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农资企业都在很努力地“活着”,懈怠就可能会淡出主流市场
来源:农资与市场杂志    2019-6-20 10:26:00
    

    今年的市场如江面下的潜流,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

    企业在上量、增量和利润之间撕扯。大多上市企业的一季度报并没有想象中的靓丽。

    曾以雄才开天地,今已无力观沧海。

    为免于陷入无差异化的市场泥潭,企业自觉不自觉地进入永无休止的自我革命,自我进化。

    几乎没有例外,企业都在很努力地“活着”:忙着找新产品,忙着找新渠道……一旦懈怠,就可能会淡出主流市场。

农资企业都在很努力地“活着”,懈怠就可能会淡出主流市场

    忙创新:有勇气就够了?

    行业的新产品目前大致有农资新产品和农业新项目。

    农资新产品比较好理解,就是农业投入品,农资的新品了。农资企业都在做这方面的创新。

    农业新项目,是指延申到农业产业链里面某一个、某一段或者全程的产品和项目。近几年大企业多往这方面转型,包括农业服务和农业产业链的介入。

    那么,在几乎没有缝隙的行业里,如何找到新的亮点?什么样的创新有市场?

    要么有高度,像灯塔一样给人指明方向;要么有角度,在茫茫的商品海洋中能够散发出跟别人不一样的光芒。

    为何创新易跑偏、易失控?

    颠覆性的创新就先别提了,可能性太小。

    对农资企业而言,是追逐、跟随一些流行的概念,还是继续透支目前掌握的好技术?

    其实,即便是每个企业都明知陷入同质化境地(这个本无法避免),却也不得不加入。但是会因为各个企业的选择不同、做法不同,产生不同的结果。

    ICL亚太区高效农业业务负责人Eric Lin在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表示,ICL能做的就是在现有的产品上挖潜。Eric Lin还指出,我们谈产品和技术优势的时候,要从优势的深度、广度,以及可持续性来看。

    创新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过硬的技术来支撑。

    Forbes福布斯全球特约撰稿人姚承刚认为,农业的金融创新往往会失控,因为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抓手来实际落实到农民,达成最初的目的。

    创新落实不到职业种植者层面会失控,而有时候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却是无法一家完成。

    忙开拓:新渠道,让我如何找到你?

    前几个月,我们对特肥企业进行了一次摸底。

    我们了解到很多传统的农药、化肥企业都在进行产品的转型(或者叫原有产品结构的补充),开始做特种肥料或者功能型产品。

    有渠道、有钱、有品牌,甚至家里有矿,在传统农资盈利式微的今天,企业做产品的适度转型,可以理解。

    我想说的是,新渠道的问题。

    很多企业开启了新产品,也开启了新业务部门(因为特肥和常规产品分属不同的体系,不同的考核标准),自然要找新渠道了,总不能还去蚕食自己原有的渠道吧。

    如何找到新渠道?

    跑市场、逛展会呗。

    企业领导善于画圈:这个省经作优势大,都给你了,原则上不能动原有的渠道,其他厂家的经销商你随便找;某某展会你去跑吧,都是客户!

    不明就里的吃瓜观众看着企业招商很顺畅,却不知那可都是业务员起早贪黑、风里雨里地推,一个客户一个客户跑出来的呀。一般的展会,鱼龙混杂,哪里能吸引到优质的客户资源。

    只有新晋大区经理或者作物经理们心知肚明:目前的这些招式,招商难,获客成本高。

    经销商群体就那么大,优质资源有限,厂商彼此相中其实挺困难的。

    那么,渠道需要产品吗?需要,非常需要。经销商也希望能有一个产品足以令人逆袭。需要精准靶标的产品,需要厂家助他开拓、服务新型的职业种植者群体。

    奈何,即便是今天信息较为通畅的今天,企业和渠道仍然互相找不到!

    或许,有更简单的方法?

    其实,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模式创新,落脚点都是为职业种植者赋能!

    再优秀的创新只要没有落到职业种植者身上,都是无用的创新!都容易跑偏,失控。

    其实,在跨界合作频繁的今天,在解决问题方面,一个企业有时候解决不了所有遇到的问题。很多优秀企业都是不避合作,充分融合众多经验而成长、壮大的。

相关阅读
农业合作社还有这些减税免税政策,赶紧去申请!
小麦市场一改夏收期间的踯躅行情,价格普遍出现上涨
新增5个!2021年超级稻确认品种发布,有哪些趋势?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