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荔枝佩夜蛾有哪些危害症状?该如何应对? |
来源:网络 2020-7-8 13:54:00 |
佩夜蛾是荔枝生长期间出现的一种害虫,容易导致荔枝品质及产量的下降,从而降低农户们的种植效益。那么,农户们该如何应对荔枝佩夜蛾呢?今天小编将就此为大家做详细的总结,供农户们参考。 危害症状: 以幼虫咬食果树的新梢嫩叶,虫口数量大时,可在3~5d把整批嫩叶食光,仅留主脉,形成秃梢,严重影响新梢正常生长,削弱树势。 生活习性: 此虫在广西的西南部一年发生6代以上,以蛹越冬。每年4~11月上旬都可发现其幼虫危害,其中以5~7月最为严重。此期,其卵历期约4d,幼虫期11~16d,蛹期8~10d,成虫寿命7~10d,完成世代历期约30d。 成虫于夜间羽化,白天在树冠内层栖息。成虫受惊扰即飞逃,作上下跳跃式的短距离飞翔,然后又回到原地或附近果树上停息。夜间进行交尾与产卵,卵散产于新抽出的芽尖小叶上。幼虫5龄。 孵化后的低龄幼虫咬食新伸展的嫩叶,由于食量很小,不容易引起注意;四至五龄期进入暴食阶段,食量大增,往往可在3~5d内将整批嫩叶取食殆尽,剩下主脉而成秃枝。 幼虫有假死习性,低龄幼虫遇到惊扰即吐丝下垂,大龄幼虫则向后跳动下坠,或前半身左右剧烈摆动。老熟幼虫入表土层中或在土团下和地表枯叶下作室,吐丝作薄茧后化蛹。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加强果园管理,坚持清扫园地枯枝落叶;冬季结合清园,进行除草和翻松园土,以减少蛹的基数。 人工防治: 在虫口密度低和零星发生的果园,可利用幼虫假死落地的习性,通过人工摇动枝条使幼虫落地进行人工捕杀或放鸡啄食。 药剂防治: 龙眼、荔枝的各次梢期均有此虫危害,因此每次新梢抽发期都需要喷药保护,防治适期是三龄以前的幼虫。药剂种类参照双线盗毒蛾——对于发生比较普遍的果园则要全面喷雾。较好的药剂有: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1000~1500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00倍液、每克含100亿个孢子Bt制剂800倍液、2%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 |
![]() |
![]() |
相关阅读 |
茎用芥菜产量如何能够提高 |
大白菜干烧心病症状、病因及防治措施 |
砂仁黄潜蝇该如何应对?具体措施有哪些? |
![]()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