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2-2-13 |
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一号文件”)正式公开发布,“一号文件”内容包括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技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只有解决好这六大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农业,而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必将会给农业产业甚至整个社会带了很多新情况、新变化,也促使着我们农资行业必须不断调整,发展现代农资,只有适应了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资行业才能更好地服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针对今年“一号文件”为什么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如何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一号文件”关于农业科技的一系列新论述、新举措?农资行业相关部门将如何执行和落实文件政策?企业将从中寻找哪些机遇?如何发展现代农资?记者邀请业内各界人士为您全面解读“一号文件”及农资行业面临的新机遇。 专家解读关键词:现代农资 新型农民 现代农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韩 俊: 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 培养懂科技新型农民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顺应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加快推进农业技术装备现代化,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此,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农业家庭经营方式;尊重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建立健全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发挥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加快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收益分配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合法权利,关系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必须明确界定农民土地财产权。只有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农民才能定心,农村才能长治久安。 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村庄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问题开始显现,农业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下大功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引进和造就各种专门人才。一是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培养适合现代农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包括农民科技带头人、农产品营销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等。因势利导,吸引农民工中的“能人”回到农村。二是积极发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强化农业职业教育的公共性,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公共投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三是加大对大专院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他们毕业后到农村去施展才能。 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特命全权公使) 夏敬源: 发展现代农资 推进现代农业 2012年“一号文件”把农业科技作为基本精神,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在这个目标下,发展现代农资至关重要。因此,农资行业在未来发展中要努力达到四个“新”:推广技术改革要有新突破;技术要求抗灾、防灾、稳产、高产,上一个新台阶;种业发展和改革取得新进展;人才队伍的建设取得新成效。 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是转变发展方式,现代的农业要求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从最初第一步的“丰产丰收”,到第二步“两高一优”,现在的目标是“生态安全”。农业发展经历着非常大的变化,未来农资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主体多元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服务专业化、技术轻型化。我国农业发展进入高成本的年代,要发挥科研单位、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各方力量促进技术创新。 现在我国农业发展完全依靠水土资源,但资源有限,因此,现代农资必须要求科学应用,农资产品必须具有长效、高效、生态的特点,生产过程中,耕种、收获、管理必须达到机械化水平。农资行业的发展方式要求效益与效率并重,生产方式要求数量与质量并重,推广方式要求产品与技术并重,经营方式要求产品与品牌并重。外国农资公司总是将技术与产品一起推广,产品必须有品牌,没有品牌是不行的,一流企业搞标准,二流企业搞品牌,三流企业搞产品。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还处在低水平,必须进行重大改革,才能发展现代农资。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尹成杰: 着力解决现代农业的突出问题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着力解决现代农业的突出问题。首先,当前要着力转变现代农业的投入方式,增加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其次,资源保护是当务之急。