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农民维权意识提高,农资成为高危行业?
来源:191农资人    2021-7-3 9:37:00
    

    在当地,接连发生两件农药“事故”,都和除草剂有关。

农民维权意识提高,农资成为高危行业?

    一、玉米田除草剂药害

    当前,正值当地农户为玉米田除草的黄金季节,农资店李老板在忙碌的同时,却遭遇了烦心事,一位80岁的农户,虽是他的老客户,但老人家一改往日的和善,将两个玉米田除草剂空瓶往柜台上一摔,便要求李老板立即去他玉米田看看情况。

    据老人表示,他在这里购买了两瓶玉米田除草剂,喷施之后,两天后玉米植株开始萎蔫干枯,分明就是除草剂的问题所致,由此,这才出现上门维权的一幕。

    李老板对此并不担心,首先他经营的都是正规企业产品,在这方面他有着无限的底气;其次该产品他已经售出20多件,为啥其他人就没有问题,唯独这位老人家出了问题?考虑到如今农村老人因喷施农药失误,而致使庄稼遭受损失的案例很多,为了自己的声誉,李老板还是决定抽出时间去田里察看情况。

    田间“药害”状况确实很严重,很多玉米已经开始死亡,不过,细心的李老板也发现,那些足有一尺高的小蓟,也出现了死亡现象,而他所经营的“烟嘧莠去津”配方玉米田除草剂,对小蓟、绞股蓝和大棵香附子是没有效果的,由此可以断定,他家这块田地,肯定是误喷了灭生性除草剂,不然不会有那么“好”的效果。

    但老人一口咬定,他喷了快一辈子的农药,怎么可能喷错呢?谁愿意把灭生性除草剂喷在自己辛苦种植的玉米身上呢?反正除草剂是在你这里购买的,你不给个说法,我就坐你门口,让你做不成生意。后来,在多方协调下,李老板主动付出了几袋玉米种子进行补偿(重新种植),老人这才作罢,具体真相如何,事情已过,大家也懒得去追究了。

    二、中药材田除草剂药害

    和邻镇的王老板相比,李老板无疑是幸运的,因为王老板此时正面临着一场万元高额索赔。

    当地一名种植大户,在王老板这里购买了10亩牡丹田除草剂,施药后,牡丹出现了发黄干叶现象,农户以此断定是除草剂药害所致,便上门进行维权索赔。

    牡丹田除草剂应用,在当地已经比较成熟,王老板也用此配方为牡丹种植户解决了多年牡丹草害,如今出现这种现象,他自然是不会答应农户的无理要求。

    不过,他并没有消极应付,而是选择与该农户相邻的田块,作了破坏性药害试验,结果显示并没有药害症状发生。

    同时他还耐心向农户解释,你家牡丹苗之所以发黄,是近日高温干旱的气候环境导致,一年牡丹苗,根系本身就弱,加上田间没有任何遮挡物,高地温势必会使毛细根受损,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往植株部位输送,别说喷了除草剂,即便不喷除草剂,牡丹苗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也会出现发黄现象。

    至于叶片上的黑斑,分明是病害所致,因为管理不善的田块,每年6-7月份,牡丹就会发生叶斑病,如不及时施药治病,牡丹植株就会提前枯死。

    而他所配的除草剂,主要成分为精喹禾灵+激素类除草剂,都是正规企业生产的正规产品,压根就没有触杀型除草剂成分,即便是除草剂药害,也不会造成田间这种黑斑症状。

    在农户看来,王老板这种看似合理的解释,分明就是为自己推脱责任,加上农资同行的推波助澜,这更为他的“维权”之路增加了信心。农户认为,我明明购买的是牡丹田除草剂,你给我配的却是玉米田除草剂、油菜田和大豆田除草剂,不出问题才怪呢,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农药应用在没有登记作物上所产生的损失,应该由经营户承担,而且农资店老板这种行为,属于超范围经营,农业部门理应给予处罚。

    对于农户的指责,王老板更是哭笑不得,按照农户的说法,如今的中药材除草,将面临着无除草剂可用的局面,毕竟登记在药材田的除草剂,如今还是空白,药材田杀虫杀菌剂也同样如此。

    田间出现草害时,种植大户心急如焚,恨不得求着农资店老板帮忙解决,如今作物出现了问题,就认定是除草剂药害,这种追责本身就不严谨,为了增加自己的胜算,居然搬出了农药管理条例,从而利用农资店经营中的“不规范”,来逼迫王老板就范。

    如今,案件正在协调处理中……

    农资界存在着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即农民维权意识提高,这本是一件好事情,可以荡清农资界中所存在的“污垢”,但农户一旦用出了药害,所有的矛头都会指向农资店,不管是何原因,先把农资店告了再说,反正自己是受害者,大不了最后执法部门各打五十大板,自己还能减少一部分损失。

    面对农户的维权,农资店老板若能及时指出药害原因所在,就能达到让农户维权的念头消灭在萌芽阶段,一旦农资店老板没有确凿的证据出示,在面对农闹时,就显得被动很多,而很多老板的息事宁人,也间接助长了农闹风气的形成。

    有人说,是不是除草剂药害,找专业检测机构检测一下不就行了?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今我国这方面的检测机构极少,且检测费用较高,在被农户“索赔”数目不高的前提下,谁也不会轻易雇请这样的机构,毕竟谁出面提出邀请,谁就要垫付大额检测费用。

    都说农资行业今后将成为高危行业,看来并不是没有道理,当你遇到这样的“事故”时,通常会如何处理呢?

相关阅读
中央财政已拨付300亿玉米补贴,但这些地方可能拿不到!
小米价格下跌 后市行情缓和
农资打假全面启动!“春雷”行动亮剑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