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豆角豆野螟的为害症状、形态特征及防治方法
来源:网络    2022-3-29 14:46:00
    

    豆角豆野螟是生长期间出现的一种虫害,严重影响了豆角的品质及产量,降低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因此,农户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那么,农户们该怎么应对豆角豆野螟?以下内容将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豆角豆野螟的为害症状、形态特征及防治方法

    为害症状:

    以幼虫为害豆叶、花及豆荚,常卷叶为害或蛀入荚内取食幼嫩的种粒,荚内及蛀孔外堆积粪粒。受害豆荚味苦,不堪食用。

    成虫产卵于花蕾、叶柄及嫩荚上、单粒散产,卵期2一3天,初孵幼虫蛀入花蕾和嫩荚,被害蕾易脱落,被害荚的豆粒被虫咬伤,蛀孔口常有绿色粪便,虫蛀荚常团雨水灌入而腐烂。幼虫为害叶片时,常吐丝把两叶粘在一起,躲在其中咬食叶肉、残留叶脉,叶柄或嫩茎被害时,常在一侧被咬伤而萎蔫至调萎。

    形态特征:

    1、成虫:是一种蛾子,体长10~13毫米,翅展20~26毫米,体色黄褐,腹面灰白色。复眼黑色。触角丝状黄褐色。前翅茶褐色,中室的端部有一块白色半透明的近长方形斑,中室中间近前缘处有一个肾形白斑,稍后有一个圆形小白斑点,白斑均有紫色的折闪光。后翅白色、半透明,近外1/3缘茶色,透明部分有三条淡褐色纵线,前缘近基部有小褐斑2块。停息时,四翅平展,前翅后缘呈直线排列。雌虫腹部肥大,末端圆形。雄虫体尖细,腹部末端有灰黑色的毛丛。

    2、卵:椭圆形,0.7X0.4毫米左右,黄绿色,表面有近六角形的网纹。

    3、幼虫:成长幼虫体长14-18毫米左右,头黄褐色,体淡黄绿色,前胸背板黑褐色,中后胸背板上每节的前排有4个毛瘤,后排有褐斑2个,无刚毛。腹部背板上***同胸部,但各***上均有1根刚毛。腹足趾钩双序缺环。

    4、蛹:长约12毫米左右。淡褐色,翅芽明显,伸至第4腹节,触角、中足均伸至第10腹节。中胸气门前方有刚毛1根。臀棘褐色,上生钩刺8枚,末端向内侧弯曲。

    5、茧:分内外两层,外茧长20-30毫米,外附泥土枯枝叶等杂物,内茧长18约毫米,丝质绸密。

    防治方法:

    豆野螟的防治要做到两个结合,突出两个重点。两个结合为防治植株花与落地花结合和化学防治与农业防治结合。两个重点是以始花期治花为重点和以盛花期治花、治荚为重点。

    1、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收获后及时清地耕翻,以减少虫源。

    2、在田间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根据苏州地区种植的豆角品种特性,重点防治二、三代,即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凡处于花期的豆角田一般都必须用药2次(始花期、盛花期各用药1次)。以上午8~10时,豆角花开放时用药,防治效果最好。错过这段时间,豆花闭合,药剂接触不到虫体,效果很差。始花期第一次用药时,可用农地乐52.5%EC1500倍液喷雾,控制时间长,防治效果好,一般可达90%以上。第二次用药以毒性低的菊酯类为主,可用2.5%敌杀死EC3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EC3000倍液喷雾。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EC1000倍液喷雾防治。要严格把握农药的安全间隔期,菊酯类农药应在用药后4天采收;敌敌畏、敌百虫应在药后7天采收。

相关阅读
油菜移栽病虫害防治
番茄茶黄螨怎么防治?用什么药合适?
香芋的栽植技术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