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形势双重加持,生物农药迎重大利好 |
来源:现代农药 2020-10-23 9:53:00 |
在丹桂飘香,稻黄蟹肥的金秋时节,第十一届生物农药发展与应用交流大会在全国最美县城——浙江省桐庐县隆重召开。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稳步进行,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和农药零增长的政策要求给生物农药带来难得的发展契机和发展动力;同时在全国上下践行绿树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背景下,此次生物农药行业会议对推动化学农药零增长计划、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会议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主办,协会生物农业专业委员会、浙江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会议共吸引全国300余行业从业人员参会,在听过各位专家的专题汇报后,均表示不虚此行,更加坚定了自己加大生物农药研发、生产、推广力度的决心。 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花荣军秘书长主持开幕式并致欢迎词,他介绍到近期农业农村部颁布了对生物农药登记的特殊通道政策,国家发改委召开植物源生物农药产业发展专家论证会,参加本届生物农药大会的人数也创历史新高,种种迹象表明,生物农药的黄金时代已至!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药管理总站陆剑飞站长致欢迎词表示,浙江省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虽然人均耕地不足0.5亩,却有着悠久的农业文化历史。浙江是创新思想和民营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创新创业精神在生物农药产业方面也有所体现,是最早研发生产生物农药的省份之一。虽然目前生物农药的市场份额还不是很高,但在化学农药减量施用的前提下迎来了新的契机,本次会议汇聚了广大行业专家共聚桐庐,势必推动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生物农药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刘永泉会长指出,疫情虽然打乱了协会的工作计划,但协会仍做出了突出成绩,协会生物农药专业委员会一年来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上半年的生物农药产供销市场调研数据真实反映了市场诉求,为政府部门制定生物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协会同时积极为全行业打造沟通交流平台,本次会议内容吸引大家踊跃参会,参会人员再创新高。 推广应用生物农药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重要一步,在生物农药的保卫下,农业从业人员开启了农药行业的蓝天净水绿土保卫战。2019年11月,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出台政策文件促进生物农药产品登记研发;2020年2月6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种植业要点中要求提高农药利用率40%以上,为生物农药和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开辟绿色通道。在种植业领域,农业投入品面临升级转型,种植业者对绿色农药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大,绿色防控得以快速发展,生物农药必将成为最具潜力的农药品类! 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倪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期望与会各方通过此次会议更加深入了解彼此,为大家带来丰硕的成果。2020年正值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50周年,倪烈总经理诚挚邀请大家参加盛典活动,愿与大家一道共谋生物农药发展之路,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10月20日上午,在华南农业大学徐汉虹教授的主持下,会议开启了一个又一个精彩报告: 01、70年来我国生物源农药的研究与开发 沈院士从我国早期从事农用抗生素的研究单位开始讲起,带领大家追溯了我国生物农药70年的发展历程,对我国重点研发过的5046、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中生霉素、宁南霉素、变构霉素、新光一号、申嗪霉素、井冈霉素等生物农药如数家珍,对其研发、登记、功能、作用机理等特性进行了详细介绍。除此之外,沈院士还针对微生物源选择、微生物产生希望物质的环境及条件选择、生物催化技术在新活性物质研发中的作用、高效筛选新方法的探索、提高早期鉴别水平及农药各阶段可行性平价水平这5个重点问题进行了重点讲述。