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2018年回顾总结,农资行业这些关键词成为解读关键点
来源:农资与市场杂志    2018-12-20 10:11:00
    

    2018年,好也好,不好也好,又像往常数年一样在争议与困惑中负重前行。

    这一年有很多企业暗暗淡淡的就消失了,当然这一年也有很多新企业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对于消失的企业来讲,也许是解脱,也许是无奈,也许是穷途末路之后的一声苦笑,但是对于每一个行业发展的记录者与见证者,我们都无比的怀念与尊敬。

    2018年的冬天,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不算温暖却也绝不像人们所传说的那么“冷”。农业转型所带来的红利与阵痛都伴随着元年拉开的新幕而一并到来,我们不能否认资本对于服务、创新、轻资产互联网等“农资新贵”的青睐更强于传统大肥企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压力之下,我们的传统行业在不断的壮士断腕、割肉止跌,像一个个蝉蛹一样,不断蜕变出新思路,找到新方法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关键词只是代表着一部分书面的含义,来解读这一年的关键节点与重要时刻,但是在回顾这一年、这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很稳的向即将到来的2019年说一声我们不怕、我们有准备,就算是是最好的总结了。

2018年回顾总结,农资行业这些关键词成为解读关键点

    关键词一:我家有矿

    对于大部分肥料企业而言,2018年甚至比2017年更加苦不堪言。我们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直观的一个数据就是,大多数企业在不断的赔钱,而且并不是以往那种不疼不痒的赔,却是很刺骨很深刻的疼,只有在这一刻,企业才会明显感觉到任何一方价格的上涨都随时可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2018年大家都在挣扎着,想看看是否到了下半年或者年底,行情能否稳定下来,甚至不奢望剧情能够有所翻转,只求别一直亏下去,但是事与愿违,价格并未像所预期的那样好,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先通过一组直观的数据感受一下2018年行业各个原材料的具体价格:尿素对比2017年同期平均涨了400元人民币/吨,磷酸一铵对比2017年同期涨了450元人民币/吨;不算刚签订的钾肥2018海运进口合同价上涨60美元/吨(约合430 元人民币/吨),实际晶体氯化钾对比2017年同期已经涨了500元人民币/吨。去除个别企业所谓的爆款,复合肥三个十五的硫基和氯基,对比2017年同期平均涨了400元人民币/吨,但确实没有达到原料上涨的幅度,这就难怪复合肥企业,天天嚷着要涨价了。

    所以,其实我们可以将部分企业归纳于“家里没矿”这一个行列。因为家里没矿,所以原料上下游都要受制于人,相对应的,另一个行列显然就是今年人们眼中的小红人、富家子,属于“家里有矿”的一类企业,那么这一类企业今年也并不算完完全全的特别好过,11月中在云图控股的经销商峰会上,总裁宋睿也明确表示,云图控股的上半年也并不好过,并且曾经一度在连续几月亏损,云图可以算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企业,坐拥各种矿产资源众多,但就是如此,在经营策略不做调整的前半程,依旧守着矿在亏损,当它及时调整完战略,完成产业布局与新的产品规划,企业的资源优势才能在与其他企业的价格战中占据优势,从而完成全年的扭亏为盈。

    那么,到底是不是“家里有矿”就能躺赢呢?从心连心、龙蟒、云天化等企业我们可以明明白白的看到,就算是家里有矿,但是没点儿思路和脑子,照样没有办法在行业里混下去,作为大型企业来讲,复合肥在氮磷钾一路高歌猛进的势头中略为平稳,并没有较大幅度的涨价,而众多的新型肥料在2018年更是继承了2017年的态势,继续井喷,甚至很多做农药的企业都开始尝试在“药肥”上抠点缝隙,找机会咬一口肥料市场的蛋糕,那么肥料行业自身企业在风口浪尖里,即使有矿又怎么样,今年倒闭的企业还少吗?真正高于搞大肥料的哪几个是能被原料困住的?所以,家里有没有矿不要紧,能不能把家里的矿变成前进的资本才最重要。

    关键词二:环保甩锅

    说句实话,如果不是因为接近年底,全国各项环保指标都在收网要成果,真的很可能会忽略这一个被无数次提及的困扰因素。环保是我们无法回避但影响并没有那么大的因素。但是为什么在肥料行业内我们将这个词评为仅次于原料涨价的第二关键词呢?

