平田整地,断源、截流和竭库,降低土壤潜在的杂草群落规模,减轻杂草发生数量。完善稻田化除技术。鉴于土壤封闭处理成本低、防控主动性强,根据稻田杂草出草规律,坚持封杀结合化学防除策略,总结提出土壤封闭处理与茎叶处理相结合的稻田草害化学防除技术体系。针对水稻栽培类型多,对旱直播稻田推广“一封二杀三补”化除技术模式,对水直播稻田推广“一封一杀”化除技术模式,对机插秧稻田推广“一封一补”的化除技术模式。据统计,2018年江苏省采用封杀结合的稻田化除面积已达3,379万亩次,杂草防除效果稳定在90%以上。推广新型施药技术。积极试验示范农药新剂型、施药新方法,推广省工节本新技术,如2015年以来在苏南苏中机插稻田推广应用“零天施药”技术,使用面积累计达100万亩次;在江苏省水稻机插秧田推广使用漂浮大粒剂新剂型,采用抛撒大粒剂的方法减少施药强度和用工。 组织新型药剂试验,开展现场观摩咨询 目前,除草剂种类多,化除新技术新产品发展快,为更好地指导生产,江苏省植保系统广泛开展试验,加强技术储备。 组织新除草剂评比试验。今年在扬州市邗江区、泗洪县等地分别开展了机插秧稻田和旱直播稻田除草剂评比试验,重点考查田间除草效果及安全性。 开展除草剂有效性监测。针对稻田杂草抗性发展、部分除草剂品种防效下降的现状,为落实《农药管理条例》要求,组织开展国内外企业生产的常用除草剂有效性监测,为除草剂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做好除草新技术展示。普及稻田杂草防除技术,今年在仪征市组织种田大户,农药经销人员开展杂草防除新技术现场观摩,展示不同时期使用不同除草剂对稗草、千金子等杂草的防除效果,讲解除草新技术要点,解答种田大户在杂草防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加强除草技术培训,普及化学除草知识 稻田杂草危害重,防除技术要求高,加强宣传培训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措施。 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各级植保系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微博微信、农技耘平台、12316短信等各类媒体向农民、种植大户宣传普及稻田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和封杀结合的化除策略。 深入开展技术指导。每年除印发水稻田杂草防除技术意见外,还组织植保技术人员深入实地指导水稻田化学除草工作,今年以来江苏省植保植检站多次派人赴盱眙、仪征、邗江、东台等地指导稻田杂草土壤封闭处理技术使用。 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当前省级培训累计达11场,培训人数达2,500人次,各级植保系统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累计培训88场,受训人数达1.28万人次。通过宣传培训,促进了土壤封闭处理技术的普及,“控前、控小、控早”的措施有效提高了除草效果,不仅降低了后期除草压力,减少了除草剂药害事故,而且降低了农业成本和农药使用量。 |
相关阅读 |
化学农药未来增长行情 |
《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在即,农业部和省所领导到苏研调研 |
2012年1月草甘膦原药企业销售情况分析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