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登记或上市的农药品种 |
来源:辉胜农药登记代理 2020-5-8 9:32:00 |
2019年全球新登记、上市或正在申请登记的农药品种共32个。其中杀菌剂6个、杀虫剂4个、除草剂5个、生物农药及其他17个。 1、杀菌剂 氟吡菌酰胺(fluopyram)是拜耳开发的一种独特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可用于防治70多种作物如葡萄树、鲜食葡萄、梨果、核果、蔬菜以及大田作物等的多种病害,包括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褐腐病,可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可存储性及保质期。氟吡菌酰胺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其他杀菌剂混合使用都能产生“低施用量、高效率”的作用,它适合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效抗性管理成分”。氟吡菌酰胺于2012年在英国作为谷类作物种子处理剂取得首次登记,迄今,已在全球包括中国、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罗马尼亚、土耳其、智利、墨西哥等50个国家登记和上市。拜耳在收购孟山都以后将基于氟吡菌酰胺的产品Copeo和Ilevo出售给巴斯夫,2019年氟吡菌酰胺在巴西被批准用于玉米、大豆、马铃薯、咖啡和甘蔗。 氯氟醚菌唑(mefentrifluconazole)是由巴斯夫开发和上市的新型异丙醇三唑类杀菌剂,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产品,具有广谱、高效、内吸活性并具有铲除和保护作用,对许多较难防治的真菌病害具有杰出的生物活性,如水稻纹枯病和穗腐病,适用于世界范围内许多大田作物和特种作物,如玉米、谷物、大豆等大田作物,以及青椒、葡萄等经济作物,并将应用于草坪和种子处理等。填补了三唑类杀菌剂10余年无新品上市的空白,是病害防治和抗性管理的重要工具。氯氟醚菌唑2018年在韩国取得登记,并以Revysol为商品名上市。2019年在欧洲以Revysol为商品名取得登记并用于谷物;在美国以Cevya、 Lenvyor、Maxtina、Relenya、Provysol、Revytek(与吡唑醚菌酯复配)、Veltyma(与吡唑醚菌酯复配),NaviconIntrinsic(与吡唑醚菌酯复配)、Mibelya(与氟唑菌酰胺复配)为商品名取得登记,并用于玉米、高粱、谷物、大豆、马铃薯、油菜、豆类蔬菜、豌豆、甜菜、葡萄、仁果类水果、核果类水果、坚果树、草坪和观赏性植物等;在澳大利亚以Belanty为商品名登记并用于苹果和葡萄;在加拿大以Lenvyor、Cevya、Maxtina、Relenya、BAS 752 RC(与氟唑菌酰胺复配)、Belyan(与氟唑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三元复配)为商品名登记并用于玉米、大豆、豌豆、豆类、扁豆、鹰嘴豆、甜菜、花生、土豆、油菜、芥末、亚麻、小麦、葡萄、柚子、核果、坚果和草坪。从2015年至今,含有氯氟醚菌唑成分的杀菌剂在中国的14种作物的16个靶标上进行登记试验,试验剂型为35%氯氟醚菌唑悬浮剂,试验结果表明:对番茄早疫病,病害发病前或初期喷雾,间隔7天左右,施药3次,在有效量90~160 g/hm2防效75%~85%。对苹果树褐斑病,病害发生前或初期喷雾,间隔20天左右喷雾1次,连续3~4次,制剂稀释3 000~6 000倍,对苹果树褐斑病防效85%~95%。对芒果炭疽病,芒果长梢期、幼果期喷雾,制剂稀释2 500~4 500倍,对芒果炭疽病防效75%~90%。 联苯吡菌胺(bixafen)是由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是目前增长最快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中的重要成员。其对于作物中广泛存在的真菌病害高度有效,可有效防治北方玉米常见的玉米叶枯病和灰叶斑病,褐斑病和白霉病;谷物中的斑点叶斑病、条锈病和茎锈病;土豆中的早疫病和白霉病;油菜白霉病以及花生茎腐病、叶斑病、叶锈病和丝核菌病。2010年获得首次登记,2011年上市。