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2020年农药登记及新农药品种概述
来源:网络    2021-4-8 8:22:00
    

    2020年国内共有795个农用产品获得正式登记,相比于2019年的264个,登记数量显著回升,但是相对于2018年4 326个,2017年3 358个,2016年1 627个,2015年2 669个[1],2020年登记数量仍存在很大差距。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和新的《农药登记资料要求》新增了很多农药安全性方面的要求,众多农药企业将产品登记提前到2019年之前,导致2019年的登记数量大幅减少。在市场发生深刻变化以及登记费用高启的背景下,多数农药企业对产品登记保持谨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企业逐渐适应新的登记管理要求,产品登记数量逐渐回升。本文将对2020年795个产品的登记情况进行分析,对新登记的农药品种进行介绍。

    1 农药登记情况

    在2020年登记的795个产品中,原药品种11个,为14-羟基芸苔素甾醇、吲哚丁酸、苄氨基嘌呤、24-表芸苔素内酯、赤霉酸、萘乙酸、精草铵膦、溴虫氟苯双酰胺、四唑虫酰胺、尿囊素和喹草酮;母药品种4个,为溴敌隆、氟鼠灵、烯草酮和枯草芽孢杆菌;登记的制剂产品共780个,其中单剂320个,混剂产品460个。登记的795个产品中,低毒产品672个,微毒产品84个,中毒产品39个。

    1.1

    农药登记类别

    根据类别来看2020年度登记的农药品种中,除草剂300个(其中2个兼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功能),杀菌剂203个,杀虫剂179个,植物生长调节59个,杀菌杀虫剂(种子处理悬浮剂)19个,杀螨剂17个(其中6个兼有杀虫剂功能),杀线虫剂7个,杀螺剂4个,杀鼠剂3个,植物诱抗剂3个,昆虫性信息素1个。除草剂、杀菌剂和杀虫剂在数量上占据前三甲。

    1.2

    农药登记剂型

    根据登记的农药剂型来分,悬浮剂227个,可溶液剂153个,乳油109个,可分散油悬浮剂69个,水分散粒剂58个,颗粒剂55个,种子处理悬浮剂37个,可湿性粉剂30个,水乳剂19个,微乳剂18个,悬乳剂12个,可溶性粉剂10个,可溶性粒剂10个,微囊悬浮剂7个,膏剂4个,微囊悬浮-悬浮剂3个,烟剂3个,粉剂3个,挥散芯2个,种子处理微囊悬浮-悬浮剂2个,超低容量液剂1个,饵剂1个,可溶性片剂1个,泡腾粒剂1个,片剂1个,油乳剂1个,种子处理可分散剂1个,种子处理乳剂1个,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1个。

    环保型的水悬浮剂登记数量高居榜首,达到227个;由于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和草铵膦的登记数量多,相应的可溶液剂也达到153个;乳油的登记数量达到109个。整体来看,登记的剂型种类繁多,达到29种,显示了各个农药企业针对作物靶标和使用技术,在农药剂型上的持续创新。

    1.3

    新混剂产品的登记

    在面对新活性成分的发现日益困难的情况下,为了扩大防治谱,减缓抗性,提升防效,农药企业对于农药活性成分混剂方面创新也很重视。除草剂中有38个混剂产品首次获得正式登记,占所有除草剂登记品种的12.67%,单剂产品百草枯盐酸盐是首次有制剂产品的登记;有17个杀虫剂混剂产品首次获得正式登记,占所有杀虫剂登记品种的9.50%;杀菌剂有45个混剂产品首次获得登记,占所有杀菌剂登记品种的22.17%;杀螨剂有1个混剂品种首次获得登记,占所有杀螨剂登记品种的5.88%;植物生长调节剂6个混剂品种首次获得登记,占所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品种的10.17%;种子处理产品有13个混剂品种首次获得登记,占所有种子处理登记品种的30.95%。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到,新的混剂产品占登记品种的比重较高,尤其是种子处理产品,占所有种子处理登记品种的30.95%,这一方面是企业对于种子处理产品的投入较大,另一方面种子处理产品可以包括杀虫剂和杀菌剂两类农药,在品种选择上为混剂创新带来较大空间。新的混剂产品中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占比均超过10%,也是新产品开发的热门领域。