淡水等农业资源的保护甚至比耕地的保护更紧急。再次,着力转变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的设置方式,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解决四个滞后。1.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滞后,财政投入不足影响现代发展。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增强农业不可抗力灾害的要求不相符。3.农村消费事业发展滞后,与改善农村民生的要素不相符。4.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滞后,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不相符。特别是一些地方,农业服务体系的公益性仍然没有得到确立。我国将进一步强化科技服务体系的公益性、健全体系、加强机构建设、改善设施条件、保证内部稳定。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 柯炳生: 规模富农 科技富农 政策富农 目前,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业收入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规模富农、科技富农、政策富农。 规模富农。农村需要发展规模农业,在同样的情况下,规模越大,农业成本越低,而收入会更高。可通过组织合作社、协会的方式实现农业产业化,提高生产效率。 科技富农。“一号文件”提出,解决农业发展问题要依靠科技。通过科技的发展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力,资源生产力,也提高整个经济效益。创新和研究是源头,要特别强调农业科技创新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生物技术,良种与生物技术密切相关,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更好地促进优良品种、高产高效的优质品种研发。二是资源技术,更好地利用土地、水、化肥、农药资源。三是工程与装备技术。 政策富农。首先,国家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其次,政府通过公共服务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譬如科技推广、农民培训、市场信息等。最后,对农产品价格进行保护。通过政策支持给农民信心,同时对价格提供一定的指导。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常务理事、农资局局长、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 杨建平: 改革创新 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精细化作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资料的要求也越来越细分化、高端化,企业针对农业生产需求研发的专用肥、专用药、专用工具等层出不穷。实践表明,农资品种的多样化、新型化、专用化将逐渐替代过去的那种“一药治百病”的粗放式农资产品格局。与此同时,当前农村的种植规模由于土地流转的不断推进而逐步扩大,然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正在转向老人和妇女,这些新变化必然要求农资产业随之而变。所以,今年“一号文件”把新型肥药特别提出,就是要加大农资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利用效率。 在此背景之下,要求农资流通行业要在为农服务中,发现新需求、提供新服务,把为农服务提升到新水平。特别是销售终端的营业网点,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掌握新型肥药的技术要点,给农民以科学指导。同时,努力推行“技物结合”,使肥料、农药、农机具这些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新技术结合起来,发挥出更大的效率。 今年“一号文件”还特别强调流通效率,对于农资流通行业而言,就必须要在物流的快捷方便上,在销售和服务的结合上,加大改革力度,用现代的、高效的流通服务方式,确保农资供应的数量、质量、价格,使农资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坚强后盾。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今年将围绕“一号文件”重点抓两项工作:一是积极推进农资流通企业尤其是有实力、有信誉、有积极性的大型流通企业,参与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二是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推进农资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以技术力量为支撑,打击假冒伪劣,净化农资市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理事长 武希彦: 节水农业发展任重道远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重点突出了农业科技创新,特别是在新型肥药上给出明确要求。近些年来,我国的化肥市场出现了一批施用效果显著的新型功能性肥料,创新力度有利于中国农业的发展,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目前市场上也存在很多质量和施用效果参差不齐的新型功能性肥料,一些企业和产品不乏有炒作概念的嫌疑。因此,我们在创新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冷思考,农业科技创新不等于换个概念和包装变相营销,最重要的还是要倡导农民科学施肥,提高农业效率,这才是第一位的。 此外,还有针对南方局部地区水资源不足,北方大面积严重缺水的现状,促进中国节水农业的发展,与设施农业整体相结合,配合全水溶性专业肥,解决中国农业缺水的实际现状,实现水肥一体化。我认为中国在节水农业和设施农业方面应加大科技创新和投入力度,对中国的农业甚至对整个中国社会来说,都是任重道远。 黑龙江省供销社党组副书记、监事会主任 张永埔: 企业和政府携手共同推进农业科技 过去的“一号文件”都是通过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解决农业问题,这次的“一号文件”主要是从生产力的角度去研究农业问题,这可能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出路。“一号文件”的出台是摆在供销社和农资企业面前的新课题,我认为,农资企业都有必要去好好学习、领会“一号文件”的核心要点,同时,通过学习、领会,企业也应按照“一号文件”精神做出调整,包括调整经营方向、调整服务思路以及调整经营结构。 