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第二十届磷复肥产销会16日开幕,让肥料增效再度升温
来源:农资导报    2019-11-18 9:07:00
    

    16日开幕的第二十届磷复肥产销会,让肥料增效再度升温。当日,《农资导报》主办,世纪阳光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冠名的增效肥料高质量发展中外对话论坛,吸引来自中国、德国和俄罗斯等24位大咖同台切磋,围绕氮磷增效、中微肥、生物刺激剂和微生物4大主流方向,把脉逐渐提速的增效肥料产业。

    肥料增效并非新话题,但在今天,变得尤为急迫。以2016年为分水岭,化肥行业增长势头戛然而止,常规肥料陷入泥潭,增效肥料崭露头角。

    不过,与会专家也指出,当前增效肥料势头过猛,泥沙俱下。此次论坛同期成立了中国增效肥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并发布中国增效肥料优秀品牌,旨在引导这一日益壮大的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十届磷复肥产销会16日开幕,让肥料增效再度升温

    肥料增效已成行业集体行动

    推广增效肥料,过去只是企业的个别选择,今天,则几乎成集体行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周竹叶在致辞时表示,党的十八大后,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既要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品质安全,又要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成为化肥行业必答题,更环保、更生态、更绿色的增效肥料,是实现化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展增效肥料,意在将过量使用的肥料减下来。中国化工报社副社长张健秋指出,当前,全球农业科学家都致力于不断提高养分利用率,在中国,以减量节本、省工高效、改良土壤、提升品质等为特征的增效肥料蓬勃发展。但是,增效肥料产业整体处在发展初期,质量良莠不均,技术参差不齐,准建设滞后,本次论坛以全球化视野探讨增效肥料发展路径,进一步明确创新主战场。

    发展增效肥料,要快,也要好。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指出,肥料行业未来要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在省工省力上求突破,在减少肥料浪费上做文章,在工艺优化上谋创新。他同时表示,当前新型肥料推广过猛、宣传过猛,因此组织此次讨论,非常有必要。

    从常规肥料到增效肥料,已是企业转型的共识。世纪阳光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肥料事业部副总裁朱国才在致辞时表示,化肥零增长、供给侧结构改革、环保标准趋严等,必将带动化肥行业向科技生态的方向发展,绿色健康的增效肥料将成为今后主攻目标。

    开发生物刺激剂重在专注

    本次论坛的第一个专场,关注生物刺激剂的发展。

    中国生物刺激剂热来自欧洲。在俄罗斯科学院基础生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Vladimir Matychenkov博士看来,由于生物刺激剂可用于有机或天然基础农业,未来几年会呈暴发趋势。预计到2026年,农业生物刺激剂市场将以12.2%的速度增长,从2018年的27.9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69.8亿美元。Vladimir Matychenkov以单硅酸生物刺激剂为例,向与会企业代表介绍了其对植物的多种作用机制。

    与欧洲相比,中国生物刺激剂市场尽管起步晚,但势头相当猛。对于日益升温的生物刺激剂市场,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常务副主任商照聪建议,研发推广生物刺激剂产品,不妨借鉴苹果公司的经验,不要幻想做终极产品,把核心技术做好,不断换代。同时,生物刺激剂的研发要通过高效和多效来解决肥料和农药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与传统肥料区别开来。

    生物刺激剂大火之下要警惕浮躁心理,这是生物刺激剂标杆企业的共识。南京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聚谷氨酸研发20余年,总经理冯小海认为,做生物刺激素不能贪多求快,一定要搞清机理,生物刺激剂未来有可能成为肥料、农药之外第三个品类。

    青岛瀚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方事业部部长张伟持有同样观点。他介绍,青岛瀚普专注研发海藻肥,研究的深度保证了技术竞争的壁垒。“推广生物刺激剂,是为了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接受。”他表示。

    上海芳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方区经理李凯认为,开发生物刺激剂,要带着问题找准定位,肥料和生物刺激剂有很大区别,肥料作用于作物本身,而生物刺激剂的靶标除了作物,还包括土壤微生物。

    氮磷增效机遇与挑战并存

    自2016年起,化肥需求一路向下,行业上下关心的是:这种下滑的态势延续多久?

