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玉米褐斑病高发时期!!!注意防控!
来源: 聚种网    2022-7-15 12:55:00
    

近年来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呈现逐年加重的态势。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地或病残体中越冬,第二年病菌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到合适条件萌发产生大量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叶片表面上水滴中游动,并形成侵染丝,侵害玉米的嫩组织。自进入7月份以来雨水较多,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玉米褐斑病的发生,该病害在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危害较重。

 

 

01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上。

叶片上的症状: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严重时叶片上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叶片的病斑处呈干枯状。
叶鞘上的症状: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多功能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上病多发生于节的附
02 发病条件

7、8月份温度高、湿度大,阴雨日较多,有利于发病。

在土壤瘠薄的地块,叶色发黄、病害发生严重,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玉米健壮,叶色深绿,病害较轻甚至不发病。

土壤中及病残体组织中有褐斑病病原体菌,高感品种连作时,土壤中菌量每年增加5~10倍。

用有病残体的秸秆还田,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堆肥或带菌的农家肥使病菌随之传入田内,造成菌源数量相应的增加。

玉米5~8片叶期,土壤肥力不够,玉米叶色变黄,出现脱肥现象,玉米抗病性降低,也是发生褐斑病的主要诱因。

03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适时追肥,亩用硝硫基高氮复合肥15—20Kg沟施;及时叶面补肥,用“冠无双50ml或爱果士30g+扬彩70ml或栗健30g兑水15公斤于下午5时后叶面喷雾。以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建议农户,过去发生褐斑病的田块,在玉米4—5片叶期,用三唑酮类或戊唑醇等防治真菌药剂叶面喷雾,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

玉米初发病时立即用三唑酮类或戊唑醇等防治真菌药剂进行喷洒。根据目前多雨的气候特点,喷杀菌药剂应2—3次,间隔7天左右,喷后6小时内如下雨应雨后补喷。

在积极防治的同时,农户对发病的田块或长势弱的田块,应该及时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或喷施黄腐酸类叶面肥,促进玉米生长,减轻病害损失。

相关阅读
水芹的特征
杨树杨小舟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甘蓝施肥时期、种类及施肥量等技术知识总结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