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2020年农资行业并购整合尘埃落定,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
来源:农财网农化宝典    2020-12-23 8:46:00
    

    激流涌动,大潮起伏。2020年,伴随着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收官,农资行业并购整合尘埃落定,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强者恒强,弱者退场。

    多家知名企业凄凉收场,或被迫“卖身”,或破产重整:中国肥料制造业30强安徽淮化集团资产挂网拍卖;曾创造多个第一的江西六国消失,市场再无“施大壮”;临沂金正大资不抵债,申请破产重整……

2020年农资行业并购整合尘埃落定,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

    弱者黯然出局,但以国资体系为主的强者却开始频频下场“扫货”。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在新年伊始将农业业务合并,注入先正达集团,一举改变世界农化格局。成立后的巨头一年内发起多起并购,豪掷百亿买买买,在特肥、农药领域大扩军。

    蛟龙翻腾,小鱼如何自处?身处存量搏杀的市场,越来越多的肥料农药企业选择“嫁入”国资体系,融入到头部企业产业生态链中。2020年“易主”的化肥农药企业中,国资委、地方政府、中央企业等在内的“国资系”依然是最大的买方力量。这一年,红太阳、扬农化工、瓦拉格罗、辉丰(植保业务)、三泰控股(龙蟒大地)等企业悉数被国资系企业纳入旗下。

    我们梳理了2020年极具代表性的10大并购整合事件。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回顾,行业人能够拨云见日,受到些许启发。我们更希望,通过并购整合诞生的巨头,能够引领行业健康发展,服务大国农业;而众多中小农资企业,面对新一轮兼并整合浪潮,也必须做出抉择。

    1、“两化”集团农业业务合并

    超级巨头先正达集团诞生

    2020年1月5日,中化集团联手同为央企的中国化工集团(双方通称“两化”),将农业板块资产合并,注入先正达集团,打响国资体系企业新年并购整合第一枪。

    新集团隶属于中国化工集团,包括先正达植保、先正达种子、安道麦和先正达集团中国四大业务单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8000名员工,2019年销售额达230亿美元。

    先正达集团让中国拥有了妥妥的世界级农化航母:一举成为全球植保市场领导者、全球第三大种子公司、中国化肥市场领导者,并凭借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 (MAP) 成为中国领先的农业服务提供商。

    而作为先正达集团全球四大业务单元之一,先正达集团中国尤为引人注目。它专注本土服务,涵盖了植保产品、原药供应到作物育种、作物营养业务以及MAP、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在中国市场位居植保行业第一、化肥行业领先、种业第二的地位。

    农财短评:先正达集团的的诞生,标志着以中国(先正达集团)、欧盟(拜耳作物科学、巴斯夫)、美国(科迪华)为主的全球农化行业竞争格局正式形成,必将对未来世界农业产生深远影响。借此,中国打造出一个辐射领域广、渗透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更加完善的化工巨无霸,国际竞争能力大幅提升。

    而专注国内市场的先正达集团中国,在资产规模、资金实力、产业链完整度、产品组成上空前强大,肩负起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先进解决方案历史使命,在切实为中国农民创造价值的同时,将是推动中国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当然,这家全球新晋农化巨头并不会停下并购整合的脚步。

    2、先正达集团操盘3起并购

    农药与特肥业务再次扩军

    10月6日,先正达集团宣布收购生物刺激素和特肥企业瓦拉格罗(Valagro);10月28日,先正达集团旗下安道麦宣布将收购辉丰植保业务合成与制剂资产的多数股权。

    11月6日,先正达集团与中化国际、扬农集团签署《框架协议》,在花费102亿元巨资后,将拿下国内最大仿生农药企业——扬农化工的控制权;而中化国际持有扬农集团的股权比例升至79.88%,使得大力布局精细化工业务的母公司中化集团对其控制力进一步加强。不仅如此,中化集团今年还完成了对定位高端化工新材料的鲁西化工的兼并。

    至此,中国化工集团将现代农业(农化业务)集中于先正达集团、中化集团进一步聚焦精细化工领域的定位愈加清晰。

    农财短评:上述交易背后,即有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两家之间的战略性业务集中,也有各自领域的大扩军。最终将相同的业务内容装入一家公司当中,利于进一步扩大主业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符合双方定位。

    扬农化工、Valagro、辉丰植保业务装入同属于农化行业的先正达集团,能产生协同互补效应,让先正达集团更加专业化、多元化、规模化。而与扬农化工分道扬镳后的扬农集团,主业则专注于化工生产,增厚中化集团化工业务。

