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农资企业要面对的外部风险分析点评
来源:中国农资传媒    2019-3-29 9:10:00
    

    近年来,随着外部经济形势、宏观政策、行业发展、市场环境等因素的深刻变化,农资企业日子越来越难过。

    由于长期缺乏风险防控意识及健全的风险防控体系,不少农资企业因各类突发风险而蒙受损失,小则“伤筋动骨”,大则遭遇灭顶之灾。

    《中国农资》记者通过一系列案例,对现阶段农资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归类整理,将风险归类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部分,同时进行分析点评。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了农资企业面所要面对的外部风险,希望给广大农资企业带来启发和帮助。

农资企业要面对的外部风险分析点评

    风险一

    假冒伪劣产品对诚信经营者造成严重冲击

    风险指数:★★★★★

    长期以来,由于从业门槛和违法成本较低,农资市场充斥着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在今年“3·15”期间公布的企业失信“黑名单”中,涉及化肥、农药失信的行为达379起,涉及224家企业。其中化肥企业176家、农药企业48家。自2018年3月15日至今,肥料企业新增失信行为74起、农药企业中新增失信行为19起。

    今年两会上,“打假”再次成为热门话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让违法者付出付不起的代价。

    3月1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2018年农资打假典型案件的通报》。据统计,2018年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共查处假劣农资案件3878件,移送司法机关106件,捣毁制假窝点75个,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25亿元。

    对此,烟台众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仁程表示,当前化肥市场鱼龙混杂,偷含量、虚报价格、假冒伪劣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

    对        策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联合公安、工商、检查等多部门综合执法,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农资打假的热潮,有效遏制了假冒伪劣产品抬头的态势。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监督管理处处长刘绍仁以农药市场监管为例介绍说,在落实农药许可证制度的基础上,监管部门将突出分类监管,利用第三方机构的力量协助监管,同时加强体系的资源共享与执法联动。对于生产和经营的违法失信者,采取没收产品、非法所得、生产工具原料的处罚,并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2019年农资打假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检察机关积极履行职责,依法严惩农资类犯罪活动。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的通知》,一支全新的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将全面“亮相”全国农业农村。整合组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将农业系统内兽医兽药、生猪屠宰、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农产品质量等执法队伍整合,实行统一执法。

    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琳表示,政府部门执法力度将持续加大,违法和失信经营的成本将越来越高。对于正规经营的农资企业来说,失信意味着最大的风险。企业一旦进入失信“黑名单”,不仅品牌信誉受损,还会影响征信、贷款等,得不偿失。面对不法企业的冲击,宋仁程认为,正规的企业一定要保持定力,加强自律,重信守诺,不销售假冒伪劣肥料,不做虚假广告,不误导消费者,保证肥料产品真实可靠,明码标价,不谎报价格,不谋求不正当利益。在此基础上,企业应拿起法律武器,与监管部门积极配合,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并助力农资市场的净化。

    风险二

    政策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风险指数:★★★★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化肥零增长到负增长,国家政策的历次变革,都对农资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与棉麻局副巡视员、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副会长符纯华表示,随着规模发展壮大,农资企业经营风险也会增加。为保障在多变的环境中稳健发展,企业应该培养风险防控意识,增强风险管控手段。当前农资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其中政策性风险的影响广度与深度最大,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例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化肥使用量负增长”,使传统化肥产能与产量的“天花板”进一步降低,这也意味着化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其对企业产能布局和产品结构的影响不言而喻。此外,冬储政策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则会对承储和进出口贸易型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对       策

    农资企业应时刻关注宏观经济形势与国家政策趋势,树立大局观念,根据政策因势利导,不能打政策“擦边球”,做与国家和行业利益不符的事。企业应将自身的发展规划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挂钩。比如,在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的前提下,积极调整产能与产品结构,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增加新型肥料的比重,增强服务能力,将政策风险转化为政策风口,从而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风险三

    市场行情波动加剧

    风险指数:★★★

    原料与产品价格的波动,就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牵动着农资人的心。郑州商品交易所非农产品部主管卢悠然表示,与其他行业相比,农资企业承担着许多特有的风险。以尿素为例,受季节需求和原料、政策等多因素的周期性波动,尿素价格的年均涨跌幅度超过20%以上,最高时甚至能达到惊人的50%。今年,受宏观经济和国内外市场的多重不确定性影响,化肥市场的价格波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对农资生产和流通企业均带来较大的市场风险。

    例如,这个还没过去的3月,尿素涨势连连。从月初全国主流出厂报价1850-1900元/吨,持续涨至当前的2050-2100元/吨。国内尿素市场成交气氛较为活跃,各地尿素报价均有不同程度的涨幅。

    对       策

    市场价格风险对农资流通企业的影响很大,卢悠然建议,尿素期货上市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今后农资企业可以通过这一工具,通过套期保值,将一部分市场风险转移出去。董琳认为,期货的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企业可以通过期货的套期保值业务来锁定加工利润和生产利润,使之不受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在商品或金融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时也能够正常运营,获得主业应该获得的利润。作为龙头企业要在保证一定规模效益和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缩减成本、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融资,实现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随着农资产品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用现货和期货两条腿走路,对风险防控是个不错的选择。烟台众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仁程指出,首先要收回“赌市场”的心态,顺应市场变化,控制投资规模,按需采购,不压货不囤货;其次从供货单上尽量争取一些优惠政策,减小企业经营风险。最后要多给下游客户优惠政策,替客户承担市场风险,从而增加客户粘性和凝聚力。

相关阅读
好消息!70个农作物品种通过审定
7月1日起农资行业5项新规将正式执行
农业供给侧改革既要学会“加法”也要学会“减法”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