    1.4

    登记产品的热点

    在2020年登记的产品中,含有吡唑醚菌酯的品种最多,达到44个,其次是草甘膦41个,噻虫胺和噻虫嗪各有40个产品排在第3位,后面依次是噁唑酰草胺32个,草铵膦29个,咯菌腈25个,氰氟草酯23个,阿维菌素22个,呋虫胺20个和联苯菊酯19个。

    这表明吡唑醚菌酯依旧是近些年来登记的热点;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和草铵膦也保持较高的登记数量;作为主流杀虫剂的噻虫胺和噻虫嗪,由于良好的性价比,在防治刺吸式害虫方面是众多农药厂家的首选。

    2  首次登记的新农药品种

    在登记的活性成分中,6个是首次在国内登记的品种,其中4个是化学原药,分别是四唑虫酰胺、溴虫氟苯双酰胺、喹草酮和尿囊素;另外2个生物产品以制剂形式首次获得登记,分别是昆虫性信息素8,10-十二碳二烯醇的挥散芯,以及解淀粉芽孢杆菌AT-332的水分散粒剂。相比于2019年首次登记了34个农药品种,2020年登记数量显著下降。6个新登记的品种均是低毒或者微毒。

    2.1

    四唑虫酰胺

    四唑虫酰胺是拜耳发现的鱼尼丁受体作用剂类杀虫剂,英文通用名:Tetraniliprole,CAS登录号:1229654-66-3,分子式:C22H16ClF3N10O2,相对分子质量:544.88,化学结构式如下:

2020年农药登记及新农药品种概述

    四唑虫酰胺是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与该类已经商业化的杀虫剂相比,其结构的独特性在于在吡唑的3-位引入了含三氟甲基的四唑基团。四唑虫酰胺属于杀虫剂抗药性行动委员会(IRAC)第28组,是一种作用于昆虫鱼尼丁受体的肌肉毒剂。鱼尼丁受体是调控细胞内钙离子有序释放的选择性离子通道,即调控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平衡的四聚体通道蛋白。四唑虫酰胺与昆虫的鱼尼丁发生高度亲和性结合后,Ca2+释放通道将持续开放,使得平滑肌和横纹肌细胞内贮存的钙离子释放失控和流失,导致肌肉细胞收缩功能瘫痪从而达到杀死昆虫的目的。四唑虫酰胺对咀嚼式口器害虫有特效,并对一些刺吸式口器害虫有兼治作用,安全性好,从作物早期到后期均可施用;可以快速停止害虫取食,持效期长,能够控制各个发育期(卵、幼虫、成虫)的靶标害虫,防效稳定[2]。

    四唑虫酰胺在不同pH条件下的药效稳定,其杀虫活性与温度呈正相关性,在低温下也有稳定的防效。独特的化学结让其对鳞翅目的害虫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同类的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和氟苯双酰胺[3],可以有效防治蚜虫、草地贪夜蛾、水稻二化螟、科罗拉多马铃薯跳甲、葡萄浆果蛾、梨果毛蕊花盲蝽、蓝草象甲、谷象、高粱长蝽、结网毛虫以及一些甲虫等,在防治草坪上的亚洲园甲虫、北方独角仙和东方丽金龟,以及对地下害虫橡子蛆、切根虫、欧洲金龟子幼虫、日本甲虫和六月金龟等时,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四唑虫酰胺适用于玉米、果树、蔬菜、水稻、马铃薯、果树和坚果树及其他作物。叶面处理、土壤处理或种子处理均可。四唑虫酰胺已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柬埔寨和津巴布韦取得登记,也即将在美国获得登记,随着其市场的扩展,预计年峰值销售额达3.50亿美元。

    拜耳具有优先权的化合物专利是EP08172205,拜耳在国内登记了90%四唑虫酰胺原药,登记证号PD20200655;同时登记了200 g/L悬浮剂,登记证号PD20200659,商品名为“国腾”,用于防治甘蓝的甜菜夜蛾,使用剂量为112.5~150 mL/hm2。

    2.2

    溴虫氟苯双酰胺

    溴虫氟苯双酰胺是日本三井化学发现的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英文通用名:Broflanilide;CAS登录号:1207727-04-5;分子式:C25H14BrF11N2O2;相对分子量:663.28,化学结构式如下:

