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减产,究竟对农资行业发出了啥信号? |
来源:农资导报 2018-8-17 8:58:00 |
前段时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夏粮产量数据:同比去年减产306万吨,减幅2.5%。这些年,我们习惯了连年丰收,乍看到这个数据,相信很多从事农业的人还是有所震惊。粮食是农资消费主战场,决定了农资行情的基本面。那么,夏粮减产,究竟对农资行业发出了啥信号? 甲方:行业转型窗口期 今年的夏粮减产,除了天气因素影响,其实也是国家调控的结果。比如,这两年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减少夏粮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部分区域进行休耕,以及逐步取消粮食最低保护价等。因此,夏粮减产并不意外。 从根本上而言,粮食生产正在告别以产量为纲的时代,新型粮食安全观的核心,不在于追求当期产量,而是要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只要耕地在,只要围绕农业生产的物资和服务保障不出问题,不愁打不出粮食。 笔者认为,夏粮减产对农资行业不仅不是利空,恰恰相反,粮食适度减产给农资行业转型提供了动能。具体而言有3点: 一是有利于粮食种植效益回升。这些年,一方面国内粮食库存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国际粮食源源不断进来,两重挤压之下,种粮效益低迷。粮食产量适度下来一些,将会缓解粮食阶段性过剩局面,提高农民种植收益。这对于农资显然是利好。 二是有利于耕地适度规模化。小农经济下,很多先进的农业技术无法得到推广,比如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大型农机具等。粮食减产将会促使部分小农户加快从土地里走出来,从而促进土地流转。 三是有利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最突出的效应便是粮食面积减少,而经济作物面积骤增。经济作物附加值高,对农资的需求更强劲,尤其是对高端农资产品和技术的需求更大。 乙方:企业要扛苦日子 今年出现的夏粮减产,在最近10年内,减产幅度最大。我们都知道,粮食是农资消费的主阵地。换句话说,粮食“不保”,农资市场的行情便失去了定盘星,颓势难改。 笔者梳理了最近10年夏粮产量。最近10年内,夏粮减产一共出现3次,分别是2010年、2016年和2018年。但是这一次与前两次相比,减产幅度最大。前两次分别是减产0.3%和1.2%,今年则减产2.5%。 当下粮农面临的问题不仅是粮食减产问题,还有粮食收购问题。据报道,截至7月2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3397万吨,同比减少1841万吨。导致收购减少的原因,是今年提高了收购标准,很多小麦不符合质量要求。 一则,粮食减产;二则,粮食难卖。这两者的合力,会让部分种粮农民的收益大幅缩水,由此也必然打击这些人的种粮积极性。而从趋势看,随着粮食收储政策的推进,预计短时间内种粮效益不会有明显提升。因此,一些种粮农民要么会缩减种植面积,要么会降低农业投入。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影响到对农资产品的需求。考虑到当下农资行业巨大的过剩产能,未来竞争只会愈加激烈,我们要准备过一段苦日子了。 文章来源:农资导报(订阅号:nzdbwx) 作者:西风 |
相关阅读 |
麦粒绝收?小麦吸浆虫危害正在灌浆的麦粒 |
农村改革绝不能改掉农民的利益 |
“三品一标”是什么,如何申报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