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文件给农资行业带来哪些机遇?听行业大咖解读! |
来源:农资导报 作者:王梅红 肖立 丁佳惠 王军 编辑:小米 2022-3-3 8:59:00 |
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印发,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发出的第十九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条底线、三项重点、一个加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对“三农”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给农资行业指明了方向。结合相关话题,《农资导报》特刊发业界人士的点评和解读,以飨读者。 粮食安全 农资行业主战场 【原文】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点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认为,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发条,要拧得紧而又紧,工作要抓得实而又实,重点是“三靠”。一靠责任落实;二靠收益保障;三靠基础支撑。关键是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认为,一号文件特别强调粮食稳定和油料增产,可以看出国家对粮食和油料更加重视,这就给农资行业,尤其是化肥行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比如,会给大豆肥等专用肥料带来更多空间。另外,国家继续强调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和耕地质量的提升,着重强调高效节水灌溉,这将给土壤改良和水肥一体化提供更大舞台。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认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确定了重点工作,强化了具体措施,为行业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中央强调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等,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农资行业发展提供重要机遇。农资行业要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加强科技创新、扩大合作交流、提升服务水平,为农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粮价上涨 种粮积极性提升 【原文】2022年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 【点评】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卢宗云认为,一号文件提出提高粮食价格并给予补贴,能大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新型肥料的发展方向要放在让农民和农业实现“轻”“减”施肥上,要以氮肥增效为主攻方向,围绕新型种植模式和新型农业机械设施,开发配套的新型肥料。 先正达集团中国总裁覃衡德表示,从今年一号文件整体来看,国家对粮食产量有了明确要求。先正达集团中国从2017年开始打造了领先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MAP)。MAP定位于农业价值链共创和共享平台,在全国主要农业县市布局MAP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和MAP beSide标准化数字化农场,以农产品品质提升和种植者效益提高为核心目标,以产业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主要抓手,以订单农业和生产托管为落地手段,筛选优势品种、提升作物品质、构建全链标准、推广全程溯源、打造农产品牌、推动绿色发展。MAP一方面用科学的种植方案服务农户,种出好品质;另一方面通过订单农业将优质农产品溢价销售给下游收购和加工企业,卖出好价钱。在这个过程中,汇集农业种植大数据,大幅提升农业经营管理效率。MAP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组织方式和服务模式,对破解农村“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如何收益更高”做出了引领性的探索,让农业发展有奔头、农户种植有赚头,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创造并分享更大产业价值贡献力量。 耕地保护 农资市场新机遇 【原文】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点评】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盐碱土改良实验站副站长袁亮认为,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农业科研院所要立足肥料创新与耕地质量保护,即在有限的耕地资源条件下,提高单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途径,找准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限制因素,积极改善和提升耕地质量、供水设施等农业生产条件,有针对性地研发和推广能大幅度增产的农业投入品和新技术至关重要。另外,要下大力气开发、改良和利用好盐碱地等后备耕地资源,扩增可用耕地。 金正大集团副总裁翟际栋认为,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体现出中央对保护耕地安全的“硬核”决心。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自然基础和资源,确保耕地安全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首要措施,拥有数量充足、质量健康的耕地,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过去40年来,单质养分肥料和农药的过量施用以及工业化带来的污染,导致中国部分地方出现土壤板结、酸碱度失衡、生产能力下降、重金属超标等土壤健康问题。改进土壤健康,不但要种好地,还要养好地,对农资行业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也为农资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土壤改良 农资行业新坐标 【原文】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在黑龙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寒地井灌稻区推进水改旱、稻改豆试点,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开展盐碱地种植大豆示范。 【点评】高祥照表示,今年一号文件重点提及旱作农业,对农资企业的新品开发,尤其是抗旱剂、保水剂等也提供了一些新的增长点。 北京澳佳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广祥认为,一号文件的出台对农资行业带来更多机遇。第一,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九个年头涉及“三农”,体现国家对“三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百年未有大变局”的世界形势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第二,今年一号文件的35条比去年新增了很多内容,粮油保供增产具体化、保护农民种粮收益等政策给农资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必将带动优质农资产品销量提升。第三,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盐碱地等,给腐植酸类功能肥发展指明了产品研发、改进提升的具体方向,会有力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进步和发展。 保供稳价 农资企业勇担当 【原文】做好化肥等农资生产储备调运,促进保供稳价。 【点评】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国庆认为,今年一号文件依然体现出党和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对从事农业企业带来机遇。作为央企,红四方要履行央企责任,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加大各个基地生产马力,发挥每个基地的产能优势,做好一线服务。在产品创新上,红四方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力度,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团队合作成立绿色智能复合肥研究院,希望借此契机,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研发体系,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标准化种植,品牌化运营。红四方目前也在积极探索产业互联网,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陕西富钾农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堃认为,今年一号文件提出的农资产品保供稳价非常重要,只有这样,农民才能有收益。流通企业要积极落实一号文件,给农户提供真正需要的肥料,通过水肥一体以及测土配方等一些技术手段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真正为农民做好落地服务。 种业振兴 农资行业大趋势 【原文】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强化精准鉴定评价。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开展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试点。 【点评】唐仁健表示,在种子上,去年已经启动了大规模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开展种质资源库建设,不断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今年,将打好政策组合拳,抓好种业振兴行动落实落地。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谢焱认为,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育种模式,是种业研发的大势。2022年,国家将在主粮,包括大豆、油料等方面,新认定一批基地,支持一批基地来满足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需求。 设施农业 农资行业新蓝海 【原文】推动水肥一体化、饲喂自动化、环境控制智能化等设施装备技术研发应用。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探索利用可开发的空闲地、废弃地发展设施农业。 【点评】翟际栋认为,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就是要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设施,集中建设育苗工厂化设施,鼓励发展工厂化集约养殖、立体生态养殖等新型养殖设施,推动水肥一体化等。围绕提高养分利用率,生产高效、高浓度、全水溶、全养分高端特种肥料新产品,将在设施农业、水肥一体、温室育苗、温室全天候生产高品质农产品等诸多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上,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农资行业发展创造了一片新蓝海。 智慧农业 农资行业新方向 【原文】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 【点评】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院长何雄奎认为,在保证粮食质量安全和数量安全的前提下,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是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要体现精准,因此就必须要全力推进智慧农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机械替代人。然而目前,中国农业生产仍以小户种植占主体,智慧农业难以落地。这就需要政府加强投入,提供特殊的政策鼓励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组织共同购买智能设备,引进新的技术,进而服务区域的种植户。同时还要加强对服务组织中人员的专业培训,进一步带动当地农户进行科学种植。另外,中国在智能装备上的研发水平与欧美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对于科研方面也亟待增加投入,需要研制出更多适合中国农业生产现状的智能装备。总之,智慧农业要想真正落地需要产、学、研和政府的紧密结合。以政府作为纽带,通过优势农产品、特色项目将各界人士聚集在一起,打造优秀样本,进而辐射全国,共同促进智慧农业更好地落地。 |
相关阅读 |
肥料企业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 |
硫酸铵:北方厂家仍存调涨意向 |
春耕大潮尿素雾霾难以消散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