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10年来最严重旱情,云南该如何应对? |
来源:农财网农化宝典 2020-4-21 8:56:00 |
4月17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云南省紧急下拨中央防汛抗旱补助资金1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受灾地区做好抗旱救灾工作。 遭遇10年来最严重旱情 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60万亩,其中轻旱351万亩,重旱94.5万亩,干枯14.7万亩;100条河道断流,180座水库干涸;因旱造成147.79万人、41.7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库塘蓄水61.1亿立方米,比2019年同期少蓄10%。 旱情为何如此严重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部,属于典型的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明显。气候方面,冬春季、初夏气温偏高,初夏降水偏少,易形成干旱。 此次旱情中,从气象、水文预测分析和云南季节性干旱突出特点分析,今年全省大部分地区春季(3—5月)将进入气象干旱快速发展期,干旱强度总体将较常年偏重,并将持续至初夏雨季开始前。 ——干旱将持续向深层次发展 其中,滇中西部、滇西北和滇西东部气象干旱将逐渐发展,滇中以南地区由于前期降水量异常偏少,干旱将持续向深层次发展,影响强度进一步加重,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发生重大干旱风险很高,普洱、玉溪形势非常严峻。 ——楚雄、昆明、玉溪和大理可能出现连片旱情 随着时间推移,河道来水偏少将导致溪流断流、库塘蓄水更加不足,蓄水总量将快速下降;楚雄、昆明、玉溪和大理可能出现连片旱情,文山、红河、普洱、西双版纳面上旱情将会持续扩大,保山、德宏面上旱情将有一定发展,丽江、怒江、迪庆、昭通、曲靖旱情将有分布。 据预测,旱情可能涉及全省70多个县、市、区,随着供水量增大,库塘蓄水总量将快速下降,城乡供水不足矛盾仍将持续并加剧,春季农业生产用水保障难度加大。 ——警惕!汛期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洪水发生 此外,由于汛期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局部地区暴雨多发频发,金沙江、珠江流域部分主要支流可能发生中等洪水,红河、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流域干流可能发生小洪水,个别支流可能发生中等洪水,各流域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的可能性较大,局部地区暴雨山洪陡涨陡落,防汛抗旱形势十分严峻。 投入抗旱人数113.35万人 针对旱情,云南省政府年初安排了5000万元抗旱资金,支持有关州市提前实施抗旱调水工程及减灾救灾工作。 同时,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省水利厅8次深入普洱、玉溪等地了解旱情、组织指导抗旱工作。指导各地利用2019年汛后有水可蓄的有利时机,全力增加库塘蓄水,努力实现了全省库塘蓄水80亿立方米蓄水目标任务。加强库塘蓄水等水源管理,厉行节约用水,严控管控计划用水。 目前,全省12个州(市)73个县(区)已组织实施502件抗旱应急工程,计划解决和提升应急供水人口316.5万人,其中323件已建成投入运行,有效保障了城乡供水安全。 此外,截至4月15日,全省已投入抗旱人数113.35万人,抗旱机电井3934眼,泵站1202处,机动抗旱设备3.68万台套,装机容量25.13万千瓦,机动运水车辆13.11万辆,抗旱用电1307.14万度,抗旱用油1458.34吨,抗旱资金5.46亿元。抗旱浇灌面积219.07万亩,临时解决147.79万人、41.73万头大畜饮水困难。 下一步,云南将根据旱情发展,不断强化组织指挥协调,动员旱情严重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力量投入抗旱保民生、保供水安全、保工农业生产。同时,全力保障城乡供水、严格水源调度管控。特别是对已出现饮水困难的区域,解决好旱灾导致群众临时饮水困难,确保不因旱情影响全面实现脱贫攻坚大局。 专家开出抗旱处方 本次旱情对春季采收的茶叶、甘蔗、蚕桑、咖啡、中药材等作物影响较大。同时,对水果、蔬菜、粮油作物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以咖啡为例。眼下,咖啡采摘收购已近尾声,受旱情持续影响,今年普洱市咖啡产业受灾严重。据普洱市茶咖发展中心统计,截至3月31日,全市咖啡因干旱受灾面积16.22万亩,初步估算造成经济损失7413.5万元。 专家们提出,我省农业生产要树立抗旱农业生产的思维,有旱抗旱,无旱备旱,逐步形成高原特色的节水高效现代农业产业生产体系。 改善农业水利条件, 提高抗灾能力。我省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工程性缺水严重,要充分利用我省澜沧江、怒江、金沙江、元江、伊洛瓦底江、南盘江等6大水系的优势,科学布局、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水资源,改变“山下河水流,山上渴死牛”的状况。加大“五小水利”的建设力度,有计划地新建水利工程,做到有水可用,有水能用,努力扩大耕地灌溉面积。 