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樱桃顶针虫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
来源:网络 2021-6-7 16:15:00 |
樱桃顶针虫又称春黏虫、黄褐天幕毛虫,在众多地区均有分布,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那么,农户们该如何应对樱桃顶针虫?以下内容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农户们有所帮助。 为害症状: 幼龄幼虫吐丝结网,群集网幕中取食叶片。大龄幼虫分散危害。被害叶最初呈网状,以后呈现缺刻或只剩叶脉或叶柄。 发生规律: 果树发芽后幼虫从卵壳里爬出,出壳期比较整齐,大部分集中在3~5天内。出壳后的幼虫先在卵块附近的嫩叶上危害。幼虫在小枝分权处吐丝结网,白天潜伏网中,夜间出来取食,随着幼虫的生长,逐渐离开网幕,分散危害。离开网幕的幼虫遇振动卵吐丝下坠。这时的幼虫食量剧增,常将叶片吃光。 防治措施: (1)在果树冬剪时,注意剪掉小枝上的卵块,集中烧毁。(2)春季幼虫在树上结的网幕容易发现,可在幼虫分散以前及时捕杀。(3)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幼虫出壳后和分散危害以前。药剂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0%杀螟硫磷乳剂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剂15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2000倍液,青虫菌粉剂800倍液。 |
![]() |
![]() |
相关阅读 |
怎样防治花生早期落叶 |
大蒜地膜栽培有点分析 |
地黄田间管理好方法 |
![]()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