目前参与开发的公司还有有富美实公司和Belchim作物保护公司等。拜耳公司开发的与丙硫菌唑和肟菌酯的三元混剂2019年以Cripton Xpro为商品名在智利获准登记用于小麦、大麦和油菜。富美实公司和拜耳公司共同开发的与戊唑醇的混剂2019年以F9651-2为商品名在加拿大获得登记用于小麦、大麦、燕麦和大豆等。富美实公司和Belchim作物保护公司共同开发的与百菌清的混剂2019年以F9177-2 WG为商品名在美国获准登记用于芹菜、马铃薯、水果和鳞茎类蔬菜。 硅酸钾对作物有营养和抗病害作用,在2019年由澳大利亚公司Organic CropProtectants以Ecocarb Plus(与碳酸氢钾混用)为商品名在澳大利亚获得等登记用于栽培和园艺作物。 Flutianil是由日本大冢农业科技株式会社开发的用于防治白粉病的新颖杀菌剂,该剂与现有药剂化学结构不同,且不存在交互抗性,用量低,活性高,安全性高,可于多种蔬菜和水果收获前1天使用,对环境影响小,对有益生物安全,是适用于IPM体系的优异药剂。2013年2月在日本获得登记,同期在韩国取得登记,2019年在欧洲获得登记用于葡萄和观赏性植物。 苯并烯氟菌唑(benzovindiflupyr,试验代号SYN545192)是先正达开发的SDHI类杀菌剂。对小麦叶枯病、花生黑斑病、小麦全蚀病及小麦基腐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对小麦白粉病、大豆锈病、玉米小斑病及灰霉病有特效,且可以与多种杀菌剂复配,无交互抗性。2012年首先在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上市,现已相继在阿根廷、巴西、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和新西兰等国家获得登记。2019年在澳大利亚以商品名Elatus Ace(与丙环唑复配)取得登记,用于小麦和大麦上防治叶锈病和叶斑病。 2、杀虫剂 双丙环虫酯(afidopyropen,开发代号ME5343),是日本明治制果药业株式会社与日本北里研究所共同研发的生物源杀虫剂,拥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新颖的作用机理,通过干扰昆虫香草酸瞬时受体通道复合物的调控而发挥作用,从而干扰昆虫的取食和其他行为,最终导致昆虫饥饿而亡。双丙环虫酯在施药后数小时内能使昆虫停止取食,其击倒作用慢,但该产品持效期长,对蚜虫的持效作用长达21天。双丙环虫酯对成虫和幼虫均有效,但推荐在幼虫阶段用药,防效更好,可用于经济作物、大田作物和观赏植物等,有效防治刺吸式和吮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粉虱、木虱、介壳虫、粉蚧和叶蝉等,既可叶面处理,也可种子处理或土壤处理,且对环境友好,对传粉昆虫等有益节肢动物的急性毒性低,对昆虫天敌毒性小,适用于害虫的抗性管理和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2010年,巴斯夫与日本明治制果药业株式会社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基于双丙环虫酯的产品。2018年4月18日,巴斯夫以商品名Versys [100 g/L可分散液剂(DC)]在澳大利亚取得全球首个登记,登记用于芸薹属蔬菜、芹菜、棉花、葫芦、果用蔬菜(不包括葫芦)、生姜、叶用蔬菜(包括芸薹属叶用蔬菜)、观赏植物、西芹、马铃薯或甘薯等,防治桃蚜(Myzus persicae)、甘蓝蚜(Brevicorynebrassicae)、莴苣蚜(Nasonovia ribisnigri)、棉蚜(Aphis gossypii)等,并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有抑制作用。2019年在加拿大以Inscalis为商品名上市用于玉米和马铃薯,在美国以Ventigra为商品名上市用于观赏性植物。 氟吡呋喃酮(flupyradifurone)是拜耳公司开发的新型杀虫剂,作用于昆虫的乙酰胆碱受体。