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炭疽病危害这么大,防治一定要到位 |
来源:网络 2021-5-12 8:59:00 |
炭疽病是真菌性病害,也是莴苣生长过程中的常见重要病害。其病侵染莴苣叶片和叶柄,致使莴苣叶片穿孔、落叶等,既减弱了莴苣生长过程中的正常光合作用降低了产量,又损害了莴苣本身的品质。 莴苣炭疽病的外在表现: 莴苣炭疽病是由基部或接触到土壤的叶片最先发病,后向莴苣的中上部发展。其叶上产生褐色圆形水浸状小斑点,直径约在1MM左右,随着生长逐渐扩大至形成3MM至8MM的病斑,病斑成圆形或接近圆形状。一般叶处边缘顔色较深,中部顔色较淡,呈黄褐色或灰褐色,并在后期形成叶片穿孔。在叶片和叶柄中肋,会产生褐色至黑褐色的长形病斑,并向其顶部扩展,至使叶脉坏死。后期病斑腐烂凹陷,引起周边叶片组织发黄或变褐变黑腐烂,至造成叶片萎蔫,甚至脱落。湿度过大时,病斑上会产生白色至淡红色霉状物质。 莴苣炭疽病的发病机理: 炭疽病原菌随病体在田间土壤中越冬,主要由病残体传带的病菌引发初起侵染。带有病菌的土壤可随气流、作业的农具等扩散传播。其病株上的病菌可随风雨扩散引发多次侵染。发生炭疽病的地块,病原菌在地块土壤中可存活达4年之久,并不会丧失侵染能力。其在莴苣的一个生长季节,或一个周期内可发生多次侵染发病。 莴苣炭疽病防治措施: 1、栽培防治 要搞好植栽田块的“卫生”。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和田间杂草并进行深耕。对育苗地块或育苗箱要彻底进行消毒,以免附着土壤、病残体等。对陈旧(以受过侵染的土壤)应换用新土育苗或进行土壤的灭菌。要对病苗进行及时清除,移栽时更要仔细检查并淘汰病苗。植株上有露水、雨水时避免进行田间操作,以免传播病原菌。发病的田块要避免或减少喷灌,以缩短叶片湿润时间,阻隔病菌传播。农具在不同田块间转移作业前要清洗,不要传带被病原菌污染的土壤。 2、抗病品种的选择 莴苣的品种种类很多,抗病性特别理想的品种目前还有待于发现。但相比较而言结球莴苣、直立莴苣、皱叶莴苣、比布莴苣等与其它品种类的莴苣的抗性相比要好一些。但就这几类的莴苣品种相比较来说,直立莴苣和结球莴苣这两类品种较其它品种抗病性要差一些,属于易感菌品种。 3、药物防治 对莴苣炭疽病除了做好抗性品种的选择和注重栽培防治外,药物防治是对以上两类防治不足的补充,也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在药物防治过程中,经验对比的杀菌剂如:百菌清、咪鲜胺、丙环唑等,其防治效果要优于丙森锌、代森锰锌、氢氧化铜等。需要注意的是百菌清避免与碱性物质混用,施药时应合理掌握其浓度配比;若施用丙环唑其浓度不能过高,否则可导至莴苣植株严重矮缩,而至药害的形成。 总之,莴苣炭疽病的防治从地块选择、地块的清洁度、选种杀菌、炭疽病的辨识、药物防治等多方面入手,从源头做起,细化日常管理,兼顾物理与药防相结合等措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
相关阅读 |
新烟碱类杀虫剂11年底价格上调程度有别 |
丙硫菌唑正式纳入我国进出口农药管理名录(2021年) |
2012年除草剂原药价格上涨的产品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