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呈重发态势,增产套餐成为推广重点 |
来源:农资与市场官方号 2021-4-7 8:23:00 |
3月30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视频会,开展“虫口夺粮”攻坚战。会议指出,预计今年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大流行风险高,需要引起重视。 而以河南、山东、河北为代表的中部市场(黄淮海冬麦区),由于菌源充足、品种抗病性差、气候条件适宜等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将呈现重发态势。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预计2021年小麦“三病一虫”发生面积4.7亿亩次,同比增加13.8%。其中: 条锈病目前已在10个省份296个县区发生510万亩,是近10年第三个重发年份。随着气温回升、降雨增加,有利于条锈病在汉水流域、西南北部、黄淮南部麦区大流行,并将继续东进、北扩,黄淮海等主产麦区重发流行风险增加,预计发生面积6000万亩。 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麦区大流行,黄淮北部麦区中等或偏重流行,预计发生面积9000万亩。 纹枯病总体中等发生,湖北、安徽、河南、江苏中北部等地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2亿亩。 河南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高风险流行 据河南省植保机构监测,当前,小麦条锈病在豫南局部呈偏重流行趋势,小麦赤霉病在豫南、豫东南偏重流行风险高,将对河南省夏粮生产构成威胁。 据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小麦病害研究室主任宋玉立介绍,小麦条锈病在河南省内呈现早发、重发的态势,且扩展蔓延速度明显加快。 我国西北越夏区小麦秋苗条锈病发生范围广,发生程度重,为鄂豫等病害冬繁区提供了充足菌源。再加之豫西南山区小麦播种早、主栽品种抗病性差、气候适宜等综合因素影响,导致该病在河南省发生期明显提前。 2020年11月28日,淅川县在汉水流域及黄淮麦区率先发现小麦条锈病发病中心,始见期比常年提前3个多月,比偏重发生的2017年早17天,且病点数量、发生程度为历年同期最多最重。预示着2021年春季小麦条锈病偏重发生的风险大。 截止到3月24日,河南省已经在南阳。信阳、驻马店、许昌、洛阳5市28个县区查到小麦条锈病(3月中旬以来即增加了2市18个县区),见病面积29.38万亩,需要高度重视。 小麦赤霉病是当前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最主要病害,堪称小麦“癌症”。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步向黄淮海冬麦区蔓延,并呈现出暴发性和间歇性的流行特点。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菌源量大、品种感病、春季降雨偏多是导致赤霉病大流行的三个关键因素。河南省种植的小麦品种抗病性普遍较差,且田间菌源量大(秸秆还田导致),若抽穗扬花期降雨偏多,对赤霉病侵染有利,该病暴发流行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根据目前田间菌源量、主栽品种抗病性及未来气候条件等综合因素分析,小麦赤霉病在河南省豫南麦区偏重发生,其它麦区中度至偏轻发生。 安徽小麦赤霉病全省大发生 小麦赤霉病,是当前影响安徽省小麦生产的最主要病害。科学预报并做好防治,是小麦生产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之一。 3月22日,安徽省植保总站举办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专家会商会,依据菌源基数、苗情情况和气象预报等因素,结合赤霉病发生规律,对今年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进行会商研判:预计小麦赤霉病全省大发生,其中淮北北部偏重发生,全省自然发病面积将达4000万亩。 据安徽省各地近日调查,稻桩平均枝带菌率为1.6%~8.8%,较近3年同期均值增加1~2倍。当前环境菌源总量已满足赤霉病大发生的菌源条件。随着未来气温上升,菌源量还将进一步增加。3月19日,宿松县始见赤霉病病穗,始见期较常年早7天左右,为近10年来最早的年份。 据安徽省气象部门预报,4月上中旬降水量较常年偏多,部分地区有连阴雨,届时安徽省小麦普遍进入抽穗扬花期,连阴雨天气将十分适宜赤霉病发生流行。 此外,安徽省小麦主栽品种大多对赤霉病抗性不强,加上小麦苗情总体好于常年,群体足,田间小环境湿度偏大,适宜赤霉病发生发展。 根据以上研判,安徽省提出今年全省小麦赤霉病防控任务8000万亩次,确保赤霉病防治处置率达到100%,病粒率不超过3%。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见花打药”的防治策略,实施分区精准防控。 河北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有偏重流行趋势 近日,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根据冬前病虫基数、作物布局、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1年河北省小麦病虫害总体将中等发生。 其中:小麦吸浆虫、红蜘蛛、纹枯病、茎基腐、麦田杂草等在中南部部分地块偏重发生,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有偏重流行趋势,对河北省夏粮生产构成一定威胁。预计小麦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将达1亿亩左右,其中:麦蚜3400万亩、红蜘蛛600万亩、吸浆虫700万亩、纹枯病700万亩、茎基腐500万亩、白粉病1200万亩、小麦其它病虫害3000万亩。 |
相关阅读 |
秋冬季小麦病虫害防控指导意见整理 |
山东济南:多批农残超标蔬菜遭处罚 |
这两种药禁用!辣椒药害虫害、番茄豆角灰霉病元凶揭露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