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跌风暴”下的铜制剂:久经战场,如何从被误解走向重生? |
来源:农资与市场官微 2022-4-25 8:51:00 |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相比大宗类农药产品在价格涨跌中的起伏不定,铜制剂相关产品价格还是比较稳定的。特别是在病害爆发时期,铜制剂的表现也十分出色,是我们不可忽略的农药品类。今天,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铜制剂。 铜制剂如今在全球大面积使用,如果从1882年法国波尔多液开始算起,到今天已经有接近140年的悠久历史,凭借经济、实惠、效果突出等特点,铜制剂成为预防多数作物细菌性病害的最佳选择。 不过长期以来,铜制剂一直遭遇误解,老百姓怕出药害,怕混配等,给铜制剂在市场上的推广带来很多困扰。事实上,铜制剂除了在防治细菌性病害方面已经成为主力军外,同时对真菌性病害也有防效,且在病毒病(花叶病、蕨叶病)上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关键是病原菌不易产生抗性,是我们不应该轻视的优秀杀菌剂。 细菌性病害持续爆发带来的机会 细菌性病害是令人头疼的一种常发病害,主要有斑点型、叶枯型、青枯型、溃疡型、腐烂型和畸变型等6种类型,近几年持续呈现大爆发的态势,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小的损失。 据了解,我国主要作物细菌性病害多达90种,呈现流行性、暴发性、毁灭性等特点。水稻每年细菌性病害(如白叶枯病、细条病、基腐病)爆发就几百万亩次,蔬菜上的细菌性病害占整个蔬菜病害的10%左右,柑橘、猕猴桃、桃李杏奈、樱桃等果树细菌性病害也发生严重,各种瓜类的细菌性瓜斑病(果斑病)也很难防治,同时由于叶枯唑、农用硫酸链霉素的不再续展和停止登记,导致防治难度,越来越大。 目前,国内防治细菌性病害的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以噻唑类药剂为主,如叶枯唑等,但是叶枯唑2013年不再续展登记; 二是农用抗生素,但农用链霉素在我国已经禁止登记,2018年停止销售,目前也无法使用; 三是芽孢杆菌类,但这类产品需要一定的使用技术条件要求; 四是无机铜制剂产品。这也是目前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常规药剂。铜制剂产品中,无机铜制剂,使用历史时间最早,但是由于国内部分农户,目前对铜制剂的认识仍停留在上世纪的80年代—90年代的早期铜制剂产品上,很多农户知道铜制剂效果好,但还是害怕使用后出现药害、使用时混配很麻烦等因素而不敢使用无机铜制剂,导致无机铜制剂发展面临尴尬; 五是有机铜制剂,这些药剂因为用药相对安全、混配性好、病害抗药性低,逐渐成长为防治细菌性病害的新生力量; 六是其它类药剂,例如三氯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和辛菌胺等等。 细菌性病害防治的主力药剂 根据统计,铜制剂是全球第六大杀菌剂,是世界上使用时间超接近140年历史的经典杀菌剂,综合性价比高,凭借多位点的作用机制,长期使用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成为欧美国家防治细菌性病害的传统药剂。 在国内,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主要成分25个,登记证约200个,成分主要包括噻菌铜、三氯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春雷霉素、乙蒜素、中生菌素、四霉素、王铜、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硫酸铜钙、络氨铜、琥胶肥酸铜、柠檬酸铜、噻森铜、辛菌胺、噻霉酮、喹啉铜、噻唑锌、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和其它芽孢杆菌等等。其中铜制剂占大部分比例,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龙湾化工、东风化工、江西禾益化工、宁波三江益农、江苏龙灯化学、顺毅股份、江门植保、科迪华农业、一帆生物、台湾兴农药业、湖南圣雨药业和挪威劳道克斯公司等。 铜制剂实际上包括两类;无机铜制剂和有机铜制剂。无机铜制剂主要有波尔多液、碱式硫酸铜、硫酸铜钙、氢氧化铜、王铜、氧化亚铜、络氨铜等,这些制剂是市场上的经典老产品,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是防治细菌病害的主要药剂。 进入2000年之后,相关企业开始开发和推广有机铜制剂产品,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有噻菌铜、混合氨基酸铜、松脂酸铜、琥珀肥酸铜、乙酸铜、噻森铜、喹啉铜、壬菌铜等等,在防治柑橘溃疡病、蔬菜软腐病、瓜类角斑病、果树穿孔病、梨树火疫病、芋头软腐病、番茄青枯病、烟草野火病、水稻白叶枯病、条斑病等方面有不俗的表现。 一位对铜制剂研究多年的农资行业专家表示,整体上说无机铜制剂在中国的应用高峰期,是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2000年之后,有机铜制的使用逐年上升,但是高峰期还没到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是以散户种地者为主,见病才施药,发现病害才防治,所以,散户需要内吸、传导、治疗型的杀菌剂,大部分有机铜制剂作为治疗型杀菌剂,在中国市场得以迅速发展;但是国外如欧美等主要以大型基地农场为主,私人散户比较少,这些大农场主都懂植保技术,病害发生时,他们常以预防和保护为主,利用大型机械提前定时统防统治。