    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勇认为,中国农业化肥用量这两年确实在减少,未来一段时间还会震荡下滑。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要瞄准行业方向,落实减肥增效措施。据了解,红四方陆续引进可降解缓释肥料技术、控释肥料技术、生物刺激剂技术,开发相应的增效产品,提高肥料利用率,让农民获得效益。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东奎认为,总体来说,化肥减量大趋势是不变的。未来要从三方面发力:一是肥料助剂的应用;二是在养分配比上下功夫;三是做好不同的养分配伍,做到全程营养的搭配。

    减肥增效的主阵地是氮磷减量。

    在全球,氮肥增效以德国的DMPP技术最为知名。德国康朴专家公司亚太区及大洋洲区执行总裁 OreopoulosConstantinos介绍,复合肥增效有多种途径,缓释控释技术是其中之一,但在成本控制和大规模使用上有一些限制。此外,另一种方式就是提高肥料养分的稳定性。德国康朴专家公司的DMPP技术,可以固定氮养分和中微量元素,从而提高利用率。

    而在磷的增效上,四川大学王辛龙教授介绍,聚磷酸铵可以作为复混肥料的增效原料,提高磷利用率,还可以作为水溶肥料关键原料,具有磷素防沉淀作用。

    相较于氮增效的如火如荼,磷肥增效稍显滞后。中化化肥基础肥事业部磷肥部副总经理李博介绍,2018年中化化肥与中国农科院共同开发出美麟美,聚焦解决磷易固定、难吸收、利用率低问题,研发出磷高效产品—美麟美 。目前这一产品已经进入第二代。

    减肥增效既是挑战,其实更是机遇。

    烟台恩麦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打造自身的核心科技,在减肥增效的行业背景下快速崛起。成允飞总经理说,中国减肥增效整体上比欧洲晚25年,减肥增效任重道远,针对这一形势,恩麦施近10年4次升级,采用生化技术,减少氮肥流失和磷的固化,氮、磷利用率提高了一倍。

    康莱德尔(青岛)植物营养肥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郝杰介绍,减肥增效带来行业转型,康莱德尔围绕资源、技术、能力三个层面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应用新型科技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中微量肥料正走向前台

    中微量元素添加在肥料增效中扮演的角色日益彰显。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吴礼树认为,中微量元素普遍缺乏,在农业上,已成为主要限制因子,合理施用中微量元素,一般增产10%以上,产投比可达1:10。

    与此同时,中微肥技术开发也已经进入全新的时代。吴礼树介绍,这些新技术包括缓释、纳米、悬浮、鳌合等。目前世界中微量元素增效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多种中微量元素的速缓结合。此外,超微量元素也需引起重视,比如硒、钛、稀土元素等。

    从氮磷钾到中微量元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注到这一领域。淄博天邦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牛志军介绍,天邦的目标是做中国最优质的硼原料供应商,十几年发展,已拥有山东、山西两大生产基地,开发出全系列硼肥产品。

    世纪阳光接手红日化工后,也在布局中微肥。世纪阳光工程与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张儒全说,世纪阳光较早地关注生态环保型产品,推出一系列加入硅钙镁硫等中微量元素的复合肥产品,增产提质,营养更全面。

    中材国际矿物肥事业部总经理吴锡林认为,国家关注土壤健康、食品安全,这给中微肥产业带来机遇。中材国际以硅钙钾镁型矿物质产品为主,并不断开发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的营养需求的产品,比如高钙型产品等。

    中国比任何国家都需要微生物肥

    中国为何比世界上任何国家更需要发展和使用生物肥料产品?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沈德龙认为,这源于中国独特的国情:化学肥料的长期过量使用,导致一系列问题;复种指数高和连作产生土壤持续生产力障碍问题;土壤质量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破解上述困境,生物肥料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微生物肥料之火,不妨看一组数据:2015年,全国微生物肥料登记证3000个左右,而到了2018年,这一数字激增到7000个左右,预计到十三五末,中国微生物肥料产量将达3000万吨。

    微生物肥料企业正成为担负土壤健康和品质农业的主力军。北京金必来裕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付荣军说,金必来在生物领域耕耘27年,一直关注农产品品质提升,通过生物科技恢复土壤活力,保障作物更健康更绿色。

    山东土木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骠认为,在绿色有机健康的大形势下,未来,防比治更重要。微生物作为土壤的“粮食”,与作为作物“粮食”的化肥,可以完美组合,这就是土木启力推的生防营养的目标。

    将传统肥料与微生物技术嫁接,最典型的企业莫过于广东拉多美。拉多美研究院副院长赵佳宗说,拉多美通过技术创新,与优势微生物企业合作,将传统复合肥和微生物相结合,取长补短。

相关阅读
国际氯化钾市场价格下降,干散货运价上涨是否可以支撑出口?
钾肥市场盘整观望,市场成交依然偏弱
一铵12月5日价格行情走势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