对农资行业而言,我认为主要是要通过学习和贯彻“一号文件”来思考如何推动农资企业和农资商品提档升级、提高商品质量、减少污染、降低成本、研发新品种、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加科技含量。同时大力创新农资科技服务,全面加大测土施肥力度。黑龙江倍丰集团今年的计划就是继续加大农业科技的服务力度,加大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今年倍丰集团的配方施肥将要达到200万亩,几乎占到黑龙江省耕地面积的1%,计划生产科技配方肥6万吨。同时继续加强专业农化服务的力量队伍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服务创新、技术推广,来提高农业科技服务在粮食生产中的贡献率。 实际上,上述的这些工作倍丰集团这些年一直在做,“一号文件”的出台可以说给供销社、对农资企业提出了新课题,既是行业任务,也是政府期待,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推进。对于农资企业来说,要从商品竞争转向服务竞争,从价格竞争转向科技竞争,从商品服务转向以技术服务为主导的综合性服务。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大农业当中发挥农资科技的作用,才能得到农民和政府的认可。我相信,农资行业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给农民提供更加完善的科技服务是有基础、有条件的,也是一定能够做好的。 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土壤肥料技术处副处长 杨 帆: 创新方法,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到位率 今年“一号文件”重点关注的是农业科技,具体到农技推广土肥工作的方法和思路上有几方面影响: 首先,“一号文件”中提出要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从这一点来说,实际上我们目前的工作也是朝这一方向努力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升土壤有机质项目,这些都是围绕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农业来开展的。秸杆还田、鼓励农民施用有机肥不仅能够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同时还能减少进而杜决秸杆焚烧,有机肥商品化可解决畜禽粪便处理问题,有效地保护环境。测土配方施肥的目的也是实现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其次,“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这从我们的角度来理解,国家可能会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支持力度。因为现在的农技推广工作,尤其是到了基层,由于经费没有保障,很多地方呈现出我们常说的“网破、线断、人散”的状态。而根据一号文件的提法,可能也会在这一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让基层农技人员安心地给农民提供公益性服务 。 此外,国家提出要农业科技创新,我认为一方面是想建立一个用科技进步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系;另一方面,对于土肥系统来说,我感觉比创新更紧迫的是将当前的一些好产品、好技术推广到位。就拿测土配方项目来说,通常农户更多地关注测土的结果,却忽视了项目里很大一部分内涵是配方的合理应用,我们在给农民提供测土配方卡的时候,不仅会告诉他们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比例,还会根据不同种植作物告诉农户何时施、怎么施,基肥施多少、追肥施多少,是穴施还是条施,这些都会在测土配方卡上明确显示。但即便如此,在实际推广过程中,要想真正将技术推广到位还有一定难度。所以,我认为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更需要创新思维,创新方法,把基础性工作做好做扎实,在提高好技术、好产品的推广到位率方面有所突破。 安徽辉隆农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永东: 强化科技服务营销 推动经营方式转变 今年,中央把“一号文件”的主题确定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这个重要支撑。突出抓农业科技,抓住了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必将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标志着“三农”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作为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农资流通龙头企业,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着力在强化科技营销、科技服务、现代农资流通网络建设上做文章、谱新篇。 一是抓好经营模式创新。将辉隆连锁配送中心打造成“智能化配肥站+庄稼医院”,生产适合所在区域需要的各类配方肥,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二是抓好新型肥药推广。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加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肥和农药。三是抓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积极开展化肥、农药“统配、统供、统防、统治”工作。四是抓好科技服务,继续聘请农业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加盟店长为辉隆股份农化服务专家,不断加强农化服务力量。五是抓好辉隆连锁网络建设,着重抓好农资连锁配送物流中心建设,努力构建自主、可控、高效、畅通的现代农资流通网络体系,为广大农民营造安全消费环境。 上海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总经理 戴立根: 依托上农网创新科技服务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重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保障农产品供应。作为上海市农资供应的主渠道,上海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一直在坚持承担社会责任与模式创新并举的发展思路,成功推出了上农网模式,在提高农资产品科技含量、指导农民科学施肥与构建双向流通模式方面探索出了清晰的发展思路。 