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小麦黄矮病该如何防治?有哪些方法措施?
来源:网络    2022-2-9 17:50:00
    

    小麦黄矮病在生长期间常常出现,极大的影响了小麦的种植效益。因此,农户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那么,小麦黄矮病该如何防治呢?以下内容将为大家做详细的总结,供农户们参考。

小麦黄矮病该如何防治?有哪些方法措施?

    症状表现:

    叶片出现黄化现象,有时出现与叶脉平行但不受叶脉限制的黄绿相间条纹。植株出现矮化。

    发生规律:

    土地肥沃的麦田比薄瘠的麦田发病轻,冬灌的比不冬灌的发病轻,迟播的比早播的发病轻。阳坡重、阴坡轻,旱地重、水浇地轻;粗放管理重、精耕细作轻,瘠薄地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清除田间杂草。增施有机肥,扩大水浇面积。春麦区适当早播,合理密植,当麦蚜开始在冬小麦根际附近越冬时,进行冬灌,有显著的治蚜效果。田间如发现植株有明显矮化、丛生、花叶等症状时,应即行拔除,及早改种其他作物,以免贻误农时。

    2、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3%进行拌种,堆闷3—5小时播种,也可用种子0.3%的48%毒死蜱乳油拌种,并可兼治地下害虫和麦叶螨。

    3、根据各地虫情,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喷1次药,以防止麦蚜在田间蔓延、扩散,减少麦蚜越冬基数。冬麦返青后到拔节期防治1—2次,就能控制麦蚜与小麦黄矮病的流行。春麦区根据虫情,在5月上、中旬喷药效果较好。秋苗期重点防治未拌种的早播麦田,春季重点防治发病中心麦田及蚜虫早发麦田,可喷施下列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胺微囊悬浮剂20~30克/亩;或20%吡蚜酮*噻虫胺悬浮剂20~40克/亩;或12%溴氰菊酯*噻虫嗪悬浮剂40~60克/亩;或50%辛硫磷乳油2000~3000倍液。

相关阅读
生菜茎腐病用什么措施能预防
安徽小麦纹枯病偏重发生,防治办法都在这儿!
葡萄褐枯病如何防治见效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