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土壤(农业)微生物学和微生物肥料专题报告和行业发展研讨
来源:农资导报    2018-11-19 8:54:00
    

    今天由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暨“第六届全国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研讨会”在上海拉开帷幕。据会议主办方介绍,此次会历经了四年的精心筹备,以“创新驱动学科与产业发展”为主题,重点交流近几年我国土壤(农业)微生物学等学科研究及微生物肥料等产业发展的技术与应用成果,研讨土壤(农业)微生物学和微生物肥料产业的发展方向。来自全国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就土壤(农业)微生物学和微生物肥料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做了专题报告和行业发展研讨。

土壤(农业)微生物学和微生物肥料专题报告和行业发展研讨

    农业微生物技术成为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会上,中国微生学会秘书长东秀珠说:中国微生物学会成立于1952年,是国家一级学会。学会的第一要务是为会员提供学术交流、智库及科普服务。微生物功能的多样性是其它生物无法比拟的。而且微生物生长快、易于工业化、开发链条短,因而成为生物技术创新的主角,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中的作用更是突出。本次会议为促进微生物产学研协同发展搭建了很好的合作交流平台,为促进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解决当下面临的环境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王伟明在会上讲到:上海交通大学作为国内知名学府,微生物技术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学科,我们很高兴有这样一个交流平台把最新技术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转化,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助力。

    中国农科院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金轲则表示:研究所成立60多年来,立足农业生产第一线,始终不忘国家队的职责与使命,致力于国家重大需求,矢志推进科技创新,紧密围绕农业微生物、植物营养与肥料、农业土壤、农业遥感与信息等领域开展持续攻关,不断提高行业引领与带动能力,努力做到“顶天立地”。而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与食用菌菌种质检中心作为研究所的核心支撑部门,一直秉承“科学、客观、公正、廉洁、服务”的服务宗旨,在过去的20年,通过标准体系建设、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登记管理,引领和推动了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们将加速推进技术产品创新,强化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拓展微生物肥料对“名特优先”农产品质评价工作,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为行业做好服务,引领和推动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力支撑“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的战略指导思想,切实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我国农业绿色发展。

    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与食用菌菌种质检中心主任李俊表示:此次大会不仅是土壤微生物研究领域的顶级学术盛会,也是微生物肥料企业的行业盛会,更是将农业微生物服务于生产实践的产、学、研结合的大平台,相信本次大会对于推动我国土壤微生物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据统计,截止2018年10月底,我国已有微生物肥料企业2050家(含境外28家)、产能达到3000万吨、登记产品6428个、产值400亿的产业规模,这些数据比五年前增加了一倍以上。这标志着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已渐成气候。

    农业农村部耕保中心质量建设处处长杨帆则表示:人多地少的国情使我国农业一直坚持高投入、高产出模式,使得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被利用。而开展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工作,需要微生物肥料的支持。耕地保护中心在《2018年耕质量保护提升技术示范工作指导意见》中也明确要求,针对土壤退化、盐渍化、酸化、连作障碍等问题,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农艺、生物、工程等技术措施。经过近20年来的迅速发展,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已形成400亿元的产值规模,相信农业微生物技术必将为传统农业的转型和发展,为我国耕地质量的保护提供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持。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耕地与肥料管理处副处长徐晶莹则表示:微生物肥料对改良土壤环境、预防土传病害、提升肥料利用率和农产品品质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的五年是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快速发展的五年。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已成为新型肥料产量最大、推广面积最广的肥种。标准也越来越完善。我国微生物肥料有三大特点:一是产品种类多,有170多种。二是应用面积广,超过2亿亩;三是生产规模大,目前产能已达到3000万吨。微生物肥料为我国农业的绿色发展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6位业界重磅专家 展开一场丰富的学术盛宴

