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小麦全生育期技术方案出炉!哪些农药品种获得重磅推荐? |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1-11-25 8:35:00 |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夺取夏粮及全年粮食丰收对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我省小麦丰产丰收,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特制定本技术预案。 一、冬前管理 受前期频繁降水影响,今年我省小麦晚播面积大,部分地块整地、播种、出苗质量不高,再加上冬季可能遭遇极端低温,冬前生产形势比较复杂。各地应在确保小麦应种尽种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冬前麦田管理,以“促弱转壮,保苗越冬”为主攻方向,因地施策、早管早促,增温保墒、增穗保穗,为小麦安全越冬和明春苗情转化赢得主动。 (二)出苗麦田管理 3.化学除草。重点是适时化控。在小麦3叶1心、杂草基本出齐时进行化学除草。根据麦田杂草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药剂。要注意选择在上午9点至下午4点间、晴天无风且最低气温不低于4℃时均匀喷施。阴雨天、大风天禁止用药,以防药效降低及雾滴飘移产生药害。 4.病虫害防治。重点是做好地下害虫、蚜虫、红蜘蛛、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病虫动态监测,及时掌握病虫情信息,适时进行药剂控制。对茎基腐病、纹枯病等,可选用氟唑菌羟酰胺、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等药剂对茎基部进行喷雾防治;地下害虫可选用噻虫嗪、辛硫磷等药剂进行防治。 二、春季管理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冬季我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偏少1~2成,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受“拉尼娜”影响,可能出现极端低温天气。预计全省小麦返青期苗情与冬前相当或略差。同时,受小麦播期推迟影响,冬前化学除草面积大幅少于常年。春季麦田管理要以“促弱转壮、保蘖成穗、培育合理群体”为主攻方向,重点是立足“早”,早发动、早下地、早管理;立足“促”,肥水早施,促苗情转化;立足“防”,抓好重大病虫草害防治,为小麦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一)返青期管理 3.病虫草害防治。重点抓好化学除草和茎基腐病防治。 (1)化学除草。冬前未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应在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6℃以上时进行施药。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使用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等单剂或混剂;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用氟唑磺隆、甲基二磺隆、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等单剂或混剂。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合发生麦田,可选用以上药剂的混合制剂。除草剂要严格按照推荐剂量、适宜浓度、使用时期和技术操作规程使用,避免漏喷、重喷,以免发生药害。 (2)茎基腐病防治。可选用丙环·嘧菌酯悬乳剂、氰烯·戊唑醇悬浮剂、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对水喷雾防治,适当加大用水量,重点喷施小麦茎基部。防治纹枯病,田间病株率达到10%时,可选用噻呋酰胺、丙环唑乳油、己唑醇等药剂对水均匀喷雾防治。对于未经种子处理的麦田,返青后当地下害虫为害死苗率达10%时,可结合划锄用辛硫磷加细土(1:200)配成毒土撒施,先撒施后锄地防效更好。 (二)起身拔节期管理 3.病虫害防治。重点是密切监测条锈病等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对条锈病,要坚持带药侦查,“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及早控制发病中心,及时组织大面积应急防治。可选用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吡唑醚菌酯等药剂进行防治。对纹枯病,当病株率达10%时,可选用井冈霉素、噻呋酰胺、三唑类等药剂及时进行茎基部喷雾防治。对麦蚜,当百株蚜量达500头以上时,可选用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噻虫嗪等药剂进行防治。对麦蜘蛛,当平均每尺单行有虫200头以上或每株有虫6头时,可选用阿维菌素、哒螨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4.“倒春寒”灾害应对。最有效的措施是在降温之前浇水。对已经发生冻害的麦田,一要根据小麦受冻程度,抓紧追施速效化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二要及时适量浇水,平衡植株水分状况,增加有效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三要及时喷施芸苔素内脂、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增加小麦成穗数。 三、后期管理 小麦生长后期是穗粒数、千粒重形成的关键期,也是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高发期。抓好这一阶段的麦田管理,对夺取小麦丰收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前一阶段的管理,预计大部分小麦长势接近常年。此阶段主攻目标是“增粒数,攻粒重”,重点措施是抓好肥水管理、落实“一喷三防”,有效应对气象灾害和病虫害。 (一)抽穗扬花期管理 1.肥水管理。对高产地块,墒情较差的应适时浇好抽穗扬花水;对中低产地块,应结合浇水亩追尿素7.5公斤左右,保证小麦正常灌浆。 2.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小麦赤霉病、锈病、白粉病、蚜虫等,适时实施“一喷三防”。对赤霉病,在抽穗扬花期遭遇连阴雨或连续结露、多雾天气,应立即喷施戊唑醇、氰烯菌酯、咪鲜胺等药剂预防;若气候条件适宜发病,应隔5~7天再喷药1次。若施药6小时候遇雨,应及时补喷。对白粉病、叶锈病,当田间白粉病病叶率达10%或叶锈病病叶率达5%时,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吡唑醚菌酯等药剂防治。对蚜虫,当田间百穗蚜量达500头以上时,可选用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氟啶虫胺腈等药剂防治。对条锈病,要继续强化监测,及时封锁防治。 (二)灌浆期管理 1.高产田管理。小麦灌浆期耗水量约占整个生育期耗水总量的四分之一。对墒情不足地块,要适时浇好浇足灌浆水。应特别注意不要在小麦收获前半月内浇水,以免导致植株早衰。浇水时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不要在风雨天气前浇水,以防小麦倒伏。 2.中低产田管理。中低产田保水保肥能力差,应在浇好浇足灌浆水的同时,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亩追尿素7.5~10公斤,提高粒重,增加产量。 3.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穗期蚜虫、白粉病、叶锈病等。当百穗蚜量在500头以上、白粉病田间病叶率在10%或叶锈病病叶率在5%时,可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混合喷雾防治。在收获前15天应停止用药。 4.气象灾害应对。 (1)倒伏。小麦生长后期遭遇大风降雨天气可能导致倒伏。此时,小麦植株具有自动调节功能,倒伏后应顺其自然、不扶不绑,待叶片和穗轴自然翘起。有条件的可喷施三唑类杀菌剂预防白粉病等次生灾害。 (2)干热风。最有效措施是喷施叶面肥。可在灌浆初期或中期通过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等溶液,增强叶片功能,防止小麦早衰。也可通过实施“一喷三防”,防病防虫防干热风。 |
相关阅读 |
预警!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做好小麦吸浆虫的防治 |
拜耳作物科学及Cargill公司向美国种植者推出InVigor Health杂交油菜 |
丙硫菌唑正式纳入我国进出口农药管理名录(2021年)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