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猝倒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
来源:网络 2018-10-11 17:31:00 |
甜瓜猝倒病是甜瓜苗期的常见病害,主要危害幼苗,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南方发生重,北方发病较轻。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甜瓜猝倒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症状 幼苗大多从茎基部染病,也有从茎中部染病,初为水渍状,后迅速扩展,病部缢缩变细如线状,不变色或呈黄褐色,在子叶仍为绿色、未萎蔫前,幼苗及从茎基部或中部倒伏贴于床面,苗床湿度大时,病株残体及周围床土上可生一层絮状白霉。条件适宜,迅速向四周扩展蔓延。 此病自播种后即可发生,早期染病种子发芽即坏死腐烂,不能出土。 出苗后露出土表的幼茎基部染病成水渍状,迅速软化腐烂并缢缩,随后幼苗倒伏。有时瓜苗出土胚轴和子叶已腐烂变褐枯死。 潮湿时病部产生少许絮状菌丝,病害严重时常造成幼苗成片死亡。 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于土壤中越冬或越夏。播种后,卵孢子或菌丝体上的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浸染幼苗,引起猝倒。病菌借灌溉水传播,带菌的肥料、农具也能传播。 病害的发生与温度、湿度、光照和管理有密切关系。土壤温度低,湿度大,利于病菌的生长和繁殖,不利于瓜苗的生长。一般夜间凉爽,阴雨天多,光照不足,田间湿度大时,最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土壤温度在10-15摄氏度时,病菌繁殖最快,30摄氏度以上则受到抑制。土壤温度在10摄氏度时,不利于瓜苗的生长,而有利于病菌的生长,使瓜苗易感病。 因此,冬季和早春育苗及早春直播时,因土壤温度低,阴雨天多,相对湿度大和管理不良等,常引起病害大发生。 光照足,幼苗光合作用旺盛,生长健壮,抗病力强;反之,幼苗易发病。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通风不良,则易诱发病害流行。甜瓜猝倒病多在幼苗长出1~2片真叶前发生,3片真叶后发病较少。 防治方法 1)选好苗床 要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田块作苗床。床土应选用无病新土,若非新土则采用三年以上非瓜类轮作。 2)加强栽培管理 播后、苗前要增温促出苗,出苗后,逐步降温,防止徒长。特别要结合天气变化情况,经常通风换气,降低床内的空气湿度,不给病害发生创造适宜条件。尤其在连续阴雨天气,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更要抓紧机会通风降湿。苗期浇水不宜过度,避免幼苗徒长。要盖好棚膜,防止幼苗低温受寒。 3)种子处理 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液中浸种15-20分钟进行杀菌消毒。 4)苗床消毒 预防甜瓜猝倒病需每平方米苗床用5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五代合剂(用五氯硝基苯、代森锌等量混合)8~10克,拌入10~15千克干细土配成药土,混入营养土中。在出苗前要保持苗床上层湿润,以免发生药害。也可在床土中加入重茬调理剂,每667平方米用量为2~3千克,或30%地菌光,每667平方米1.0~1.5千克。 5)喷药保护 发现少量病苗时,应拨除病株,撒施少量干土或草木灰去湿,适当通风降湿,及时分苗,用细竹签松床土降低湿度,局部施药防止病害扩展。防治药剂发病初期可用15%恶霉灵水剂1000倍喷施。 |
相关阅读 |
常用的猕猴桃扦插育苗方法 |
水稻卷叶虫怎样做好防治呢? |
圣女果晚疫病该如何防治?具体措施有哪些?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