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传病害难以预防和治疗,应对方法抓紧收藏! |
来源:191农资人 2021-12-17 9:26:00 |
气传病害通俗来说就是以空气为介质进行传播的病害。其传播距离从几米到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其不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还可通过雨水、昆虫、农机器具、等对作物造成初步侵染,或二次三次等多次浸染。气传病害是比较难以预防、难以治疗的顽固性病害。 一、灰霉病 低温高湿易感病害,真菌病害的一种。对作物的花、果、叶、茎、及全株等各时期都可发生侵害。在实际发病过程中保护地块发病机率大于露天种植地块。环境温度一般在20到30摄氏度则比较适宜其病原菌孢子的生长。特别在温度持续在20到25摄氏度之间,湿度在90%及以上时是此病的高发时段。 防治措施 1、修剪病枝体:高温、光照强好时剪枝会导致灰霉病的大面积扩散,给其防治带来压力。选择经过一夜早上湿度较大时,其病菌孢子附着于病灶枝叶茎上不易飘移。用剪刀细心剪去病灶,修剪时动作幅度尽可能小,以最大程度减小病菌孢子因剪枝震动发生的飘移。将剪下的病枝叶等带出地块作无害化处理; 2、通风:高湿是灰霉病滋生的温床。要加强棚室内的通风,就算是阴天只要没有雨雪,也要打开通风口,给予一定时长的通风,以降低棚室内的湿度; 3、药剂化控:灰霉病菌产生的霉层较厚,一般药物难以穿透和吸附于病灶。可以选用腐霉利、乙霉威等,对于严重且顽固的建议可选用碧拓进行防治。 二、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危害的作物叶片和茎蔓。初发病时叶片背面会出现白色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随着病菌侵染的时间加长叶片正面也会出现此类病斑。病斑逐渐会连成一片 ,最终覆盖叶片整体,导致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导致干枯和死亡。 白粉病最适宜的发病温度为10到30摄氏度。在实践种植中环境温度在5摄氏度以上就可以发病,环境温度达30摄氏度及以上时不利于此病的发生。 防治措施 白粉病对产量影响很大。病发初可选用吡唑醚菌酯、枯草芽孢杆菌、乙嘧酚等合理搭配,或交替轮换使用效果明显。干旱天气对此病发生较有利,会加大控制难度。建议在用药的同时要保证空气一定的湿度。保护地内种植,在上述药剂效果不明显,或经过多次反复用药治疗效果仍不理想的情况下,建议可选用白粉专用一滴净进行防治。 三、叶霉病 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作物的叶片。发病较重时作物茎、花、果等都可受其侵害。相比较而言,冬春交替时节叶霉病发生最为严重。 密植度过高;通透性差;高温高湿;田间湿度过大;多雨等都有利于叶霉病的滋生。初发病时作物叶面会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淡黄色褪绿病斑,叶片背面生有霉层,随着病情发展霉层变为灰褐色甚至黑褐色,并带有绒毛状。环境允许时病斑正面也会长出黑霉斑,随病情蔓延,病斑从植株基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发展。 病情发生较 重时可引发作物全株叶片干枯卷曲,整株呈黄褐色甚至白色干枯状。 防治措施 1、针对往惜叶霉病发生的情况,选择抗性品种; 2、高温闷棚:选择光照好温度高的午间,密闭棚室升温至30到33摄氏度,并保持2个小时左右,然后及时通风降温,对病原有较好的灭杀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法要实时跟踪,加强棚室温度实时监控; 3、加强日常管理:合理密植;增加通透;对旺长徒长作物及时整枝打杈;尽可能的摘除植株下基部的叶片;降低湿度。 |
相关阅读 |
4月国内农药市场供应需求“冰火两重天” |
四氯虫酰胺和乙唑螨腈销售额超亿,其创始人畅谈我国农药创制 |
行业整合加剧,原药与中间体的高位运行仍是市场主旋律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