    3、云天化耗资9亿收购上游企业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7月15日晚间,云天化发布公告,公司拟收购煤化集团持有的云南大为制氨有限公司(下称”大为制氨“)93.89%的股权,并代其偿付其对煤化集团的债务,交易总对价9.38亿元。

    花9个亿买它,还代偿4亿债务,磷复肥巨头意欲何为?对于此举,云天化的解释非常直接: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1+1+X”产业整合战略部署,提升公司竞争能力。

    据悉,大为制氨现有尿素产品是云南省内具有影响力的化肥品牌,年产35万吨左右。收购大为制氨后,云天化在云南省内原有80万吨尿素产能的基础上,提升到120万吨左右。

    农财短评:作为磷肥产品的主要原料之一,云天化每年对外采购合成氨35-40万吨左右。收购大为制氨后,其将大幅减少合成氨外部采购,提升上游原料自给率,增强磷复肥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现其对云南省内合成氨和尿素市场的有效掌控,并进一步优化整体产业布局。

    4、四川国资20亿强力接手

    三泰控股(龙蟒大地)易主

    自2019年作价35.57亿并入上市公司三泰控股后,西南百万吨级磷复肥企业龙蟒大地跟随母公司,再次迎来四川国资企业的强力加持。

    今年9月1日晚,三泰控股披露定增募资预案。预案显示,三泰控股拟向四川发展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川发矿业)定向发行股份,募资总额约19.76亿元。在上述事项完成后,川发矿业将成为三泰控股新的控股股东,其背后的四川省国资委将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

    据了解,川发矿业成立于2016年初,其控股股东四川发展拥有大量的磷矿、锂矿、稀土、铅锌、铁矿资源。川发矿业入主龙蟒大地,具有十分明显的目的性。据川发矿业披露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川发矿业希望以三泰控股为平台,整合上下游资源,并拓展至其他资源及下游领域,将矿产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引领矿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财短评:去年龙蟒大地被三泰控股收购,属于跨界整合,两家主营业务不具有相关性,难以实现协同效应。此次加入有着巨大体量磷矿以及农业资源的四川省国资体系企业,无疑对龙蟒大地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家里有矿,粮草满仓,资金充沛,国企龙蟒大地未来可期!可以说,龙蟒大地不是最后一个,越来越多肥料农药企业,或许已在“嫁入”国资的路上。

    5、红太阳深陷资金链危机

    跨省并入山东国资求脱困

    10月28日,上市公司红太阳控股股东南一农集团”拟将其所持有的红太阳29.9%股权转让给国资企业——山东土发集团的控股公司山东坤泰资产或其关联公司,价格不低于20亿元。交易完成后,其实际控制权将由杨寿海变为山东省国资委。

    意欲脱困,是红太阳大股东今年出售股权的核心诉求。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杨寿海及其控制的南一农集团资金链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其持股不断出现被动减持以及被冻结和轮候冻结的状况。

    2019年,由于安全监管、环保、资金短缺等原因,红太阳巨亏3亿多元,这是公司上市21年来首度出现重大亏损。

    农财短评:在资金危局之下的民营上市公司,“卖身”国资或许是最优解,借助于国资平台“背书”或资源,缓解迫在眉睫的资金压力。通过控制权转让引入实力雄厚的国资企业,对红太阳本身的状况来说,这也是解决大股东资金链问题的良机,借此实现其 “ 二次创业 ”。

    6、中国肥料制造业30强

    拍卖资产退出历史舞台

    今年11月,京东拍卖破产强清平台上发布了有关安徽淮化集团破产拍卖的有关信息,让这家中国肥料制造业30强、安徽省工业企业50强企业的近况浮出水面。

    淮化集团为安徽大型国有能源集团,有着60多年的历史,是安徽省煤化工基地,一度实力雄厚。据悉,淮化集团主要化肥相关产品装置年生产能力为:合成氨32万吨、硝酸铵16万吨、尿素42万吨。

    在2018年,由于环保问题突出,淮化集团所有装置全部停产。2019年5月27日,安徽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淮化集团依法破产工作方案。另据中国检察网消息,原淮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谢绍颖因涉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2020年11月3日在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农财短评:化工企业本身自带高污染属性,环保问题成了压死淮化集团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不转型升级,高污染的传统企业就只能通过间歇停工达到减排效果,或者硬着头皮交罚款度日,这不是长久之计,而是在走断头路。

