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菜菌核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发病原因、预防及药剂防治措施 |
来源:网络 2019-1-8 17:03:00 |
在生菜种植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病虫害问题,严重影响了生菜的种植效益。本文为大家详细总结了生菜菌核病的症状表现、传播途径、发病原因、预防及药剂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症状表现: 生菜菌核病主要为害茎基部,发病部位开始为水渍状,黄褐色,逐渐发展到整个茎基部,发褐,腐烂,植株烂掉。潮湿时,病部产生浓密的白色絮状的菌丝团,后期菌丝体交织成白色颗粒,白色颗粒逐渐变成不规则的鼠粪状菌核。 传播途径: 生菜菌核病的病原以菌核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菌核在潮湿土壤中存活1年左右。菌核萌发后,借气流传播蔓延。初侵染系由子囊孢子萌发后产生芽管从衰老的或局部坏死的组织上侵入。当病原获得更强的侵染能力后,直接侵害健康茎叶。病健叶经接触菌丝即传病。 发病原因: 在相对湿度高于85%时,病害发生重。湿度低于70%,病害明显减轻。春秋天气温暖、多雨、湿度大有利于发病。栽培密度过大,通风透光条件差,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块,偏施氮肥,连作地,发病重。 预防措施: 1、有条件的地方可与百合蔬菜轮作3年上,不能实行轮作可以利用夏天高温季节进行土壤消毒。 2、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及落叶,并进行50~60厘米深翻,将病菌埋入土壤深层,使其不能萌发或子囊盘不能出土。 3、可覆盖阻隔紫外线透过的地膜,使菌核不能萌发,或阻隔子囊孢子飘逸飞散,减少初侵染源。带土定植,提高盖膜质量,使膜紧贴地面,避免杂草滋生。 4、培育适龄壮苗,苗龄6~8片真叶为宜。 药剂防治: 定植后发病前可用3.5%烟剂噻菌特进行烟熏,每亩用250g,傍晚进行,隔7天喷1次,连续3~4次。定植前几天喷20%三唑酮乳油 4000~5000倍液,或定植后发病前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7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000~1500倍液,或50%腐霉利或农利灵可湿性粉剂 15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 1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三四次。 |
![]() |
![]() |
相关阅读 |
预防和减轻香蕉烂根死苗 |
芹菜叶斑病防治基本定律大揭秘 |
洋葱苗猝倒病的有效防治 |
![]()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