    此次会议上,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李俊、姜昕团队,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教授林敏,北方民族大学教授杨国平,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周培,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等来自国内微生物领域最前沿的26位专家悉数到会,围绕当前该领域最热点的议题:如土壤微生物与农业绿色发展;微生物修复与土壤健康;根际微生物区系互作调控与功能构建;微生物主导的营养物质转化与高效利用;关注的农业微生物研究进展与应用;生物固氮研究与应用;微生物肥料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及其与资本市场对接;微生物肥料新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微生物肥料生态学效应及其风险评估;功能菌种、工艺、设备等方面的研发进展与技术交流等进行了专业性的报告,为业内奉上了一场丰富、专业的学术的盛宴。

    专家们一致认为,微生物在农业绿色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我国在土壤(农业)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相关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而在微生物肥料为代表的产业化方面,已跨入到创新最为渴望和迫切的时期。特别在国家绿色农业展和乡村振兴计划等战略中,微生物肥料均列为绿色新型投入品和优先支持发展的生物制品,必将在新时代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未来5年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7大新技术和新产品重磅发布

    会上,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检中心李俊、姜昕团队,经全面分析与深入研判,提出了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未来5年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目录,并予以发布。

    该团队是在充分分析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依据微生物肥料多功能、高效、绿色、经济等特点和新一代微生物肥料所具备的主动响应、系统调控、功能多样、环境友好等智能型肥料特征,充分发挥微生物肥料在土壤修复改良、作物提质增效、减肥增效等不可替代作用,以满足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这对我国微生物肥料未来发展极具指导意义。

    7项优先研发的新技术分别是:微生物肥料优良生产菌株筛选及发酵工艺技术、微生物农田土壤净化修复技术、共生固氮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微生物种子包衣技术、有机资源综合利用微生物转化新技术、作物秸秆快速腐解还田微生物及其配套技术、新型复合配套技术。

    7个优先研发的新产品分别是:土壤修复菌剂、固氮/根瘤菌剂、溶磷菌剂、微生物种子包衣制剂、有机物料腐熟菌剂、新型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

    据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检中心主任李俊介绍:以上提出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近期将由国家相关部门纳入到战略性新型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之中。“实现新一代的微生物肥料研发与应用目标,必须突破新功能菌株的选育、不同功能菌株的组合、菌株在产品中的活性保持及其在应用环境中的定殖与互作等关键技术,方能达到“智能化”的微生物肥料的功效。建议微生物肥料的同行们,树立创新发展是未来立足之本的理念,加大技术和产品创新力度,为实现我国微生物肥料的产业升级,发挥它在国家绿色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计划等战略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携手共进,并肩前行!”李俊说道。

    产学研结合的典范——NCT-2土壤修复菌剂成功发布

    会上,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农村部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支月娥对在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方面研究的成果和产品NCT-2土壤修复菌剂进行发布。该项技术被誉为产学研结合的典范。

    她说,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增长,农业部规划2020年我国设施农业面积将达到7500万亩。由于设施栽培方式往往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和高复种指数,破坏了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和理化性质,造成了土壤的严重障碍,其中次生盐渍化问题最为突出。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郊区设施农业中约有10万亩的农田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障碍,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品质以及农产品安全。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农村部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的研发团队经过8年的潜心研究,从高度次生盐渍化土壤中筛选到巨大芽孢杆菌NCT-2,并证实该菌株中存在硝酸盐同化通路,硝酸盐转化效果十分显著。

    2015年,实验室与上海绿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对该项技术成果进行产业推进,并形成批量生产,经测定:产品中硝酸盐还原酶含25%、孢外多糖在400mg/g以上,硝态氮转化率可达95%,经过大面积的田间试验,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是目前我国唯一获得农业部登记,专用于次生盐渍化土壤修复的微生物修复剂产品。

    文章来源:农资导报(订阅号:nzdbwx)

    作者:郑红艳

相关阅读
液氨:国内市场价格微下调
探讨冲施肥价格波动因素
磷复肥:市场仍未走出低谷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