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2020年,农药企业未来该如何转型升级? |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 2020-10-12 9:21:00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时节,10月11日,全国农药人又一次相聚在美丽的黄浦江畔,参加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主办的第20届全国农药交流会暨农化产品展览会…… 本届大会围绕“以创新激发行业活力,用链接引领产业融合”的主题,分析了行业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关注行业新法规的颁布与实施,聚焦中国农药工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清洁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追踪跨国公司发展战略及全球农药市场现状与前景分析。本届大会共话产业优化新布局,探索企业创新新思路,并邀请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国内资深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等针对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享和深度讨论。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为大会致辞。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朱恩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彬、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严端祥出席会议并分别发表重要讲话。此次大会分别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及助理秘书长段又生主持。 农药产业贡献巨大,推动行业发展需要未雨绸缪、坚持守正创新 农业农村部农药管理司副司长朱恩林先生在致辞中分享了其关于农药的三点思考: 一是要客观认识农药产业对国民经济和全球农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新中国建立70来,我国农药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目前已经形成比较独立而完整的产业格局,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的产业体系,拥有生产企业1900多家、可生产有效成分700余种。农药作为特殊生产资料,已成为控制有害生物、保障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是要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农药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从问题看,主要有三个方面:农药产能严重过剩,低水平重复生产偏多;产品结构不合理,持续增长动能不足;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从我国农药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看,面临着环保高压态势、安全监管高压态势以及市场竞争高压态势三个方面的新挑战。朱恩林副司长表示,面对以上新问题和新挑战,农药人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提早谋划制定对策,争取发展主动权。 三是要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构建农药绿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朱恩林副司长从行业管理、企业发展和协会三个方面发表了讲话,他表示,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规划引导、优化登记管理服务、推进农药科技创新、加强农药风险监测预警;农药企业要重视创新发展、长远发展以及协同发展;行业协会要加强产业政策调查研究以及行业自律。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构建,农药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恰逢ACE举办二十周年,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严端祥先生在致辞中回顾了农药行业发展走过的一些路,取得的一些成绩。严端祥副所长表示,如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构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农药产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一是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农药产业布局不合理,企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农药产业去产能、环保高压还将持续,公众对绿色、高效农药产品“质”的需求日益增长。 二是农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动能转换越来越紧迫。我国农药企业的创制能力还很薄弱,大多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因此,需要加大对原始创新的支持力度,构建创新鼓励机制,搭建联合创新平台,从传统的资源优势、组织优势,过渡到科技创新优势,补强农药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三是农药产业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今年我国粮食丰收已成定局,从年初到现在经历住了疫情、洪涝、台风、虫害等多重考验,农药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力手段。 四是农药产业对外开放的大门将始终敞开。中国农药和国际市场早已经深度融合、相互依存,国际合作始终是大潮流、大趋势。“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我们在前期雄厚积累的基础上,坚持以我为主,苦练内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走更高质量的开放之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性互动。 五是农药产业迈入智能化的步伐迫在眉睫。随着国家新基建项目的加速上马,必将给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颠覆性改变,农药行业迫切需要主动融入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的洪流,从管理、研发、生产经营、使用,以及使用后的风险监测等各个环节入手,运用大数据、5G、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提高工作效能。 农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稳中向好,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向石油化工强国迈出了坚实步伐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彬先生介绍,2020年前8个月,石油化工行业实现营业收入6.83万亿,同比下降11%;利润总额2437亿元,同比下降45.2%。