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玉米病虫害偏重发生,迁飞性害虫威胁较大! |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 2021-7-30 8:23:00 |
根据目前病虫发生基数、玉米区域布局及种植方式,结合未来天气条件综合分析,全国农技中心发布预测信息,预计今年玉米中后期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重于常年,接近上年。草地贪夜蛾、三代黏虫、二代草地螟、棉铃虫等迁飞性害虫对玉米生产威胁大,玉米螟、大斑病、褐斑病发生普遍,南方锈病存在重发可能;为害盛期北方玉米种植区大部在7月下旬至8月底,南方玉米种植区可持续到10月底。 根据预测,预计全国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发生8.4亿亩次,虫害5.7亿亩次,病害2.7亿亩次,同比分别增加2%、2%、4%。 草地贪夜蛾主要为害西南、华南、江南夏播和秋播玉米,大部地区发生程度重于上年,云南、广西、广东等周年繁殖区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江南和长江中下游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黄淮、西北偏轻发生,华北点片发生,东北南部成虫迁入和零星发生幼虫的可能性较大,预计全国发生面积超过2000万亩。 三代黏虫总体中等发生,西北、东北、华北、黄淮、西南地区会出现高密度集中为害区域,发生面积为3500万亩。 二代草地螟在内蒙古及其周边地区偏重发生可能性大,一代成虫和二代幼虫发生1000万亩。 三代和四代棉铃虫在黄淮海地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6500万亩。玉米螟在华北、黄淮、西北大部地区中等发生,二代、三代累计发生2亿亩次。 蚜虫在东北、华北、西北大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6000万亩。 叶螨、双斑萤叶甲在西北、华北等部分地区中等发生,分别发生2500万亩。 土蝗在北方部分干旱地区会有一定为害,发生面积1000万亩。 大斑病在东北地区偏重发生,华北北部、西北东部、西南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800万亩; 南方锈病在黄淮海偏重流行的可能性大,发生面积3000万亩; 小斑病在黄淮中南部、西南大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200万亩; 褐斑病在黄淮海地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300万亩; 北方炭疽病在东北北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00万亩。 此外,弯孢叶斑病、纹枯病、灰斑病等病害也将造成一定为害。 目前,黄淮海、西北等地玉米多处于喇叭口期;西南处于苗期至开花期;南方玉米交错种植,夏秋季玉米生育期不一,均适宜草地贪夜蛾取食为害。北方玉米连片种植,后期植株高大、田间郁闭,有利于病虫害发生为害,部分管理粗放、杂草多的地块尤其利于黏虫和草地螟的集中产卵为害。同时,各地玉米大斑病、褐斑病等病害连年发生,加之秸秆还田比例大,有利于病原菌的积累。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7~8月份,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大部、华北、东北、黄淮、华南南部降水偏多,有利于草地贪夜蛾、黏虫、草地螟和玉米病害发生;新疆大部、黄淮南部、江淮等地区气温偏高1℃~2℃,降水正常或偏少,对棉铃虫、蚜虫等喜旱性害虫发生危害有利。下半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有6~8个,较常年接近或略偏多,将有利于南方锈病在黄淮海扩散流行,并将助推草地贪夜蛾北迁。 |
![]() |
![]() |
相关阅读 |
进入水稻稻瘟病易发期!务必警惕 |
国家食药总局:13类食用农产品禁止销售 |
国家高度重视草甘膦绿色产业建设 |
![]()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