其作用快,具有良好的内吸作用,对温血动物低毒,对有益生物和生态环境安全,在全球进行叶面喷施、浇灌和种子处理应用开发,特别是用于防治多种农业和园艺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莴苣膨管蚜(Lettuce aphid)、车前圆尾蚜(Dysaphis plantaginea)、苹果蚜(Aphis pomi)、棉蚜(Aphis gossypii)、桃蚜(Myzus persicae)、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烟粉虱(B. tabaci)、小绿叶蝉(Empoascaflavescens)和葡萄带叶蝉(Scaphoideus titanus),另外对抗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害虫防效极好,可用于抗性管理策略。2014年4月在中美洲(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获得首次登记。2019年在意大利以Sivanto Prime为商品名登记上市用于水果、葡萄及各种作物等。 氟啶虫胺腈(sulfoxaflor)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现科迪华农业科技)于2010年11月2日在英国伦敦召开的世界农药会议上公布的防治吸汁类害虫的磺酰亚胺类新杀虫剂,其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胆碱受体内独特的结合位点),可经叶、茎、根吸收而进入植物体内,且与其他化学类别的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具有高效、广谱、安全、快速、残效期长等特点,可用于棉花、油菜、果树、大豆、水果、小粒谷物、蔬菜、水稻、草坪和观赏植物防治如蚜虫、盲蝽、蝽象、粉虱、蚧壳虫、飞虱、某些木虱、蓟马等多种刺吸式口器害虫,能有效防治对烟碱类、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产生抗性的刺吸式害虫,是害虫综合防治方面的优选药剂。目前,氟啶虫胺腈在全球登记和上市的国家已经超过40个。其中包括:韩国、巴拿马、印度尼西亚、危地马拉、越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新西兰、肯尼亚、欧盟(捷克、EL、法国、爱尔兰、斯洛伐克)等国家和地区。2013年,氟啶虫胺腈原药和2个单剂产品在中国取得临时登记,并于2016年取得正式登记;复配产品于2017年取得正式登记。制剂产品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商品名特福力?)登记用于水稻、黄瓜、白菜、柑橘、苹果、葡萄、桃树等。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商品名可立施?)登记用于防治棉花盲蝽、烟粉虱、蚜虫以及桃树、西瓜、小麦蚜虫等。复配产品37%氟啶·毒死蜱(3.4%氟啶虫胺腈+33.6%毒死蜱,商品名爱本?)悬乳剂登记用于水稻稻飞虱、小麦蚜虫及黏虫的防治。40%氟虫·乙多素(20%乙基多杀菌素+2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登记用于甘蓝小菜蛾和蚜虫、西瓜蓟马和蚜虫的防治。2019年在巴西以Verter、Verter SC、Exor、Exor SC、Closer &Closer SC为商品名取得登记,用于柑橘类水果、棉花、玉米、水稻、大豆和小麦等。 呋虫胺(dinotefuran)是日本三井化学AGRO株式会社于1993年发现的第三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其结构特征是四氢呋喃基取代了新烟碱类的氯代吡啶基或氯代噻唑基,且不含卤族元素。呋虫胺因其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杀虫谱广,对哺乳动物、水生生物等安全而备受关注。最初2002年在日本上市,2003年在韩国上市。2004年,呋虫胺由Valent公司首次在美国登记,其产品Safari用于观赏植物,Venom用于果树、蔬菜和大田作物。2005年,呋虫胺在美国的市场开发权授予给了Advan公司,这是三井与世科姆的联合投资公司。2006年,呋虫胺在美国的登记扩作至葡萄,2007年扩作至蔬菜,其中包括芸苔和葫芦等。2010年,Gowan的呋虫胺产品Scorpion 35SL获得美国环保署的登记,用于葫芦、果用蔬菜、芸苔、马铃薯、葡萄和叶用蔬菜等。2013年,三井化学在日本上市了呋虫胺与氯虫苯甲酰胺的复配产品Ferterra StarkleCU Granule,用于水稻育苗箱。2019年在巴西获得登记用于玉米、水稻、大豆、甘蔗、番茄、小麦或咖啡等作物。 