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在农业生产上实行产量和质量并重,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这就要求农资企业提供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资产品。上农网提供一个开放的网上交易平台,汇聚最具影响力的优质农资产品,同时执行严格的第三方的农资商品质量查验制度,确保平台所销售的农资产品都为合格的优质农资产品,并且会重点推荐那些在增产增收、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有较好效果的农资产品,从源头把控农资产品的科技含量。 农业科技创新要转化为生产力,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的推广,让农民真正做到科学种田,因此今年“一号文件”重点提出要创新农技推广思路。上农网发挥面向专业合作社、园艺场、大客户在线订购渠道优势,深入现代种植业产前投入、产中农化技术推广,及时发布农情、地情信息,传递田间管理知识,完善品类、物流、农技推广、农化服务等可追溯信息,以全产业链保障食品安全。 甘肃省农资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孔杰: 构筑新网络 与区域经济共发展 打造现代农资流通网络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此次“一号文件”所提到的。近年来,甘肃省农资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抓住实施“新网”工程“以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这个契机,在构建现代农资流通网络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公司下一步将继续以市场为向导,完善和规范网络建设,实现一网多用。首先,继续加强农资流通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全省农资产品流通设施布局,加快完善覆盖全省城乡的农资产品流通网络;健全交易场所、电子结算、信息处理、检验检测设施。其次,创新农资流通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农资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农资产品销售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我们也正在筹建甘肃农资电子商务平台,届时广大农民朋友通过网络即可下订单,我们依托覆盖全省的农资网络,就近配送农资产品。再其次,完善产品结构。依据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完善产品结构,实现农资产品由化肥单一经营向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农技多元经营发展。 另外,根据一号文件精神,我认为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势在必行。为了提高广大农民朋友的农技水平,我们公司将组织农技人员下基层,为农民朋友讲解农资知识,并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民朋友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服务。 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侯培超: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大力推广新型肥料 一号文件要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加强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那么对于农资企业来说,就必须保证农业生产资料的有效供给。在一号文件的指导下,我们计划提高新型肥料的供给,走节本增效之路。2011-2012年度,北大荒农资公司的化肥直供将达到50万吨,其中10%是新型肥料,主要包括稳定型缓释氮肥、高效磷肥和钾肥、有机无机复合肥。这些肥料已经在垦区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将大面积推广。新型肥料的优势十分明显,施用缓释氮肥可以减少20%的氮肥用量,垦区每年需要40万吨氮肥,如果减少20%的用量,就可节省8万吨氮肥,通过新型肥料的供应,不仅提高化肥利用率,而且降低种植成本,真正起到节本增效的作用。2011-2012年度,公司计划与相关的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进行联合,开展新产品的研发,争取在3年内全部实现高效新型肥料的应用。 “一号文件”精神和土地流转政策密切相关,农业生产只有向规模化发展,才便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因此农业规模化种植将成为趋势,这将促使农业生产资料也将逐渐向规模较大的企业集中,农资经营将出现新的局面。我们的思路是与科研院所及有科研力量的生产企业结成战略伙伴。如果三方的力量能够结合起来的话,有可能会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和销售模式。 湖北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勇: 流通企业也应着眼技术改造和创新 今年的“一号文件”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文件明确要持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和补贴力度,提升农技推广能力。结合“一号文件”,湖北农资集团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改造与技术革新。文件中提到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等相关内容,对农资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构建现代农业,需要高品质的农资经营产品,而落后的生产工艺必将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农资经营企业在狠抓产品销售规模的同时,也应着眼于技术改造与技术革新,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联系,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生产工艺。 二、要进一步加大农化服务推广力度。近年来,湖北农资致力于由农资流通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湖北农资协会每年定期对集团所属的农资农家店店长、专业合作社社长、种田大户等进行农化服务培训,组织庄稼医生培训班,在农化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要进一步加快农资专业合作社建设步伐。