    7、资不抵债无力清偿

    金正大母公司破产重整

    12月11日,金正大控股股东临沂金正大收到临沭县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决定书》等资料,鉴于临沂金正大控股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已经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但具备重整价值,法院裁定临沂金正大破产重整。

    12月16日,金正大在“金正大集团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临沂金正大和金正大(上市公司)是两个不同经营主体,不能混淆。临沂金正大作为金正大的控股股东,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对各中小企业投资等业务,其本质上是一家投资公司,并无涉及金正大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临沂金正大的破产重整申请不会对金正大日常生产经营产生影响,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正常。

    农财短评:临沂金正大破产重整事项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如果成功实施破产重整,将有利于改善其资产负债结构。如果不能顺利实施,临沂金正大存在被宣告破产的风险。但对于金正大来说,母公司一旦引入战略投资者(有实力接盘的或许只有国资系统企业),更换换控股股东,有利于为其长远发展输血,王者归来可期。

    8、江西六国破产注销

    市场再无”施大壮“

    6月30日,六国化工子公司江西六国破产资产整体宣告拍卖成功,标志着这一有着100万吨化肥产能的明星企业就此正式消失。

    江西六国在20年前成立之初,很快就成为行业翘楚,化肥品牌“施大壮”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仅此一块的无形资产就曾经超过亿元。并且,这里还曾经创下过化肥领域的“中国第一”。中国第一包二铵在这里生产,最终填补了国内空白,结束了二铵依赖国外进口的历史。

    然而,从2014年开始,江西六国经营开始持续恶化,连续多年亏损。2019年5月,因资不抵债,已无力持续经营,即向法院申请破产。此时江西六国账面总资产4.17亿元,总负债高达12.32亿元,负债率298.46%。

    农财短评:这些年,多个曾经无限辉煌的企业黯然退出,原因之一是其所处的化肥行业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竞争激烈;其二是企业近年来核心竞争力丧失,主营产品附加值低,造血能力缺失,同时失去了转型升级的机会。

    9、大连化工股票退市

    明星化肥企业消失

    8月27日,国内大型化肥化工上市企业——大化集团大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连化工”)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予以摘牌,终止上市。在退市前的最后时刻,大连化工股价停止在0.07元,总市值仅1900万元。至此,这家于1997年上市的明星企业正式作别资本市场。

    据大连化工历史资料,公司上市几年后营收就曾超过10亿元,但此后便停滞不前,甚至下滑。近些年来,公司反复陷入亏损和微利的循环,最近两年亏损再次加大,2018年和2019年亏损额分别达到1.39亿元和2.37亿元。自2018年4月份以来,大连化工一直处于停产状态。

    此外,公司母公司——大化集团一度处于破产重整状态,其曾是中国最大、最早的基本化工原料、化学肥料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年产30万吨合成氨、60万吨氯化铵以及50万吨复合肥的生产能力。

    农财短评:在去产能、环保高压、农业需求量下滑、成本倒挂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化肥化工行业整体景气度低迷,行业洗牌速度加快。加上债务负担沉重,财务费用高昂,错过转型时机,老牌国企面临着巨大冲击,压力可想而知。

    10、阳煤化工出售化肥业务

    340万吨产能退出上市公司

    4月7日晚,上市公司阳煤化工发布公告,正式宣布出售所持有的丰喜集团100%股权、正元集团100%股权、深州化工54.6%股权及寿阳化工100%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丰喜集团及正元集团是阳煤化工化肥业务中的核心资产。丰喜集团拥有尿素180万吨/年、复合肥4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位于河北的正元集团尿素产能达120万吨。这也是继三年前开始连续剥离类似资产后,阳煤化工再度“减肥”。

    农财点评:盈利水平低下的传统农资业务不受资本待见。把不挣钱的化肥业务剥离出去,改善经营业绩是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常规动作。包括柳化股份、河池化工、圣济堂(原赤天化)、川化股份、重药控股(原建峰化工)等在内的5家上市公司已陆续选择退出化肥领域。与上述企业选择“减肥”的目的类似,阳煤化工此举并无“新意”。

    后记:

    在整体市场规模无法持续明显扩大、没有更多增量空间去开拓的情况下,农资市场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存量竞争的血海市场,无法容纳更多的“玩家”。优胜劣汰,“关、停、并、转”是历史趋势,厂家如此,渠道亦如此。

相关阅读
2018年农民收入超14600元,对农资的投入会有什么影响?
发展高效肥料 走可持续发展农业路
驻马店汝南县留盆镇开展农资打假行动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