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敌当前,不得不防!细说水稻纹枯病 |
来源:191农资人 2020-6-5 9:59:00 |
2019年夏季,在北方水稻种植过程中,由于进入六月中下旬天气阴雨不断,导致了水稻病害发生几率的加大。在大多数地区发生了水稻“烂脚秧”的现象,一些地区的农户比较重视,进行了药剂防治,但是有些农户忽略了这个现象的发生导致后期减产,追悔莫及。 那么俗称的“烂脚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2020年的生产中因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烂脚秧”实际是水稻常见病害的一种,学名纹枯病。密植矮秆杂交稻的高产田发生最为严重,导致叶片枯死,结实率降低,千千粒重降低,一般造成损失10%-20%,严重时可达50%以上。 在北方水稻种植过程中原本不是常见的病害,但是近些年由于耕种习惯和种植时间差上的一些原因,例如:在北方水稻收获期各地收割作业队伍(尤其是南方稻怍区)协助收割,机器上携带病菌,在收割结束后,病菌残留在本田中越冬,第二年环境适合时侵染进入植株体内形成病害。而且水稻种子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抗病品种。在北方稻田现在已经逐渐变成一种常见病害。 纹枯病并不像稻瘟病那样来势凶猛,那么直观具有视觉冲击力,纹枯病主要影响水稻粒数和千粒重导致减产。所以很多人都没当回事,真正进行防治的少之又少,于是不知不觉中你的产量被“偷”走了。 当气温20℃以上,相对湿度95%以上开始发病。高温高湿利于病害流行,田间密度过大、氮肥施用过多都会诱导和加重纹枯病的发生。一般在分蘖期开始发生,最初在近水面的叶梢上出现水渍状椭圆形病斑,以后斑病增多,常相互愈合成为不规则大型的云纹状斑,其边缘为褐色,中部发绿或谈褐色。叶片上的症状和叶路上基本相同。病害由下向上扩展,严重时可到叶尖,甚至穗部发病,大片倒伏。 纹枯病的综合防治: 一、外来作业机车,或者是本地区纹枯病发病区域作业的机车一定要进行清洗。 原因:纹枯病是土传病害,到纹枯病发病的中后期就会产生菌核,菌核会掉落在水中、土中过冬。作业机车(整地车或者收割车)在发病区域作业后,就会携带菌核。 二、打捞菌核 纹枯病发生严重的地块一定要打捞菌核。在泡田整地时,由于菌核比水轻,会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大家尽量选用筛目小一点的筛子。水整地前和整地后都要把池子中的秸秆等残渣捞起,集中移到远离稻田的地方,最好深埋,或者晒干焚烧,千万不要堆在池埂子上放一年。 三、水层管理要坚持浅湿干间歇灌溉 纹枯病的发病特点为开始时随水流进行水平侵染,然后垂直发展。据近年来的田间调查,随着水层的深度增加,纹枯病危害程度越大。也就是说深水灌溉,非常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浅湿干间歇灌溉可以有效抑制纹枯病的发展。在当前水稻生长进程下,虽然是水分需求的敏感期,但根据控制灌溉理论,只要在田间湿润的情况下,土壤中的含水量足够满足水稻正常生长发育。所以请大家进行浅湿干间歇灌溉,达到无明显水层时仍可以坚持2-3天再上浅水,保持田间土壤透气也可促进根系发展。 四、药剂防治 1、上年发病严重的地块必须进行防治,不严重的地块如果发现病株也要及早用药,防止病菌扩散。喷药时期第一选择在分蘖末期是最佳时期。 2、适期用药。始病期,即开始用药防治,此时用药效果最好,随着用药时间的推迟,药剂对纹枯病的防效逐渐下降。一般6月下旬纹枯病开始发生,最开始一般在靠近池埂处发生。 3、用药次数。中等偏轻的地块一般喷施1-2次,重度发生喷施2-3次。 4、适当加大用水量。水稻纹枯病发生在植株中下部,用水量少药液不能充分到达,防治效果下降。喷药时要着重植株的中下部,特别是水稻中后期要适当加大用水量,每亩喷水量最好达到60公斤,使药液能充分喷到发病部位,施药要均匀。弥雾机喷水量少,对纹枯病防治效果不好,不建议使用。近几年无人机喷施杀菌剂,对于纹枯病的防治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5、在药剂选择上,一定要选择在水稻上登记的正规厂家生产的杀菌剂。现在市场流行的配方基本以噻呋酰胺、己唑醇、甲基硫菌灵、戊唑醇等复配制剂为主,在预防病害的同时加入一些增强抗逆性的功能性肥料,比如含有植物免疫功能的亚磷酸钾镁肥料等产品,在杀菌的同时增强秧苗自身素质,提高抗病性,做到身强体壮,病害不侵的作用。 希望大家在2020年生产中关注水稻纹枯病,提前采取预防手段,为增产增收做好相关工作,预祝大家在今年获得大丰收。 |
相关阅读 |
国内高效氯氟氰菊酯原药价格进一步下滑 |
无农药韭菜上市,新型生物防治技术问世 |
近期国内甲醇价格行情分析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