3、除草剂 苯唑草酮(topramezone)为巴斯夫开发吡唑酮类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玉米田一年生杂草,苗后使用,有效成分用药量为12.5~25 g/hm2。苯唑草酮于2006 年首次在加拿大获得用于玉米田苗后除草登记,这是该品种在全球的首次登记,并由Amvac公司当年以Impact商品名成功上市。随后在美国、阿根廷、墨西哥、智利、日本、欧洲和中国等上市。2019年在澳大利亚以商品名Frequency(+安全剂解毒喹)取得登记用于小麦和大麦。 氯氟吡啶酯(florpyrauxifen-benzyl,商品名为Rinskor)是陶氏益农(现科迪华农业科技)公司开发的合成生长素类除草剂,广谱、高效、速效、快速彻底,芽后茎叶处理,可用于水直播、旱直播、移栽水稻以及其他多种作物田,防除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如稗草、光头稗、稻稗、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异型莎草、油莎草、碎米莎草、香附子、日照飘拂草等莎草科杂草,苘麻、泽泻、苋菜、豚草、藜、小飞蓬、母草、水丁香、雨久花、慈姑、苍耳等阔叶杂草。其用量极低,根据应用作物的不同,有效成分用量为5~50 g/hm2。现已在中国、美国、韩国、智利和澳大利亚等国取得登记,并已在中国、美国等国率先上市。2019年在巴西取得登记,用于咖啡、柑橘类水果、甘蓝、水稻和烟草。在土耳其分别以商品名登记了其混剂产品Agixa(与氰氟草酯混配)、Baxiga(与五氟磺草胺混配)用于水稻。在欧洲也取得登记可以用于水稻田。 氟吡磺隆(flucetosulfuron)是韩国LG化学公司(福阿母韩农)研制的一种新型磺酰脲类除草剂。氟吡磺隆能够非常有效地防控水稻田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对稗草防效尤为优异。该有效成分可以以毒土法的形式在水稻移栽后杂草苗前或杂草2~4叶期使用,也可以在直播水稻田杂草2~5叶期兑水喷雾使用。2019年以商品名Flexo在菲律宾作为水稻田除草剂上市。 Tiafenacil是韩国LG化学旗下农化子公司福阿母韩农开发的非选择性除草剂,具有广谱的除草效果,并且该有效成分可防治包括对常规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杂草在内的多种杂草。与草甘膦的混剂Terrad'orPlus[0.5% tiafenacil(商品名Terrad'or)+24%草甘膦] 已于2018年2月在韩国获准登记,用于苹果及非作物用途。2019年以商品名Terrad'or ME在斯里兰卡上市,用于稻田和非作物耕地种植前杂草处理。 嘧氟磺草胺(pyrimisulfan)是日本组合化学株式会社与PBI-Gordon共同开发的新颖磺酰胺类水稻田除草剂,其具有杀草谱广、对作物及环境均十分安全、活性高、对抗磺酰脲类除草剂杂草亦有效等特点。Pyrimisulfan可有效地防除移栽水稻田中的各种一年生杂草和牛毛毡、萤蔺、矮慈菇、水莎草、窄叶泽泻、眼子菜、水芹、野慈姑、荸荠、日本藨草、扁杆藨草、稻状秕壳草、水绵等杂草,亦可防除直播水稻田中的一年生杂草和牛毛毡、萤蔺、矮慈姑、水莎草和水芹等杂草。2019年以商品名Vexis在美国被批准用于草坪。 4、生物农药 瑞士Andermatt Biocontrol AG公司开发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FZB42(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 subsp plantarum strain FZB42)作为生物杀菌剂在美国以商品名AmyProtec取得登记,用于绿叶蔬菜、根和块茎类蔬菜、草莓、草本植物、草坪和观赏性植物。AndermattBiocontrol AG公司开发的生物杀虫剂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FV1#11(Autographa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 strain FV1#11)在美国以商品名Loopex获得登记用于玉米、小粒谷物、棉花、油菜、向日葵、烟草、花生、蔬菜、草坪和观赏性植物。 