其中,农药制造业前8个月累计实现收入1509亿元,同比上升2.6%;实现利润总额138亿元,同比下降0.4%。截至9月1日,沪深两市农药板块(包括农药以及农药中间体)32家上市公司半年财报已全部披露,共实现主营收入784.11亿元,净利润46.79亿元。其中,扬农化工、雅本化学、长青股份、利民股份、丰山集团等22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中旗股份、颖泰生物、诺普信、利尔化学等2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经营业绩稳中向好。 李彬副会长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向石油化工强国迈出了坚实步伐。同时他强调,“十四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工工业发展的新征程充满挑战与机遇,我们必须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打造国际国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努力实现全行业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绿色安全的发展。 农药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创新解决方案的支持 “十四五”期间,是我国由农药生产大国向农药生产强国迈进的关键5年。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先生表示,当前我国农药行业既面临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也面临安全环保问题。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对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造成了很多的不确定性,给我国保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党和政府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高度重视是确定的,对在复杂的国内国外形势下,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保障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是确定的,这为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和粮食生产的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同样为我国农药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农药的安全发展和用药的安全保证,需要我们农药行业通过创新来提供解决方案。 农药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必须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创新作为新的发展动能,这就要求我们,在供给端充分运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实现对传统制造业的变革的解决方案,推动农药制造领域的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在需求端,由于农药使用过程中抗药性的产生等原因,不断有品种退出市场。孙叔宝会长说到,目前,国内使用的量大面广的许多农药,如一些灭生性除草剂和大宗保护性杀菌剂,在欧美地区遇到生存危机,需要我们未雨绸缪,及早制定应对策略;在国内,产生高度抗性的老农药品种的退出,则需要我们不断推出新的农药品种;草地贪夜蛾、沙漠蝗虫等外来生物入侵及难防治的状态,需要我们开发创新解决方案。 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我国亟待加快农药行业的绿色发展 本次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先生以“农业绿色发展创新研究现状与展望”为主题作报告。宋宝安院士表示,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投入大,产出低,绿色发展形势严峻。以农药为例,2019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39.8%,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农药的用量依然偏高,单位面积农药用量是世界平均的3.9倍。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农业投入品的提质增效,农药投入向高效绿色安全发展。欧美国家农药产品结构合理,高效低风险产品比重大,施药技术装备精准智能化,并注重发展绿色防控等替代技术。在此背景下,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中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指出,要做好农药化肥减量,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 同时,宋宝安先生也为参会代表介绍了我国在绿色农业发展方面所开展的一些工作以及取得一些成绩。 在农药发展方面,我国近年来研发了一批新型绿色农药,如毒氟磷、环氧虫啶、丁香菌酯等,高效环保剂型登记和使用比例逐步增加。同时,我国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登记了阿维菌素、井冈霉素等农用抗生素,白僵菌、绿僵菌和木霉菌等真菌类生物农药,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和蜡质芽孢杆菌等细菌类生物农药,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虫病毒类生物农药,烟碱、苦参碱、印柬素等植物源农药,氨基寡糖素、香菇多糖和低聚糖等多糖类农药。 在施药方式方面,我国进一步完善了地面航空施药高功效智能化平台,新型喷药设备和技术发展迅猛,为后续减量增效、绿色防控及统防统治奠定良好基础。 在政策方面,我国还制订了一系列标准体系,为农药绿色发展提供了法律法规的保障。此外,我国构建了农药数字化监督管理系统,利用区块链和农药二维码技术实现从生产、销售到使用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 我国病虫重发频率上升、迁飞行害虫持续威胁,我国农药使用平稳下降、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在本次会议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福祥先生重点介绍了近十年我国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一是病虫重发频率上升。重发种类从上世纪50年代的不足10种,增加到了近年来的近30种。小麦赤霉病、稻飞虱、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复发频率上升。二是迁飞行害虫持续威胁。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经过有效防治,发生面积明显下降,但是存在局部重发现象。草地螟2020年在内蒙古严重,已经进入新种群暴发。草地贪夜蛾扩展到27个省份1400多个县,但是防治比较及时。三是流行性病害间歇性暴发。四是常发性病虫稳中趋降。五是新发病虫得到有效治理。六是重大疫情蔓延势头得到遏制。 