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迁入期持续到8月中下旬!国家出手打响“蝗虫阻击战”!
来源:中国农资传媒    2020-7-29 8:32:00
    

    6月底以来,大量黄脊竹蝗从老挝进入我国云南,造成了一定危害。

    7月27日,农业农村部在中国和老挝边境云南省江城县举行黄脊竹蝗应急防控实战演练,召开座谈会分析研判境内外黄脊竹蝗发生发展态势,研究部署西南边境地区黄脊竹蝗防控工作。会议强调,要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强化属地责任,切实做好老挝等境外迁入黄脊竹蝗监测防治工作,严防在境内进一步扩散为害,确保农林生产和粮食安全。云南、广西、四川、贵州4省参加防控演练活动,专家评估此次演练防治率达90%,有效降低黄脊竹蝗扩散危害。

迁入期持续到8月中下旬!国家出手打响“蝗虫阻击战”!

    近年来,黄脊竹蝗在老挝等国严重发生,并在7-8月份迁入我国云南边境地区,今年黄脊竹蝗从老挝迁入我国时间早、峰次多、虫量大。当前,老挝等境外黄脊竹蝗已进入成蝗发生高峰期,蝗群将随着境外食源减少不断迁入我国云南边境地区,迁入期可能持续到8月中下旬,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如果监测防治工作不到位,迁飞入境的黄脊竹蝗在境内继续扩散、并从林区向农田扩散蔓延的风险将加大,对农业生产尤其是玉米构成威胁。另外,近5年黄脊竹蝗从境外迁入频率增加,今后可能成为常态。

    对此,西南边境地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属地责任,坚决打好黄脊竹蝗防控阻击战、歼灭战和持久战。

    1、增强风险意识

    充分认清当前蝗情的严峻形势,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不断用实战检验植保植检队伍和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能力。

    2、加强蝗情监测

    加密布设监测网点和设施设备,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测,摸清每一批迁入蝗虫第一落点,确保林区、农田监测不留死角。

    3、及时扑杀蝗虫

    提高防控主动性,采取有效措施将入境蝗虫扑灭在第一落点,严防二次起飞,坚决防止黄脊竹蝗在境内继续扩散。

    4、密切农林合作

    农业农村部门重点抓好农区的防治,强化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控,林草部门要加强林区的围歼扑杀,防止向农田扩散蔓延。

    5、推进可持续治理

    加强对黄脊竹蝗生活习性和迁飞规律研究,短期应急防治和长期可持续治理相结合、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不断提高科学治蝗水平。

    6、开展对外治蝗国际合作

    积极与老挝、越南、缅甸等国家沟通协商,开展灭蝗的信息交流、技术援助等国际合作,力争“御蝗于国门之外”。同时,加强云南边境地区植保专业队伍和能力建设,发挥防御防范境外病虫害入侵的“桥头堡”作用,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据介绍,黄脊竹蝗简称“竹蝗”,与沙漠蝗和飞蝗等远距离迁飞蝗虫不同,我国长江以南林区有分布。早在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会同海关总署和国家林草局制定发布了《沙漠蝗及国内蝗虫监测防控预案》,并在云南边境地区安排监测站点,下拨财政资金,支持开展蝗虫监测防控。6月28日,黄脊竹蝗从老挝迁入我国云南边境地区,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部门和林草部门密切跟踪监测境外迁入虫源。截至7月26日,黄脊竹蝗已在云南省普洱、西双版纳和红河3州(市)江城、宁洱、墨江、勐腊、景洪、绿春6县(市)累计发生面积14.06万亩,其中林地10.76万亩,农田3.3万亩,全省已调集植保无人机组52组,开展飞防作业1.03万架次,投入喷雾器1.12万台次,出动5.7万人次,累计防治面积35.47万亩次,其中林地30.06万亩次,农地防治5.41万亩次。经有效防治,尚未对农林生产造成大的危害。

    黄脊竹蝗怎么防?

    针对这些生物学特性,我国形成了一套综合使用人工挖卵、药物灭蝻、人尿诱杀等方法的防治机制,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

    人工挖卵:竹蝗产卵集中,可于11月份发动群众至产卵多的地点挖卵块;跳蝗出土10天内,于早上露水未干前用敌百虫粉喷撒,每公顷用药20~30千克;或用闹羊花1千克加水200千克煮沸,当药液呈红褐色时取出过滤成母液,再将母液稀释成500倍液喷射。

    药物灭蝻:在跳蝗上竹时,对密度较大的竹林,用3%敌百虫粉20~30千克喷撒;或在露水干后用50%马拉硫磷800~1000倍液喷雾;也可用杀虫净油剂进行超低容量喷雾;也可以进行烟雾剂防治;释放白僵菌,使初生跳蝗感染白僵菌而死亡。

    人尿诱杀:可用100千克人尿液,加入2~3千克5%敌百虫粉拌匀,再用稻草浸透,在竹林中放数堆诱杀,效果较好。

相关阅读
农药行业标准研究进行时
呋虫胺等3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防效最好
农药逐渐进入需求淡季,原药市场仍处于回落中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