在微生物源农药产业化中的安全性问题上,沈院士认为农业生产中的禁用抗生素问题、与医用抗生素产生交叉抗性的问题,以及混合物毒性的问题都影响着生物农药的安全性,是技术人员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微生物源农药的生产成本问题上,沈院士指出了提高菌体生产能力、研究最有利于菌体产生抗菌素的环境条件、研究发酵产物的混合组分生物活性及环境安全性、研究混合组分制剂商品化5条途径;在微生物源农用抗菌素的抗药性问题上,沈院士认为易产生抗药性不是抗菌素的固有缺点,抗药性决定于①自然界中带抗性致病菌品系存在的百分率、②抗菌素对致病菌作用靶点的基因突变频率、③致病菌对抗生素形成保护性适应机制的能力、④抗菌素对易感品系的选择性杀菌强度,而这四点也正是延缓抗药性产生的突破点所在,密切影响着抗菌素的生产使用寿命。沈院士将自己一生的研究心得绘声绘色地进行描述,与会人员无不充满敬仰之情。 02、烟草废弃物规模化生产植物源生物农药的技术与前景 谢华安院士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高度重视,为生物农药行业争取了更多的政策支持。他介绍到,习近平总书记任福建省省长时即高度重视生物农药,督促并支持福建农科院开展生物农药研究,经过近20年的艰苦努力,谢院士的科研团队针对烟叶提取烟碱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废渣排放问题,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取得9项专利成果;不仅解决了烟草植物源生物农药生产过程中的“三废”问题,而且复配形成了多种制剂产品。烟碱产品是基于烟草农业工业化体系的产物,具备规模大、标准高、技术成熟,资源丰富、体系完整的行业特点,同时烟碱生物农药还具备胃毒、触杀、内吸、高毒、低残留、低抗性、广谱、环境相容性高等产品特点,基于烟草资源的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基质的开发技术成熟,无三废、环保性强,具有建立有序循环的新型微生物农业体系的潜力。在加快烟碱生物农药落地方面,谢院士给出了5点建议:①尽快建立烟碱工业化生产基地,取得烟碱原药登记证;②加强烟碱农药复配制剂的研发,加强烟草烟碱-生物资源-生物基质-生物肥料的循环利用研发,构建微生物农业体系;③进一步加强烟碱农药田间应用技术研究,作物对象,使用生育期,杀虫谱,杀虫率,使用浓度,使用次数、与农药肥料的配合使用;④进一步加强烟碱作用机理研究,如药代动力学、残留特性、交互抗药性、对天敌、环境、人体和食品安全的影响;⑤加速烟草行业转型升级,利用烟草农业工业化技术体系,加强烟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建立循环经济。 03、我国生物农药登记要求与趋势 为了进一步准确指导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的登记问题,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药效审评处杨峻处长对我国生物农药的登记要求与趋势进行了分析。杨处长指出,我国农药登记管理体系没有对生物农药进行界定,对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单独制定了登记资料要求。截至目前,我国微生物农药有效成分种类已有46个,登记产品数达542个;生物化学农药有效成分种类已有33个,登记产品数为583个;植物源农药有效成分种类已有26个,登记产品数达300个;其中微生物农药呈现生产使用品种相对集中、产品质量逐步提升的趋势。在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的登记政策方面,杨处长对产品的命名、评审程序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登记要求和评价重点进行了总结。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告第345号文件对农药登记试验备案的指导意见,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药效评审处的下一步工作计划也将更加深入细化,将进一步研究登记评审技术要求、进一步提升试验支撑能力,保持监管和服务并重的态度,努力促进生物农药产业发展。 04、生物农药在防控草地贪夜蛾中的应用与推广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朱晓明博士对草地贪夜蛾的危害特性,在其防治过程中生物农药的应用进行了讲解。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1月首次在我国云南省江城县田间发现,并成为我国“北迁南回”的又一个常发性重大害虫,具备杂食性、繁殖能力强、迁飞快、危害种、防控难度大等特点。对其防控策略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①按照全面监测、全力扑杀,分区施策、联防联控的要求,优化监测防控措施,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与应急防治,结合生物生态控制,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②在全面监测的基础上,采取“群防群治、统防统治,应急防控,联防联控”策略,有效控制危害;③坚持“治早治小、全力扑杀”,集中发生区组织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零星发生区开展带药侦察点杀点治。