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大棚种菜不赚钱,这七点是主要原因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    2018-9-14 10:48:00
    

    最近大家一直在讨论种菜赚不赚钱的问题,笔者还是认同“要想富得快,快种大棚菜”。之所以大棚种菜不赚钱,有很多种原因,笔者列举出了主要七点。

大棚种菜不赚钱,这七点是主要原因

    1、盲目扩大规模而又无能力经营,导致摞荒

    从有些合作社大多撂荒,常见的都有30%以上,50%撂荒的现象估计也不少,甚至有100%撂荒的。某些蔬菜品种一季按照常规种植要求有个全生育期,但有些被无限拉长,比如有的甘蓝大多一次性采收了,可采收后的蔸子留在地里,直到又发侧枝,直至开花、坐荚,这段时间实际也是撂荒。

    有些长季节的蔬菜,比如辣椒、茄子、丝瓜、刀豆等,可以早点罢园,也可通过加强管理,延迟罢园。但这些长季节蔬菜在盛产期过后,若不加强管理,病虫害成堆,分枝成堆,密不透风,老丝瓜、畸形瓜成堆,到生长后期跟撂荒有何区别?到头来注定要亏本。因此,规模要适度,量力而行,不要为了一些国家的项目而盲目扩大种植规模。

    2、科技水平和技术含量有待大幅度提升

    就算规模适度,能够把控,但在湖南益阳的范围内,真正种菜讲究的能有几个?真正有技术的有几个?进一步说,对技术十分讲究的有吗?像山东寿光的菜农,他们持有这样一种观念:我的大棚菜之所以产量比你的低些,是因为我的大棚内温度比你的低了1度。在益阳这里会有这种观念吗?

    有相当一部分基地老板请了技术员,但每个技术员的水平千差万别。特别是农民技术员,所谓的“技术”仅仅是经验而已,根本上谈不上“技术含量”,有些甚至连基本道理都不懂,连病虫害都不识,还谈什么温、光、湿、气、热,讲究什么良种良法?有些技术员不懂装懂,因为是给别人打工,容不得不同意见,甚至生产上出了问题,明明是自己的技术问题却打死也不承认。

    有些老板本身不懂技术,却问东问西,盲然不知所措,却因自恃是老板盲目做决策,“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反正亏也是老板亏。有些老板对技术员的技术措施大打折扣,致使技术措施难以到位的现象时常有之,等生产上出了问题,大家就互相扯皮。

    因此,基地老板和技术员必须配合好,老板对技术措施的实施不能打折扣,技术员也要多多历练,不断提升自已,同时也要勇于承担责任。

    3、一季种植品种过多,难以达到标准化生产

    现在益阳有许多蔬菜基地,无论是二三十亩,还是几百亩,一季种十多个品种很常见,还有种植二三十个品种的,有的甚至一个大棚种二三个品种的蔬菜,这样子种法,每个品种都能管理到位吗?

    国家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提出要标准化种植,从2009年起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目前该项目已停止。可能是笔者孤陋寡闻,但从笔者所接触的已通过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的种植基地来看,似乎没有一家是从头到尾按标准化进行操作的。所以,一季蔬菜多品种栽培,管理上是绝不可能到位的。要么就不种,要种就要种好,否则之会亏本。

    4、过程偷工减料,致使投入产出错位

    以大棚菜为例,有的节省了大棚骨架等材料,但稍微下点雪大棚就塌了,损失几万、几十万、上百万的都有;不注重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稍微下点雨,有的基地就是涝灾;棚膜不正确维护,一刮风,大棚膜就会撕裂……

    虽然是大棚建设偷工减料所致,但大家都怪天。虽说战胜自然灾害是不可能的,但绝大部分的自然灾害都有是可以避免,或尽量减少损失的。

    此外,还有一个现象,有些基地只看如何省工、省料。该省的还是要省,但应该注重科学省料,不该省的、不能省的绝不能省,省了就不可能高产了。产量上不去,能不能赚到钱就很难说了,还浪费了人力和物力。这样的现象很多,比如省了浇水,等下雨后再翻耕或移栽蔬菜;省了埋肥浇水,把尿素等撒施在土表,结果肥料不仅挥发浪费了,还造成了烧苗;省了人工,把七八种防病、杀虫、追肥的药混在一桶水里,结果导致肥药害,还浪费了药肥等。笔者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很任性的烧钱方式!

    5、专业化程度不高

    笔者所说的专业化,是指在种菜程序上的专业化。绝大多数的蔬菜基地,都是从育苗到田间管理、采收上市甚至是加工“一条龙服务”。这些基地连种子都不想买,想自己育种留种,比如有些基地看到某品种表现好,但种子贵,于是自己留种,结果可想而知。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件大事,需要专心做好。

    就像育苗要打点满伢子一样,没有过硬的技术是做不好的,但偏偏有不少人随意而为,随便找块地,把种子一撒就不管了,然后就等着栽苗。

    加工的技术含量就更高了,涪陵榨菜集团只做榨菜,每年上缴的税收都达上亿元,而我们有些粗加工根本无科技含量而言,无品质可言,无数量可言,无品牌可言。

    如专业化的集中育苗,在山东寿光仅育苗公司就有上百家,而这我们湖南专业化的育苗公司少之有少,在益阳应该还没有一家。当前在水稻行业上,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有专门的育苗公司,有专门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有专业的机械化收割,值得蔬菜行业借鉴。

    6、对土壤不敬畏

    一块地本来就不肥沃,还舍不得用肥,舍不得改土。现在许多的土地成了严重的盐渍土、板结土、有机质溃乏土、酸性土、地膜农药污染土。在这样的土壤基础上种菜,你投入多少就亏多少,投入越多亏得越多。大多基地是旋耕浅翻,土打得细碎,犁底层浅,不保水保肥,根难以下扎。大多数基肥就撒点“粒粒几”(通常指复合肥)就完事了,追肥也是追点“粒粒几”;一季地膜盖到底,罢园后直接翻入土里;经年累月没施过石灰调酸;就算施有机肥也只是蜻蜓点水,一二百斤或三五百斤,做做样子安慰自己一下。这些都是制约蔬菜生产的瓶颈。

    要针对这些影响土壤状况的因素进行彻底的改善和修复,比如提倡多施有机肥,使用生物菌肥、土壤调理剂等。要讲究测土配肥,山东农民时刻关注着土壤的动态,总想把土壤拿去化验化验。而在我们的基地,就算给免费化验了,结果测出土壤强酸、有机质不够、盐渍化重、土传病害多,农民也是无动于衷。

    7、前瞻性不够

    前瞻性不够即指没有提前做好各种计划。比如育苗和移栽,大多是“苗等土”;比如有的西瓜苗都开花了、豇豆苗牵藤了、辣椒挂果了都没有移栽,而土还也未整出来。这样的苗子栽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但竟然还有人继续栽!

    大面积种菜不像小户,上午翻土下午就栽完了,往往翻耕整土少则一个星期,多则十天半月,有时受天气影响前后可达一个月以上,所以要根据苗龄、天气条件,提前做好翻耕整土,达到“土等苗”。

    此外,蔬菜病虫害的预知性也不强,目前蔬菜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较落后的,蔬菜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应根据地域区分,不可一概而论。就算当地发布了蔬菜病虫害预测预报,也难以全面覆盖,所以预测预报不能完全听信,只能根据自己基地常年蔬菜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提前采取措施。

相关阅读
警!暴雨降温大风齐上阵,这些地区要做好作物生产管理工作
冷静看待种子展会热 专业化发展是方向
放活土地经营权!新管理办法3月1日实施!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