“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及“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适时增加补贴”等相关内容,对农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机遇。 山西农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姜世岩: 创名牌 拓网络 实现跨越发展 2012年,山西农资集团将以全面实施山西农资品牌发展战略为核心,以山西农资营销网络发展战略为重点,全面做好企业品牌、资源、资本、网络、市场有效对接,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实现企业转型跨越式发展。 第一全面实施山西农资品牌发展战略,提升领军市场能力和地位。2012年我们要从实施山西农资品牌发展战略出发,科学、经济、合理定位“山西农资”经营品种.。 第二规范农资配送中心经营和服务功能。在经营服务上将农资配送中心储备仓库单一的储备功能变为集储备、配送、销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农资超市,开展开库直供直销;向直营店、农资代理员配送商品,直供农民;向农资代理店、加盟连锁站(店)配送商品实行代理经营和加盟连锁经营。 第三拓宽经营领域,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2012年把集团公司经营触角延伸到农副产品、农业机械、化工建材、房地产开发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形成一业为主、多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业态。 第四顺应国家发展节水农业和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形势,加强滴灌技术推广及水肥一体化示范田建设工作。配合滴灌技术,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服务,帮助农民节水、节省劳动力、增产增收。 (阿康中国)北京永盛丰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邵珠建: 功能性肥料或将成主角 首先,我认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模式将会推动农资运营和种植模式的转变,推动土地流转的进程,影响肥料的销售模式。随着农民的科技意识逐步提高,农民在选择肥料上将会逐步趋于理性。高品质的肥料将会迎来发展机遇。而假冒伪劣产品,随着农民意识提高将会无机可乘。第二,对于肥料流通行业来讲,我们非常希望看到农民增产增收。今年的“一号文件”专门提到了“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作”,同时还“在良种培育、节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等方面做了专门的批示。这些工作的落实都会提高农民的收成。第三,多开发功能性肥料。随着农民用肥习惯的改变和土地逐步集约化耕种,功能性肥料将会在这个改变中成为主角。现在一年几次大的用肥季节都有规律,大规模的农田也都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找准市场突破口,功能性专用肥就会找到自己的市场空间。第四,行业将会加大整合力度。随着“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的提出,农资行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一些污染严重,生产效率低的小厂会在这一轮的洗牌中被淘汰。 重庆万植巨丰生态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良斌: 抓机遇首先要有核心技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的是加大农业科技的力度,对企业来说,抓住机遇首先需要拥有核心技术。我们公司一直致力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合作研发微生物肥料技术,现在获得重庆市科委的批准,投资2000万-3000万元在重庆市建立微生物研发中心,对生物菌产品进行研发、检测、试验、示范。公司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农业发展方向和有机-无机肥是肥料发展的大方向为指引,主要研发生产系列高、中、低浓度有机-无机复混肥和生物有机肥。生产出绿色、环保、健康的有机-无机高浓度生态肥,有效地实现了有机、无机、生物菌和粗纤维的“四维一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得到了再生利用,减少了化肥用量和环境污染,促进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大发展,达到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双重目的。从而提高化肥利用率,最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抗性,最后利于环境和人的健康。 在“一号文件”的指导下,新型肥料与传统肥料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着整个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政策对科学高新技术加大扶持力度,有助于新型肥料新型技术引领行业的大发展。“一号文件”的下发使企业发展的思路更清晰,方向明确,最终达到全国农民都能用上有机生态高产健康肥料的目标。 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陈宏坤: 新型肥料再次迎来发展新机遇 今年的“一号文件”锁定“农业科技”。“一号文件”中强调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把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等作为基本要求。毫无疑问,技术创新型肥料将在行业发展中迎来“科技发展”的新机遇。 新型肥料解决环境难题大有可为。“一号文件”中要求:“搞好生态建设。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加强农村沼气工程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作为近年来科技创新产品,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节能、高效、生态、环保等优势,被称为“21世纪高科技环保肥料”,正担此重任。 近年来,我国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目前相对于我国整体化肥行业而言,缓控释肥产业规模仍然偏小,不足市场1%,缓控释肥推广任重艰巨。为此,我们呼吁,国家对于缓控释肥推广应从政策上给予财政补贴,以公益性行业专项、施肥补贴、生态补偿等形式直接争取多方支持。如当前,我国每年投入巨资用于太湖、巢湖以及长江、黄河流域水源污染治理。