针对草地贪夜蛾的生物防控技术方面,天敌释放和利用技术可用于草地贪夜蛾防治,主要有黑卵蜂、赤眼蜂、茧蜂等寄生性天敌,蠋蝽、益蝽、小花蝽等捕食性天敌;人工释放要掌握好时机,在造成危害前建立起天敌种群,以提高防效。微生物农药亦可用于草地贪夜蛾防治,主要品种有真菌类白僵菌、绿僵菌;细菌类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病毒类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以及一些昆虫病原线虫产品等;活体微生物,其作用方式各异,起效时间不一,总体都较化学农药慢,而且需要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但其环保、安全,是可持续控制的理想防治技术。 10月20日下午,会议在全国农技中心邵振润研究员的主持下精彩继续: 05、井冈霉素作用方式及其应用基础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周明国教授团队的边传红博士,针对井冈霉素诱导植物抗性的分子机制、井冈霉素对镰刀菌DON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井冈霉素与DMIs组合应用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井冈霉素可诱导植株产生防卫反应,在遇到病原菌侵染时会诱导寄主植株产生更多活性氧和胼胝质用于抵抗病原菌侵入; 在井冈霉素对镰刀菌DON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及与DMIs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作用机理研究过程中,周明国教授团队已经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对进一步利用井冈霉素防治镰刀菌引起的病害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06、蝗虫微孢子虫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农业大学的张龙教授对蝗灾的危害特点,以及新型生物杀虫剂—蝗虫微孢子虫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充分讲解。蝗灾与旱灾、水灾统称为三大灾害,蝗灾在短时间内暴发,聚集成群,远距离迁飞,侵入上百万平方公里,形成蝗灾,给农牧产品粮食造成严重损失。目前针对蝗虫的防治过度依赖化学农药,造成了严重的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问题;张教授指出,其出路在于从应急治理转向可持续治理,应以生态控制技术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核心、以实现信息化管理为提高效率的关键;在此背景下,针对蝗虫的高效生防制剂--蝗虫微孢子虫水悬浮剂的创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蝗虫微孢子虫是蝗虫的专性寄生菌,应用范围广,可侵染121种蝗虫,对主要蝗虫的致病力强,对沙漠蝗虫和塞内加尔小车蝗虫的杀伤作用近100%。蝗虫微孢子虫通过在蝗虫脂肪体中抑制黑化途径,调动蝗虫的能量转移通路,实现其大量增殖,从而导致蝗虫死亡。蝗虫微孢子虫可引起蝗虫长期流行病且一次应用多年有效、虫对人等非靶标生物高度安全。张教授的科研团队通过多点采集、多代选育,选育出了高毒力菌株,致死中量比筛选前的株系低2倍以上,致死中时间比筛选前的株系短2~3天;该团队通过筛选到的高产孢的寄主、研制出的飞蝗人工饲料、研制出的最佳接种剂量和时间三个关键因素保证了高效的生产工艺;目前已在防治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蝗虫、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飞蝗、热带林区的黄脊竹蝗中取得成功。 07、蔬菜白粉病生防菌的筛选与评价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郭喜红研究员对蔬菜白粉病及其生物防治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白粉病俗称白毛病、粉霉病,是一种由白粉菌目病原菌引起、广泛发生且较难防治的世界性病害,可危害黄瓜、西瓜、甜瓜、南瓜、茄子、番茄、辣椒、草莓等多种作物。目前,白粉病防治还存在一定技术挑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①白粉病在叶背侵入几率更高,发病隐蔽,不利于及时防治;②白粉病病菌寄生能力很强,没有伤口也可以通过叶片气孔或直接侵入寄主植株的表皮;③病原菌对湿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相对湿度10%~90%的情况下,都可以萌发侵染;④病害抗药性强,白粉病是极易产生抗性的病害,这几年引进的进口新化合物类和仿生类杀菌剂由于长期使用已产生明显抗药性;⑤目前国内外白粉病缺少有效的生物农药。基于以上背景,郭喜红研究员针对白粉病进行了生防菌的筛选与评价体系建立,经过不断探索,从1368株有益微生物中筛选到89株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经过对活性最佳的8种细菌进行生防测试,筛选到生防效果表现最佳的菌株BF17,经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其作用效果与四氟醚唑效果相当。