爱利思达生命科学公司(现UPL)开发的昆布多糖(laminarin)是一种内吸性的获得性抗性诱导剂,可以增强植物的天然防御机能,可作为抗病激活剂,在巴西获得登记用于葡萄、生菜、洋葱、草莓和番茄的地面喷洒。 巴斯夫公司开发的解淀粉芽孢杆菌MBI 600(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 strain MBI 600)作为生物杀菌剂在澳大利亚以Serifel为商品名获得登记用于草莓和葡萄。另外,巴斯夫开发的球孢白僵菌菌株PPRI 5339(Beauveriabassiana strain PPRI5339)作为杀虫剂/杀螨剂在欧洲获得批准用于保护番茄、甜椒、茄子、黄瓜和观赏性植物。 孟山都公司(现拜耳公司)开发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脂质几丁寡糖MOR116(Lipochitooligosaccharide MOR116)在美国获得批准用于大豆田。 Bee Vectoring Technologies(BVT)公司开发的粉红螺旋聚孢霉菌株CR-7(Clonostachysrosea strainCR-7)作为生物杀菌剂在美国以Vectorite为商品名取得登记用于水果和蔬菜。 比利时Belchim农化公司(Belchim CropProtection)开发的生物杀菌剂深绿木霉SC1菌株(Trichodermaatroviride strain SC1)在意大利以商品名Vintec获得登记用于葡萄。 澳大利亚生物除草剂公司(BioHerbicides Australia)开发的由肉桂枝枯病菌株NT039(Lasiodiplodiapseudothebromae strain NT039)、大豆炭腐病菌株NT094(Macrophominaphaseolina strainNT094)、Neoscytalidium novaehollandiae strainQLS003组成的生物除草剂在澳大利亚以商品名Bi-Bak Parkinsonia获得登记用于防除牧场杂草。 英国Exosect公司开发的球孢白僵菌菌株IMI389521(Beauveriabassiana strainIMI389521)作为杀虫剂在欧洲获得批准用于收获粮食存储害虫的防治。 富美实公司开发的由枯草芽孢杆菌FMCH002(Bacillussubtilis strainFMCH002)和地衣芽孢杆菌FMCH001(Bacillus licheniformisstrain FMCH001)组成的杀菌剂/杀线虫剂在加拿大以商品名F4018-4获得登记用于玉米、大豆和向日葵。 西班牙公司Investigaciones y Aplicaciones Biotecnologicas开发的生物杀菌剂枯草芽孢杆菌株AIB/BS03(Bacillu subtilis strainAIB/BS03)在欧洲取得登记用于莴苣、保护地葫芦科植物以及果园等。 澳大利亚纽发姆公司开发的顺式茉莉酮(cis-jasmone)和解淀粉芽孢杆菌MBI 600(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 strain MBI 600)的组合物作为杀线虫剂在美国以商品名Trunemco获得登记用于棉花、大豆和玉米。 大塚制药株式会社开发的链霉菌活性噬菌体(Xylella fastidiosabacteriophage)在美国以商品名XylPhi-PD获得批准用于葡萄。 美国生物农药公司Phyllom BioProducts开发的生物杀虫剂苏云金杆菌蜡螟亚种SDS-502菌株(Bacillusthuringiensis subsp galleriae strain SDS-502)在加拿大以商品名GrubGONE、GrubHALT、BeetleGONE和BeetleJUS获得登记用于草坪和观赏植物。 Task Force AB-IT 56(Jouffray Drillard/Danstar Ferment)开发的啤酒酵母菌株DDSF 623(Saccharomycescerevisiae strainDDSF 623)在欧洲以商品名AB-IT 56获得登记用于葡萄。 荷兰作物保护公司Valto公司开发的含有轻凤果轻花叶病毒株LP中分离出的VX1和轻凤果花叶病毒株CH2分离出的VC1的天然作物保护制剂,以商品名V10在加拿大获得登记用于防止温室番茄感染凤果花叶病毒。 |
相关阅读 |
湖南局部地区爆发蝗灾 |
病虫害发生偏重,今后重点预防气象灾害 |
看我国创制农药如何打破“叫好不叫座”尴尬局面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