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冬小麦逐渐返青,市场上有农药企业在推广使用烯效唑对小麦进行控旺,防止后期倒伏。

烯效唑属于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生物学效应为抑制顶端生长优势,矮化植株,防止倒伏,增强光合效率,提高作物抗逆能力。截至目前,在我国小麦上登记并处于有效状态的烯效唑产品共有2个,均为复配制剂。
一个是云南云大科技农化有限公司登记证号为PD20095342的0.751%28-表芸·烯效唑水剂(烯效唑0.75%+28-表高芸苔素内酯0.001%),推荐使用方法:每10毫升制剂兑水5~7.5公斤,浸50~75公斤小麦种子,边喷雾边搅拌,使药液均匀附着种子上,搅拌后可闷2~4小时,再掺少量细干土搅匀播种。浸种时,可单独使用或与其它酸、中性用于杀虫或灭菌的种子处理剂混用。浸种后进行催芽、芽齐后进行播种,出苗效果更好。
另一个是山西浩之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登记证号为PD20150129的20.8%烯效·甲哌鎓微乳剂(烯效唑0.8%+甲哌鎓20%),推荐使用方法:冬小麦拔节初期,每亩使用30~40毫升制剂,兑水30公斤稀释,叶面均匀喷雾。每季最多使用1次,不可与碱性物质及化肥混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普通杀虫杀菌剂类农药不同,切忌擅自改变使用方式或增加使用剂量(浓度),以免发生药害。特别是今年山东、河南等多个地区的小麦晚播苗、弱苗比例较常年明显偏高,如无特殊情况,此类麦田不宜再进行人为化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