    主要原因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每年6月至7月是肥料市场的销售淡季,但是到了8月就慢慢的回升了,企业的开工率也在逐步上升。但是今年,由于迫于环保的压力,各化肥企业开工率尚未出现上升的迹象。以四川为例,8月中央督察组进驻四川,开始新一轮的环保核查。因为环保压力,造成很多工业企业不能生产,尿素采购不旺。

    在尿素本来就严重过剩的情况下,销售不旺增加了尿素价格下滑的压力。而在硫酸钾方面,虽然硫酸钾价格有上涨的趋势,但由于下游的企业采购基本停滞,因此市场前景不定。因此,在云南,农产品价格太低,一些菜农干脆就让菜烂到地里,因为蔬菜售价还没有收割成本高。而在四川,经济作物今年的价格尚可,农民一亩地能收入5-6万元,但是经济作物今年新增了一万亩的种植面积,明年的行业又成了未知数。

    我们都知道,作为企业来讲,第一要务是什么?活下来,只有活下来才能走下去。但是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当年岳飞离收复东京就剩下区区几十里路,却硬生生被十二道金牌给从前线揪回来治罪问斩,为什么?难道真的是他要造反称帝?当然不是这个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朝廷内部主战主和的矛盾无法调和,出现了一个悖论使得问题找不到原因,那么就像“攘外必先安内”这个歪理一样,转移矛盾,因此,我们的肥料行业目前来看,多多少少也还是有一些冤枉、甚至背黑锅的成分的。环境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问题,看问题要联系起来看,分析问题要系统分析,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下去,今天有人说华北的雾霾是因为地里的氮元素挥发到空气里所致,那么明天就会有人说华南地区的水污染就是中石油炼油干的,那么难不成还要把整个中石油都关掉重新改造排放系统?

    笔者经常在山东地区走访,对于整个山东地区因为环保因素直接关停近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的做法与决心也是佩服的,很多企业反映,自己所在地去年有一百家同行,到了今年突然关停的剩下十家了,那么剩下九十家的产能去哪里消耗?相信行业内的人士都心知肚明,在台面上无法流通的东西,就会换一种形式在另外的地方继续流通,这样强制关停的效果反而会促生行业的不规范行为,这个后果环保部门负的了责任吗?

    关键词三:回归本质

    其实在肥料行业里,所谓回归就是说要踏踏实实的干肥料而已,诸位不用想多,这可不是要解读为氮磷钾重新制霸中国菜园子的意思。

    商品的属性最终会回归到生产资料上,营销就是体现产品到服务的价值,未来一定是过度营销回归到产品本身。现在行业的特点就是功能型的产品,一定要卖产品+服务。这是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廖起成的看法,也代表了笔者在内的一部分人的看法。

    未来的产品自身也可能就是很好的服务。就像现在我们看中医、看医生,首先要找专家。有人说教授专家就是指这个专家,让他给你开处方,你去哪里买,未来就是这样,产品是服务的附加品。农民只相信专业的农艺师开的处方,卖产品以后的模式就是在这个市场,企业的农化服务人员为你开处方,顺带把产品卖出去。所以一方面,在产品本质上来说,回归就代表着进化,代表着行业向一个更高级的阶段进化,回到行业的自我升级上来,这是自然的行业规律,也是工业社会所必须显著出现的标志,不然我们标榜多年的市场经济却始终无法摆脱那一只不甘寂寞的手,是畸形且不完整的。

    第二个方面的回归相对于整个大行业来说,就属于行业内部修炼内功的回归了,“从本届磷复肥会看到如下几个趋势:第一,新产品多了,任何一个肥料企业,除了基础复合肥,都在开发不同类型新型肥料,添加中微量元素的、土壤改良的、添加生物菌肥的等等;第二,提出做服务的企业多了,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第三,大企业占比多了,小企业少了。