2020年农药登记及新农药品种概述

    溴虫氟苯双酰胺具有双酰胺的骨架结构,与商业化的多个双酰胺类杀虫剂结构不同的是,它是间位的双酰胺类结构,而后者均为邻位。溴虫氟苯双酰胺独特的结构让其成为一类作用机制新颖的杀虫剂,其是γ-氨基丁酸(GABA)门控氯离子通道别构调节剂,通过胃毒和触杀作用,抑制靶标昆虫的神经传递,导致昆虫兴奋抽搐,最终死亡。溴虫氟苯双酰胺已被杀虫剂抗药性行动委员会(IRAC)分类为第30组,是此组的第1个化合物,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可用于杀虫剂抗性治理(IRM)。溴虫氟苯双酰胺可用于防治农作物领域的鳞翅目害虫,如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和草地贪夜蛾等;鞘翅目害虫,如黄曲跳甲和小猿叶甲等;以及蓟马科害虫,如棕榈蓟马、葱蓟马和烟蓟马等;还可以防治危害谷物的金针虫;其在卫生害虫方面有重要的用途,可以有效防治白蚁、蚁类、蜚蠊、蝇类等害虫。溴虫氟苯双酰胺功能强大,用途广泛,其靶标作物包括果蔬、豆类、棉花、玉米、谷物、花卉及非作物,使用方式方式包括叶面喷雾,种子包衣等[4]。其对水生动物的毒性较高,其在水田中的应用受到限了;对蜜蜂和瓢虫均高毒,使用时需要注意对这些有益生物的影响。

    日本三井化学和巴斯夫进行联合开发溴虫氟苯双酰胺的市场,目前已经在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登记上市,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印度和菲律宾的登记在开展中。日本三井化学具有优先权的化合物专利是JP2008208714。日本三井化学在中国登记了98%溴虫氟苯双酰胺原药,登记证号为PD20200656;巴斯夫登记了100 g/L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登记证号PD20200660,商品名称“格力高”,登记作物是甘蓝和白菜,防治对象是黄条跳甲或小菜蛾,防治黄条跳甲用量是210~240 mL/hm2,防治小菜蛾用量是105~150 mL/hm2。

    2.3

    苹果蠹蛾性信息素

    Wendell R等人[5]最早报道了雌性苹果蠹蛾的性信息素化学结构,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英文通用名称:Codling moth pheromone。苹果蠹蛾信息素的活性成分:反-8,反-10-十二碳二烯-1-醇;活性成分英文名:(E,E)-8,10-dodecadien-1-ol;CAS登录号:33956-49-9;分子式C12H22O,相对分子量182.30,化学结构式如下:

2020年农药登记及新农药品种概述

    苹果蠹蛾性信息素是昆虫性信息素类生物化学农药,实际应用的是人工合成的8,10-十二碳二烯-1-醇(与自然界中苹果蠹蛾雌蛾分泌的性信息素在化学结构和功能上相同)。该信息素对雄性苹果蠹蛾起到迷向的作用,减少交配、繁殖或产卵的数量,减少幼虫发生,达到有效防治苹果蠹蛾虫害的目的。苹果蠹蛾性信息素作为一种天然的化学物质,本身毒性很低,采用缓释技术制备挥散芯,与自然环境接触十分有限,暴露极小,其他生物能够接触到的可能性极低,因此相关的环境风险极低。田间应用时靶标害虫为苹果蠹蛾,对其他昆虫和生物无活性,使用时应在苹果树开花前悬挂于果树西面或南面树冠的1/3处,活性成分8,10-十二碳二烯-1-醇包裹在挥散芯中,不会直接暴露或接触到自然环境[6],对苹果蠹蛾的综合防效可以达到98%。

    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在国外有多个商业化的产品,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在国内获得挥散芯产品的登记,产品登记证号PD20200658,商品名称“希艾姆”,220 mg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反-8,反-10-十二碳二烯醇)/个挥散芯,用量450~600个挥散芯/hm2,悬挂苹果树上防治苹果蠹蛾。

    2.4

    解淀粉芽孢杆菌AT-332

    英文通用名:Bacillusamyloli quefaciens AT-332

    解淀粉芽孢杆菌属于芽孢杆菌属,是一种与枯草芽孢杆菌亲缘性很高的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AT-332有独特的作用机制,能有效预防因长期使用化学杀菌剂而产生抗性的病菌。其在生长过程中可以产生一系列能够抑制真菌和细菌活的性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多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解淀粉芽孢杆菌AT-332可与其他作用机制的杀菌剂交替使用,以延缓抗药性产生。日本专利[7]报道了解淀粉芽孢杆菌AT-332对白粉病、灰霉病、纹枯病、条锈病、赤霉病、网斑病、褐斑病、颖枯病、炭疽病、绿霉病、腐烂病、锈病和早疫病等具有防效;适用作物包括黄瓜、西葫芦、番茄等蔬菜,樱桃、梨树、苹果和柑橘等果树,麦类,水稻,马铃薯和草莓等经济作物。

