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蒜锈病的危害症状、传播途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
来源:网络 2019-5-31 17:05:00 |
大蒜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危害叶和假茎,严重影响了大蒜的品质及产量,降低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以下内容为大家详细总结了大蒜锈病的危害症状、传播途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供农户们参考。 危害症状: 发病初期为梭形的褪绿斑,后在表皮下产生圆形或椭圆形稍凸起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黄色粉末(病菌夏孢子堆及夏孢子)。病斑四周具淡黄色晕环,后病斑连片致全叶黄枯,植株提前枯死。生长后期,在未破裂的夏孢子堆上产生表皮不破裂的黑色物。病株蒜头多开裂散瓣。 传播途径: 大蒜锈病由真菌担子菌亚门葱柄锈菌侵染引起。病菌多以夏孢子在留种葱、越冬青葱及大蒜的发病组织上越冬。翌年入夏形成多次再侵染,此时正值蒜头形成或膨大期,危害严重。蒜收获后侵染葱或其它植物,气温高时则以菌丝在发病组织内越夏。 病菌喜较低温度、潮湿的环境,发病最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温度10~23℃,相对湿度90%以上。 发病原因: 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蒜锈病的主要发病盛期为春季3~5月份;秋季10~11月份。大蒜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 一般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肥料不足、生长不良和连作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早春低温、多雨,梅雨多雨或秋季多雾、多雨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措施: 1、和非葱、蒜类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 2、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避免偏施氮肥。 3、及时清除病残体,并带出田间集中销毁。 4、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保护。药剂可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75%灭锈胺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用2~3次,具体视病情发展而定。 |
![]() |
![]() |
相关阅读 |
草莓烂根怎么回事,怎么处理? |
苹果锈果病的症状类型、症状表现及综合防治技术 |
花椒树夏季修剪方法 |
![]()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