多地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具备防效高、速效性良好、持效性好、田间防效稳定、叶片及根系定殖能力强、应用作物范围广等诸多优点,其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08、真菌杀虫剂及其应用与展望 重庆大学彭国雄教授是重庆大学夏玉先教授团队的骨干成员,长期从事真菌杀虫剂研究工作,围绕我国真菌杀虫剂的应用情况及前景展望做了精彩报告。真菌杀虫剂在害虫防治中的具备一定优势:杀虫真菌种类多,有1000多种,有针对各种昆虫和不同寄主范围的不同菌株;具有触杀特性,能侵染刺吸性昆虫;害虫难以产生抗药性,杀虫机理复杂;可在害虫种群中流行。真菌杀虫剂的作用过程可概括为接触-穿透-侵染-衰弱-死亡-流行-持续控制;通过田间防直接作用可致死60-80%,同时害虫的取食行为和迁飞能力减弱、繁殖能力减弱。金龟子绿僵菌是重庆大学夏玉先教授牵头研发的最早用于防治害虫的杀虫真菌,也是我国第一个登记的杀虫真菌农药,其主要特点为杀虫普广、侵染多种虫态、控制不同发育时期害虫、易流行、无抗性、克抗性(与化药等混合使用,能够增效、治理抗药性)。2011~2020年在全国16个省(市),开展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田间试验和大面积推广示范,面积200多万亩,形成3个技术方案:①绿僵菌421为基础的水稻害虫全生物防控技术;②绿僵菌421为基础的水稻害虫减药控害技术;③绿僵菌421为基础的水稻综合种养田绿色防控技术;在防治草地贪夜蛾、茶小绿叶蝉、茶园茶尺蠖、蔬菜蓟马、果树害虫等方面表现优异。针对杀虫真菌农药,彭国雄教授做出如下展望:①开展杀虫真菌杀虫、防病、促生作用机制研究,开发多功能微生物制剂;②研究与减量化学杀虫剂农药混用增效、减缓化学农药抗性机制,为联合使用提供理论指导;③开展有机肥与绿僵菌CQMa421配套的应用技术研究,形成“药肥一体”使用模式。 09、糖链植物疫苗研究与开发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杜昱光副主任针对寡糖素植物疫苗的发现和诱导抗病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寡糖来源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外壳或细胞壁的多糖,其特定结构的片段(聚合度)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繁殖、防病和抗病等方面的功能,是目前公认的植物抗性诱导剂之一,可被研发为生物农药。目前的研究已经发现寡糖糖链植物疫苗可促进作物生长、壳寡糖诱导烟草细胞IAA的产生、寡糖调节植物茉莉酸合成途径及ABA形成、壳寡糖糖链植物疫苗提高果树抗寒活性。壳寡糖是目前糖链植物疫苗的代表性产品,壳寡糖,也叫氨基寡糖素、甲壳寡聚糖、低聚壳聚糖,是一类多功能的生物刺激素,既可以用作生物农药,又可以作为有机水溶肥料。大田应用结果表明,寡糖免疫诱导剂处理可提高小麦亩产3.1-10.2%,对小麦、水稻、苹果等30余种作物上的60余种病害具有明显防治效果,壳寡糖糖链植物疫苗能提高植物降解农残;目前糖链免疫抗剂剂已纳入农业农村部全国绿色防控体系,在全国重点推广应用。杜昱光副主任的研究团队在20年前即开始构建了壳寡糖文献专利数据库,每二周更新一次,本数据目前库收录1967~2019年12月底国内外壳寡糖相关文献共6870篇,可供国内外学者参考使用。 10、生防产品的示范与应用 云南大学生态学院陈穗云教授针对云南省生物防治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其所在的云南省作物病害生物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经开发出多样化的生物防控产品,主要有苦参碱、印楝素、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多肽保、哈茨木霉,以及多种生物有机肥。多肽保是陈教授主导开发的植物免疫调节剂产品,可促进水稻生长和分蘖,对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稻瘟病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三七兼具抗病与促生作用;通过多肽保与各类微生物菌剂的复配和复合使用可以起到控制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病害的作用。陈教授指出,通过将不同作用机制的产品进行整合运用具有如下优势:环境友好、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持效期长、不产生耐药性、对多种病虫有效。除了开发多种生物源农药与调节剂,陈教授团队还着力于高通量抗体芯片的商业化开发,目前已有5000个单克隆抗体可供使用,是研究基因功能和蛋白功能的得力工具,将对所有同行开放使用权限。 11、(微)生物农药国际标准申请 上海沈化院科技有限公司宋俊华副总经理针对(微)生物农药国际标准申请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宋俊华经理介绍到,国际上各个国家或地区对生物农药的定义及界定有所不同,如美国的生物农药定义要点为天然形成、无直接毒理作用,而我国允许将与天然物质存在异构的物质定义为生物农药;而欧盟则无微生物认定范畴,但存在基础物质与低风险物质的认定。