    解淀粉芽孢杆菌AT-332是解淀粉芽孢杆菌在国内登记的第5个株系,由日本史迪士生物科学株式会社取得登记,登记产品为50亿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AT-332水分散粒剂,登记证号是PD20200657;用于防治草莓白粉病,用量是1500~2100 g/hm2。

    2.5

    喹草酮

    喹草酮是华中师范大学发现的含喹啉酮除草剂,英文名称:Quinotrione;CAS登录号:1639426-14-4;分子式:C24H22N2O5;相对分子量:418.15,化学结构式如下:

2020年农药登记及新农药品种概述

    喹草酮相比现有的HPPD类除草剂,具有新颖的喹唑啉酮骨架结构,在与三酮相连的苯环上有苯并喹唑啉酮的结构片段。喹草酮具有内吸性、选择性,可以被植物茎叶吸收,抑制植物体内的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的合成,导致酪氨酸的积累,使质体醌和生育酚的生物合成受到阻碍,进而影响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喹草酮杀草谱很广,对多种阔叶杂草及禾本科杂草高效,对狗尾草防效卓越,且速效性好,可以有效防除单双子叶杂草,例如马唐、稗草、牛筋草、狗尾草、野黍、藜、苘麻、反枝苋、鸭跖草、马齿苋和苍耳等一年生杂草,能解决野糜子、虎尾草等高粱田恶性杂草,一般施药后3~4 d见效,杂草茎叶白化后死亡,对玉米和小麦也非常安全,防效显著优于同类除草剂硝磺草酮。喹草酮在高粱体内能被分解,故对高粱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但是对水稻敏感,后茬不能种植水稻[8]。

    喹草酮是由华中师范大学和辽宁先达农业科学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并由辽宁先达进行了登记。华中师范大学拥有喹草酮的化合物优先权专利CN20130516269.0。辽宁先达农业科学有限公司取得98%喹草酮原药的登记,登记证号是PD20201132,同时登记了10%喹草酮悬浮剂,登记证号PD202001134,用于防除高粱中的一年生杂草,推荐用量900~1 500 mL/hm2。

    2.6

    尿囊素

    早在1979年Czerpak R[9]报道了尿囊素刺激作物生长的作用,英文通用名:Allantoin;CAS登录号:97-59-6;分子式:C4H6N4O3;相对分子量:158.16,化学结构式如下:

2020年农药登记及新农药品种概述

    尿囊素是脲类结构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尿囊素能提高植物体内的核酸总量, 且能加快 RNA的更新;能增加 DNA 库中的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含量。大量研究表明其在植物体内的氮素贮藏转移和解氨毒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豆科作物对CO2的固定和同化,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尿囊素对于植物以上的作用,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对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10],表现在能激活种子和作物体内多种酶,提高酶的活性,催化物质分解与合成,加快新陈代谢速度,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高光合效能,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在增加产量的同时,改善品质,促进植物协调生长。尿囊素对小麦、柑橘、水稻、蔬菜和大豆等均有显著增产效果,使用时的剂量低,而增产增质效果显著。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登记了96%尿囊素原药,登记证号为PD20201131,同时也登记了20%尿囊素水分散粒剂,登记证号是PD20201133,登记用于黄瓜,在黄瓜初花期施用,采用1000~2000倍液制剂量喷雾调节作物生长。

    3 总结

    2020年正式登记的农药品种达到795个,较2019年的264个明显增加,但是首次正式登记的新农药品种仅6个,较2019年的34个显著下降,体现了新活性成分创新日益困难。国外农药公司基于强大的研发能力,投放市场的四唑虫酰胺和溴虫氟苯双酰胺市场影响力强,前景广阔。国外公司的3个产品四唑虫酰胺、溴虫氟苯双酰胺和苹果蠹蛾信息素,与世界主要国家同时获得登记,反映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新的组合物创新在混剂登记中占有较高比例,体现了农药企业对于创新的普遍关注和投入。

相关阅读
农药残留标准制定任务布置会在京顺利召开
我国正式农药登记防治粮储害虫的产品有100个左右,登记有效成分比较单一
新乡:加强农药市场监督是防止小麦病虫害的关键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