    近两年对行业来说是关键转型时期,对行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必经之路和里程碑。中化农业首席战略官罗文胜在磷复肥会议期间表示,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业发展重点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对农资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未来行业企业的机遇在于质,在于结构调整。因此,未来对于肥料企业来说,两类企业将具有优势:第一类具备一体化资源和产业配置优势的企业,带来成本、效益、资源的保证,这类企业会在市场上有很强的生命力;另一类企业就是真正具备核心技术优势和强大创新能力的企业,因为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品质提升是一个重要方向,对工业性肥料、生物性肥料和土壤改良性肥料来说,对产品品质和风味有改进作用的产品,未来就会有很大的市场和空间。

    关键词四:资本嗅觉

    华尔街有一句话叫做金钱永不眠。在农资行业,看得见的手是原料、营销、各种会议以及不断的兼并收购,看不见的手除了宏观调控,还有一个就是资本。对于农资企业来说,2018年也许比较难熬,在资本层面上,主要原因就是国家对农资行业实施最严厉的政策(去产能、化肥零增长、监管),其次还有成本的上涨。随着某些巨头企业自己的网络营销平台放缓步伐,农资电商的C端其实已经可以宣告玩砸了,投资者也越来越少。但是一个版块的沉默却并不代表整个行业的投资风险在增高,在新增版块里,农资行业在资本领域的表现还是超出人们预期的。例如“七公里、供销e家、大丰收”等都在近几年依靠平台获得了可观的融资金额,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总体规模将达3200亿元。农村金融吸引互联网企业的魅力在于,这个特殊的市场有着无限的增长潜力,比如农村用户对信贷、消费金融的需求是日益增长的,但金融服务的渗透率却不高,这才是核心所在。

    在中国农村,16.8%的人认为需要钱,56.8%的人表示资金很紧张,而农户认为农村贷款不便利的占69.6%。这与农村用户群体的抵押物缺乏、企业缺乏农民交易、消费的数据都有很大的管理。但,农业供应链金融一直赢得种植户、养殖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加工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的青睐。尤其是在农资企业的变革中,农村金融平台通过金融杠杆进行产品升级、整合优化配置,打通农资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的流通,从2014年-2018年,涉农领域的农村金融平台数得上名的也多达30多家。

    从“农发贷、农分期”到专注植保的“大疆、极飞”,再到传统农服转型的“金正大、史丹利”,以及“丰信、聚土、农管家、农飞客”等等,无论各个类型的企业,都在农资行业领域内获得了自己应得的战略支持与投资,分析可知,无论是传统大肥企业还是新型创新平台、服务平台,无一例外都是在不断的向农业服务领域转型。这就释放出一个明显的信号,在资本领域,对于产品的信心要远小于企业做服务的实力与规划,无论是“云种养、蜜蜂TV”还是“天天学农”,走视频端也好,走平台端也罢,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关键词“服务”来获取流量与关注,因此对于新事物更加敏感的资本,则会对这一块产生不断的兴趣。所以,在农资行业经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阶段之后,从整个农资行业的商业进化来看:服务是主流趋势,通过提供服务从而实现商业变现才是整个农资行业轻资产、新营销、转型升级的一个途径。

    关键词五:作物价格

    作物价格这个词比较难以评价,但是作为年度词汇来说绝对是当之无愧。因为整个国内的所有与农业相关的事宜,都是在围绕着这一核心在变化。当然,作物价格的变化所影响到的,首先就是农民。现在农村种地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种地完全是为了自给自足的,也就是保障自己吃饭的;另一种种地个体户靠种地来获取一定的家庭收入,最后一种就是种粮大户,他们种地是为了获得收益。行情变化对他们影响不大,还是会继续种地。对于想通过种地获得一定家庭收入的农民来说,市场行情不好,会挫伤他们种地的积极性,会寻找另外的赚钱途径,因为无论干什么,家庭的基本收入需要能够保障的住。对于种粮大户来说,农作物某一品种的行情不好,他们会根据未来或下一年行情预计情况调整种植品种,种地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职业或者事业,不会轻易选择放弃。