此外,王福祥副主任还介绍了近十年来我国农药使用情况,总体表现为总量平稳下降、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品种趋于低毒化、产品趋于绿色化。而说到未来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防治趋势时,王福祥副主任总结到,从病虫演替规律看,发生动态在变;从病虫群体结构看,主次种类在变;从病虫影响因素看,危害程度在变;从病虫抗药性看,药剂有效性在变;从病虫传播来看,扩散风险在变。 假农药和劣质农药如何判定?企业在农药市场监管中必须重点关注这些问题! 作为农药立法者和市场监管者,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监督管理处处长刘绍仁先生在报告中介绍了2019年农药市场的总体情况。2019年,农业农村部共抽检农药样品10911个,合格样品为9662个,合格率为88.6%。检出假农药472个,占检测样品总数的4.3%,占不合格样品的37.8%。从抽查结果可看出,我国农药市场主要有以下几大变化: 一是产品质量快速提升。我国生物农药等合格率快速提升,从2016年的32.3%提升到2019年的62.1%;卫生杀虫剂合格率逐步提升,从2016年的64.5%提升至2019年的82.0%。 二是非法添加农药隐性成分下降。由2018年的67.2%下降至2019年的37.8%。 三是非法生产企业主要标称在经济发达地区生产,且不断变化名称。 四是行业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暴露。 同时,刘绍仁处长在本次会议上还介绍了监管机制方面的变化: 一是强化监管协作。强化部省市县农业执法机构分工协作;购买第三方检测服务,同时注重第三方检测机构工作的评价。 二是突出监管重点产品。从2019年开始,聚焦百草枯、敌草快、草甘膦、草铵膦等灭生性除草剂,生物农药,卫生杀虫剂以及仅供境外使用农药。 三是聚焦解决重点问题。除了以前重点关注的非法添加农药隐性成分问题,还新增了产品中与质量安全密切相关的技术指标。 此外,刘绍仁处长还就企业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在谈到关于假农药和劣质农药的问题时,刘绍仁处长以草甘膦和毒死蜱等为例向参会代表做了说明。他表示,对于草甘膦异丙胺盐制剂的质量判定,当其中未检出异丙胺离子时即判定为假农药,而当异丙胺离子低于标准值表示则判定为劣质农药。同时,刘绍仁处长提醒在座的企业,要注意毒死蜱中治螟磷含量超标的问题,根据超标含量的多少,毒死蜱产品轻被判定为劣质农药,重则将被定性为含有隐性成分。 百草枯由于深受社会关注,并且仍为造成人畜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非法生产经营百草枯的问题仍是相关部门的监管重点。本次会议上,刘绍仁处长介绍了2019年百草枯的监管情况。在2015年个抽检样品中,检出73个非法添加百草枯样品数,其中敌草快70个、草铵膦3个。与2018年非法添加百草枯数量进行对比,比例由4.5%下降到3.6%。同时也可看出,敌草快非法添加百草枯现象仍然较严重,但比例已由2018年的19.5%下降至10.6%。可喜的是,在抽查过程中没有发现直接销售百草枯的现象。 数字化技术为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伴随着人口以及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农业也面临着一些困境。据先正达集团中国副总裁、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应敏杰先生介绍: 一是粮食安全问题隐忧。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粮食结构性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导致中国成为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但全球的中长期供给趋紧,中国粮食安全仍存隐忧。预计至2030年,我国将存在1亿吨以上的粮食供给缺口。 二是农业科技竞争力不足。中国农业投入品和应用技术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均存在巨大差距,主要表现为种业生物技术落后、植保产品缺乏以及新型肥料开发应用能力薄弱。 三是农业发展不可持续。过分追求高产和投入品推销模式,导致长期滥施肥药严重透支地力,耕地退化并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水资源利用效率低,“藏粮于地”任重而道远。 同时,应敏杰先生还介绍了农业现代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 一是消费升级拉动高品质农产品需求。消费升级造成农产品结构性供需缺口,农产品供给由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库存高企、销售不畅、高品质农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并存,农业向品质农业转型将成为长期核心趋势。 二是职业农民快速兴起。职业农民正在快速兴起,在种植主体结构中占比不断提升,2020年预计耕地占比达到35%,但普遍缺少足够的技术和配套服务支持。 三是数字技术为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5G和大数据时代下,数字化技术将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在触达农户、服务农业产业链方面潜力巨大。 全球并购带来农化行业新格局,跨国公司将加大与中国市场的合作 富美实(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北亚区业务总监吴朝晖女士分享了全球并购对于农化行业格局的影响。在全球农作物价格下跌、农化产品需求低迷,新农药品种研发费用巨大、周期漫长,市场布局不均衡、资源浪费、风险加剧的行业背景下,全球农化掀起了一股并购大潮。在不断的兼并重组中,整个国际农药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那么,跨国公司和中国市场具有哪些关系呢?吴朝晖女士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从跨国公司角度看中国市场:中国是具有增长潜力的重要海外市场,几大跨国企业公司在中国在全球的比例平均为4.1%。具体来看,中国是重要的原药和制剂生产基地。同时,随着飞防、精准农业和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已经开始成为全球创新的一部分。然而,中国市场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吴朝晖女士认为,唯有深度合作才能面对这种不确定性。 从中国市场角度看跨国公司:中国农药产量的60%都用于出口,跨国公司有助于打开中国制造的海外市场。同时,跨国公司是可靠的合作伙伴,也是新技术、新化合物的创新者和提供者,帮助解决植保市场新的防治问题。将全球经验的引入将加速我国农药产业的成长和现代化进程。 总体来说,全球农药市场的新格局已经形成。吴朝晖女士表示,跨国公司并购一定会带来行业的变化,但全球农化格局的变化远不止并购,并购本身并不是重点,而是行业同仁的共识和行动。同时,跨国公司并购将促进资源更高效的配置,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会更快出现以满足种植者的需求。吴朝晖女士十分看好中国市场,她认为,中国市场的创新将会影响全球农化市场的格局,因为跨国公司都非常重视中国这个重要的战略市场,也在不断加大投入,合作机遇和深度将会超过以往。而开放合作、优势互补和协同增效将会带来更多的共赢机会,也有助于中国企业在全球农化新格局下发挥更大作用。 |
相关阅读 |
农药价格起底回升?还有待静观其变 |
湖南省召开农田杂草防控工作会议 |
2020年第5批拟批准扩大使用范围产品,农药登记作物主要有哪些?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