面对国际上复杂的定义及要求,宋俊华经理对国内生物农药在国际标准申请中的要点进行了介绍。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际认可的、经过布达佩斯条约认定的菌种保藏中心国内有三家,分别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中国典型培养物中心(CCTCC)、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认可的菌株鉴定方法应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反应特征(sds-page)、基因序列测序结果(real time pcr)综合考量。 12、生物技术助力植物源农药的研发与实用 新朝阳生物技术研究院植物源农药创制中心陈庭倬主任针对植物源农药研发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给出了新朝阳的解决方案:对原材料进行基源研究,选取优质药材;优化萃取分离工艺,对活性物质进行靶向提取;增加筛选效率,建立快速药效初步筛选体系;活体室内药效测试,减少生测误差;药效机理研究,寻找作用机制及靶点;靶向性制剂研发,形成特异型配方,促进有效成分进入;显微表型安全性测试,监控药剂安全性;多级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多重广散射稳定性测试;专一性应用技术开发,为生物农药量身制定应用体系。同时,陈庭倬主任还对新朝阳的代表性植物源生物农药产品——0.5%藜芦碱可溶液剂、0.5%小檗碱可溶液剂、5%大蒜素微乳剂进行了详细介绍,传达出成都新朝阳致力于减少农用化学品投入、改善和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13、内生菌根菌剂的生产与推广 浙江世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梁远亮部长围绕公司的主营产品丛枝菌根菌剂——世佳亿宝进行了详细介绍,该产品具备如下特点:①植物光合作用为真菌的生长发育提供碳源和能源;②丛枝菌根增加了根圏的范围,增加了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改善植物营养条件;③丛枝菌根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提高了从土壤溶液中吸收养料的吸收率。④促进根圈微生物的固氮菌、磷细菌生长,并对共生固氮微生物的结瘤有良好的影响。⑤增强植物抗病菌和根结线虫的能力。浙江世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在生物刺激素、微生物菌剂领域继续突破,通过绿色防控技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4、昆虫病毒侵染宿主害虫致死时间研究与利用 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方分分对昆虫病毒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使用建议。昆虫病毒是指以活体昆虫为宿主对昆虫有致病性的病毒,主要以鳞翅目的昆虫病毒为主,其次为双翅目、膜翅目和鞘翅目。目前应用较多有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质型多角体病毒CPV、颗粒体病毒GV等。在防治和药效评价方面,方文文总监建议:①尽量在害虫卵孵化高峰期施药。由于害虫从取食病毒到达到85%以上的防效最少需要4天,而且害虫在染病过程中会持续对作物造成危害,所以要在害虫发生早期用药。②田间施药时使用低容量喷雾技术,减少亩用水量,提高药液中病毒的含量。药液中的病毒浓度越高,害虫染病死亡时间越快,对作物持续危害小,一般建议田间用水量不超过30kg/亩。③从昆虫病毒侵入害虫到害虫发病死亡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在推荐的剂量下,即使初孵幼虫一般也要在取食病毒4天左右才进入死亡高峰期。根据昆虫病毒致死的特点,建议昆虫病毒药效评价时应区别于化学农药,宜在施药后5、7、10、14天调查田间虫口,计算防治效果。 15、多杀霉素的应用与技术 江西正邦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市场部作物部长孙滔针对正邦公司的主力产品——多杀霉素进行了介绍。多杀霉素又名多杀菌素,是在多刺甘蔗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无公害高效生物杀虫剂,实用化的产品是spinosyn A和spinosyn D的混合物,故称其为spinosad。在应用中主要通过胃毒和触杀作用杀灭害虫,对多种虫态均有效,对小菜蛾、蓟马防效卓越;同时其具备优异的渗透活性,可渗透叶片杀死潜叶蝇幼虫。其产品特点如下:①安全,纯天然物质,毒性极低,安全收获间隔期短,在蔬菜上仅1天,特别适合无公害蔬菜生产;②速效,具有胃毒和触杀双重作用方式,施药后数小时见效。③高效防治小菜蛾、蓟马和棉铃虫;④与常规药剂无交互抗性,是害虫抗性治理的首选药剂之一;⑤推荐轮用与混用,提倡与其它杀虫剂轮用或混用,同季作物连续施用不宜超过2次。 |
相关阅读 |
农药行业:供需矛盾渐缓 龙头企业有望迎来新发展 |
4月除虫脲原药企业产量分析 |
2014年农药环保安全会议在京召开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