如果国家能拿出部分资金用于补贴农民购买缓控释肥,可从源头上解决资源消耗和过度施肥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我国肥料利用率偏低,不合理施用是一个主要原因。好肥料关键还要有好的施肥方式。为积极倡导农业部重点推广的肥料深施技术,自2009年以来,金正大将缓控释肥技术与农业机械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这是一项新技术,以玉米为例,利用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直接将种子、缓控释肥一起施下去,且省去后期追肥。我们经过实地推广测算,这种施肥技术每亩可为农民节约100元左右种植成本。 “一号文件”中强调:“加快农业机械化。积极推广精量播种、化肥深施、保护性耕作等技术。”为此建议,将“种肥同播”机械列入到农机补贴专项中,让农民直接受益。 通过解读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我们认为,肥料生产企业在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不再是单边力量,企业、政府、技术推广部门、研究机构将形成多方合力,共同缩短农业科技的“最后一公里”,共同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 勇: 产品创新应与政策导向相结合 连续几年国家的“一号文件”都是农业为主,也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作为肥料企业在搞产品创新的同时也需要和国家的政策导向相结合。红四方这样一个综合性化工企业将结合“一号文件”的精神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事情。 一是持续加强肥料产品的创新,以适应现代农业科技的需要。前期公司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比如抗旱肥料、稳定型肥料、控释肥料等,这也是公司发展的一个方向,从去年开始,公司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公司现在推出的抗旱减灾型肥料、环境友好型肥料,还有最近我们也布置了一个课题,就是未来要瞄准一次性施肥技术,在这方面要加大力度做工作。从一号文件可以看出,未来我国肥料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环保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有利于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未来的肥料不只是价格问题,主要应该是施用方便的问题。所以要大力开展一次性施肥技术十分必要。 二是持续加强农化服务工作。作为全国化工农化服务第一家企业,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积极和国家以及各省市有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合作,推动新型肥料在各地的推广和应用。这也是近期公司的工作重点,通过这种合作,我们未来的目标就是无论从产销量还是品牌影响力都要向第一名的水平去瞄准。 三是加强与科技创新型的农业企业去联合。在“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包括种业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化机构科技创新。实际上,与这些企业去合作,在施肥技术以及新型产品推广方面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南京百阳垦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朱小敏: 发展水肥一体化助推现代农业 水肥一体化还涉及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保护资源环境、向生态农业发展使肥料行业悄然转型。我国肥料发展与上世纪相比,实现了精细化、标准化、集约化、设施化,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带动现代农业发展走出了新路子。“水肥一体化”的实施,则预示肥料未来一次新的革命。作为国家农业发展与农业谋划的纲领性文件,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三强三保”,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这些都给水溶肥市场走势、企业发展以及产品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启迪和参考,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由过去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转变成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的企业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灌溉肥、水溶肥的发展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需要,而这种生产方式转变所带来的农业生产规模化、自动化,也促进了肥料行业的一系列变革。 农资人是农业与农民、产品与种植、技术与推广的纽带和桥梁,而中国的农资企业虽成长迅猛,但路途漫长。作为一家致力于水溶肥研发、生产的专业化农资企业,公司需不断调整前进和努力的方向,审时度势,继续保持个性的坚强与冀望。 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闵凡国: 一号文件将推动生产企业的发展 中央“一号文件”自2004年起,连续9年锁定农业。2012年的一号文件锁定“农业科技”。这对我们化肥生产企业来说是一大利好消息,国家在农业投入、丰收稳产上一定会加大支持力度,化肥生产企业受政策的影响也会迎来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具体到江苏华昌化工,我们首先一定会保证化肥的稳定供应。第二,因为华昌化工是化肥生产企业,一定会立足生产。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需求,生产出适合当地作物的肥料。第三,做好农化服务,结合现有施肥技术,根据不同地区劳动力的实际情况,指导农民科学用肥。第四,华昌化工会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做好环保工作。 |
相关阅读 |
农资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之下,您怎能不重视技术服务呢? |
2020年,农化人的命运将迎来巨大转变! |
生物育种“光刻机”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两个新型基因编辑核心工具已获得授权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