    随着这些年国家放开进口粮食,大量的进口粮食冲击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因为国外大多数都是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成本低,产出高,而在国内却基本上都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模式,成本高产出低,在价格上自然就不占优势了。对于进口冲击,我们能做的就是逐步改革,推进土地流转, 走上规模化发展的道路。因为农民种地不赚钱甚至还会赔钱,这就导致农民不愿意种地。尤其是近两年土地流转在不断推进的同时,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大批的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不赚钱”是常态,陷入困境,于是毁约弃地者不在少数。

    在我国,大田区主要种植作物: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等,种地农民的平均年龄约在50-65岁之间,但凡能出去打工的,都不会在家里专门种地。想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是一个难题。首先,经济作物需要一定的种植技术,而妇女、老人是缺乏技术的;其次,市场销路是个大难题,不形成区域集中化种植,就一定会出现销路难题;第三,经济作物投入成本高,风险大,一般种植户不愿意尝试,所以到了种地季节,还是去种玉米。

    农业种植的成本除了规模化种植能提高效率之外,农业生产资料成本是在上升的,而农产品的结构性过剩,必然带来粮价的持续低迷。“2018年,整个化肥行业都在提转型,这是因为整个农业大环境都在转型。从分散种植过度到集中种植,从非专业种植过度到专业种植,从传统的小农化的农耕到集约化的模式,无一不在体现一个农业大转型的趋势”龙蟒大地副总经理赖天在采访中表示。

    关键词六: 农服落地

    扩展农资边界,转型农业服务,正在成为农资人的新选择。

    原因无他,当传统农资经营陷入瓶颈和困境,不少人寄希望于农业服务能带动农资产品的销售。

    建立营销服务中心、强化农技服务,涉足农事服务、提供作物解决方案、打造农产品品牌、提供金融支持等,整个行业都在加强服务,通过为农业生产环节提供技术、劳务、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协助生产者实现生产效率提升。

    如果说过去的一年是农服的爆发之年,2018年则是农服的落地之年。

    这一年,金丰公社、中化农业MAP、田田圈、广西田园服务联盟等发展势头迅猛。这一年,川金象的金象云检测服务中心落地运营,史丹利蚯蚓测土实验室正式揭牌,心连心正在探索“高效农业服务中心+化验室+配肥站+大农户数据平台”服务新模式。

    这一年,京东农服联手众企业,打响农业服务“落地战”;天天学农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农业服务得到资本关注;

    为什么农业服务更加强调落地?

    因为农业的逻辑变了。大国小农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同时,小农户又要与现代农业进行有机衔接。

    所以,中央提出“要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等一揽子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方案,以确保在土地规模化的过程中,绝不挫伤小农户的积极性。

    未来的农业,大田作物将会走向规模化农业,经济作物将以“现代小农”为主。届时,农户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农资产品,而是要获得收益,谁能让他省心省事赚钱,他就跟谁走。

    这一点,农业服务做到了。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组织是实现规模种植的先决条件,是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重要手段。同时,农业服务平台也能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提供科学种植方案,帮农民种出好品质卖出好价钱,带动整个产业链的价值提升。

    从“卖产品”到“做服务”,农业服务商成为农业的主角。并不仅仅是未来,也是现在。

    今年的行业现状,一边是原料价格涨涨涨,肥料生产成本大幅提升;一边是需求萎缩,无法支撑复合肥价格上涨,“上挤下压”的经销商在面对行业的血雨腥风时,提升深度服务能力,扎根一线服务种植户,转型农业服务商就成了最好的选择,既是整个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符合农业发展需要的大好商机。

相关阅读
土地配方肥四模式
农产品流通环节多布局不合理
搞农业,多大规模适度?到底该怎么个适度法?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