这种情况下,以预防为主的无机铜制剂产品,成为国外基地的常规选择。 在国内,无机铜制剂不适应散户的用药习惯,同时苗期、花期、幼果期使用无机铜制剂容易出药害,大部分不方便与其它农药混配混用等等弊端;有机铜制剂,刚好满足了中国散户农民的用药习惯(发病之后才施药),种子、苗期、花期和幼果期都需要用药,不容易出药害,经销商少了后顾之忧,有机铜容易与其它的农药(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调节剂等)混配混用方便安全,有利于农户省工省事,所以得到经销商的青睐并大力推广,在市场上相对受种地农户的欢迎。 革故鼎新,未来才能重生 尽管铜制剂性能优异,但在国内的推广和应用,还是没有达到预期高度。老百姓科学合理的使用铜制剂,还需要一个“技术培训”的科普过程。 铜制剂作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品牌,在市场上久经考验,病原菌抗药性仍然不高,期间也遭遇过各种误解和低估,甚至偶尔“被躺枪”,但是铜制剂的前途,仍然值得期待和关注。 面向未来,铜制剂,如何才能更上一层楼呢? 1.要充分发挥铜离子的优势,既能杀菌又能补充微量元素。 铜离子是植物必须的微量营养元素。植物体内,铜离子的作用,大多是间接的并且是复杂的。铜离子能提高抵抗细菌、真菌及病毒的能力,还对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恐铜症”,没有必要,也不应该。 2.多做试验示范、田间观摩和技术培训是解决“恐铜症”的有效办法。 这需要企业去深入田间地头,去探索细致的应用技术,让农民不要被过去陈旧的历史老观念带到阴沟里去了。开展各种科普培训活动,解决经销商和农民朋友的后顾之忧。 3.散户也要逐步养成“提前预防”的用药习惯。 “见病才喷药”的老毛病,需要改一改。这是农药行业的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个企业能做得到的,需要全行业的农资人共同努力去改变陈旧的老习惯。 4.发挥铜制剂广谱杀菌优势,努力扩展小众作物的新登记,同时开发小众作物精细化的应用技术方案。 目前像魔芋软腐病、三七根腐病、人参腐烂病、芹菜软腐病、菊花角斑病、小葱软腐病和花卉园艺苗木细菌性病害上仍然是一个蓝海市场,等待农药企业去深入开发。 一些企业也确实在这方面努力探索,比如专注于细菌病害防治药剂研发37年的龙湾化工,已经开发了20多个小宗作物的细菌病害防治技术的综合解决方案。据悉,龙湾化工在库尔勒香梨火疫病(苹果枝枯病)、桃树细菌性穿孔病、芋头软腐病、猕猴桃树溃疡病、兰花软腐病、番茄细菌性叶斑病上率先取得扩作登记,在细分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同时,公司新品龙速达(20%噻菌铜。春雷霉素悬浮剂)在原来登记14个作物17个病害的基础上,继续对在枇杷树、樱桃树、芒果树、枣树、魔芋、百合、芍药、菊花、金银花、铁皮石斛、花椰菜等等细菌性病害上,继续积极进行试验示范,探索安全有效的稀释倍数,寻找合适的用药时间点,制定完整的用药技术方案。 5.铜制剂企业,需要在“改变剂型、提高悬浮率、改变研磨细度”等方面,需要深入探索。 开发出更多的新配方、新工艺和新剂型,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降低细度,把悬浮率提升到95%以上,精益求精是永远的追求,这也是铜制剂企业未来努力的方向。 6.在特殊品种上多做试验示范和现场观摩,针对疑难病害和新发现的病害,多做应用技术探索。 例如很多企业在枇杷树、李子树、杏树、樱桃、芒果树、菊花、铁皮石斛、人参、西洋参、生姜、大蒜、金银花、党参等新作物上面,都在不断地进行安全性试验,探索合适的用药浓度,寻找安全有效的用药时间点,这也是基层农户的客观需要。 7.加强与其它药剂的合理复配的应用技术研究。 经查询中国农药信息网,与铜制剂有关的复配登记,已经超过220多个证件。这既证明了铜制剂的可复配性,也说明了铜制剂的广谱性,但是在田间应用技术上还需要深入研究。目前铜制剂主要的复配对象,包括春雷霉素、四霉素、氨基寡糖素、多抗霉素、井冈霉素、申嗪霉素、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甲霜灵、己唑醇、戊唑醇、咪鲜胺等,复配的铜制剂,一定要多做对比试验,反复观察,长期跟踪,确定安全可靠之后,再大面积推广使用。 8.最重要的是对铜制剂要有一个科学理性的态度,不要“谈铜色变”。 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那些陈旧过时的老观念,需要革故鼎新;进入21世纪之后,很多铜制剂,在助剂更新、剂型升级、粒径细化、悬浮率提升和工艺设备改进等多个方面,已经不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了,我们需要对铜制剂“刮目相看”了,需要用发展的新眼光来看待进步中的铜制剂。 总而言之,无论哪一种细菌病害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总方针永远都没有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科学合理使用铜制剂,就成为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关键所在。 对铜制剂研发应用的相关企业来讲,在技术研发、推广应用的同时,在不断升级产品内在质量的前提下,还要不断探索铜制剂更多功能化的田间应用技术方案,做好铜制剂在农户中的科普培训工作,让拥有百年历史的铜制剂,再度焕发青春活力。 |
相关阅读 |
杀虫剂产品在2月份国内销售前20产品中排名 |
重庆南川一经营劣质农药案被查处 |
基础原材料成本上涨,农药行情止跌企稳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