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黄花菜根腐病的症状、病原、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
来源:网络    2020-5-15 15:16:00
    

    黄花菜根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在各种植产区普遍发生,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农户们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黄花菜根腐病的症状、病原、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供农户们参考。

黄花菜根腐病的症状、病原、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

    症状:

    主要为害黄花菜的根部,幼苗或成株均可发病。初在须根表皮出现浅褐色病变,后变褐凹陷,绕根扩展1周后,致根干枯,染病株根系不发达,地上部矮小,叶色变淡。

    病原:

    病原为锐顶镰孢Fusarium acuminatum Ellis & Everharl.和串珠镰孢中间变种F.moniliforine var. intermedium Neish et Leggett.,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1)锐顶镰孢:在PSA培养基上气生菌丝茂盛,棉絮状至绒状,白色至草珠红色,间有浅驼色,基物表面枣红色至石竹紫色,培养基不变色。小型分生孢子少;大型分生孢子略弯,顶胞尖,基胞足跟明显,中部几个细胞较匀称地变宽,1~9个分隔,多3~5个,3分隔者(14~58)μm×(3~4.6)μm,5分隔者(26~783)μm×5.1μm;厚垣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大小(11.5~12.7)μm×(8.1~9.2)μm,间生在菌丝和孢子间。(2)串珠镰孢中间变种:在PSA培养基上气生菌丝绒状或粉状,白色至玫瑰红或淡青莲色。小型分生孢子数量多,串生或假头生,单瓶梗、复瓶梗都有,大小(5.3~19.8)μm×(2.5~3.6)μ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较细,顶胞逐渐变尖,2~5个分隔,大小(24.8~52.8)μm×(2.7~4)μm。

    传播途径:

    该菌分布范圈广,主要以菌丝或菌核在土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该病发生轻重与管理有关,土温低、湿度大、排水不良牯土地易发病。

黄花菜根腐病的症状、病原、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浇水,及时中耕,雨后及时排水。(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3)注意选育抗病品种。(4)发病初期喷淋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浇灌45%代森铵水剂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经1个半月可康复。此外,浇灌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2个月后也可康复。

相关阅读
揭秘!同样是菌肥,贵的100多一袋,低的五六十,该咋选?
贮藏玉米种子的方法要点
了解鱼蛋白肥料,看这一篇就够了!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