建设设施农业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为契机,发展温室花卉,温室蔬菜、温室水果等,采用数字化农业技术,做到精确高效灌溉。推广国内外先进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应用先进的节水管理经验,加大管灌、微灌、膜下滴灌等农业抗旱设施的推广应用,推广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抗旱剂等科技抗旱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顺天时应地利,进行秋季农业开发。我省冬春干旱,但夏秋多雨,在做好大春农业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秋季雨水多,土壤墒情好,光照强,日照好的优势,大力发展秋季农业生产,将冬季农业开发的经验用于秋季农业开发上,充分发挥我省“高原凉棚”的优势,以蔬菜产业为重点,打造新的农业产业增长极。 科学布局生产,实行生态农业规划。我省地形地貌特殊,以横断山脉为主的高黎贡山、无量山以及哀牢山等把我省分成了两个大的气候区,滇西南地区年降雨量大,湿度大,适宜布局发展热带亚热带作物,滇中特别滇东南地区降雨量小,空气湿度小,病虫害发生危害相对相少,适宜布局高附加值的作物。在高海拔地区,充分发挥“高原凉棚”优势,布局发展夏秋蔬菜产业。在低海拔干旱地区,病虫害难于发生,要大力推进周年有机农业生产,建立规模化的有机高效农业产业区。 改变生产观念,实行进一退二战略。我省2500余万农村人口,耕地统计面积9365万亩,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实际耕种面积远大于在册面积,广种薄收情况突出,“种地一山坡,收到一萝萝”,不仅耗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还造成生态资源环境的破坏,为此,改变生产观念,实行进一退二的农业生产思路,争取人均建成一亩旱涝保收的高效农田,退下两亩旱坡地还林还草还牧,推进农业的高效化发展。 干旱频发 记忆犹新 高温、炎热,该来的雨季迟迟不来,从这似曾相识的表象里,我们很容易就联想起几年前的那场持续了数年的特大旱情: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不遇特大干旱,2011年发生雨季干旱,2012年季节性干旱,2013年又发生冬春连旱。 越是困难,越是要干水利 2013年4月,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曾对云南旱情做过一期专题报道,在当时的报道中,干旱以及旱情持续发展的原因被归结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雨量总体减少,而另一方面则是工程性缺水。 雨量减少属于不可控的客观因素,因此在应对干旱时,水利设施的作用显得愈发重要。云南是水资源大省,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矛盾突出,让云南面对“天上水”蓄不了、“地表水”留不住、“地下水”用不上的尴尬。 越是困难,越是要干水利!自2010年遭遇特大干旱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持续加大对云南抗旱的投入力度。“十二五”期间,全省水利投资累计完成1466亿元,是“十一五”的3.5倍。 数据显示:去年,我省共争取中央水利资金130.07亿元;落实地方水利资金206亿元,其中省级配套资金108亿元、州(市)配套资金98亿元。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执行加快推进,年度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全省完成率96.56%,其中重大工程投资完成率达96.42%,超额完成水利部确定的计划完成90%以上目标任务。 去年,云南省列入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阿岗水库等6个在建项目建设进度有序加快。列入国家《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大理州海稍水库扩建工程已于当年9月开工建设;临沧市耿马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审查待批复,其中6件大型水库工程、6件大型灌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整治工程顺利通过下闸蓄水验收。 全省累计新开工重点水网工程63件,超额完成年度新开工50件项目任务,在建水网工程超过350件,总投资规模超过1600亿元。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投资33.2亿元,巩固提升了49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时隔数年,再战高温干旱,这一次云南将如何应对? 在雨季到来之前,高温干旱将是云南面临的一次重大挑战,或者说,是一次严苛的考核。各级的应急预案是否准备充分,各地建设的水利工程是否能发挥效用,让我们拭目以待。 旱情不会随人的意愿改变,在困难面前,唯有早作准备、全力以赴。 |
相关阅读 |
来宾武宣县农资经营户签诚信书 |
江苏省保夏种安加大农资打假 |
农化服务算不算服务,农化服务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吗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