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在12-18厘米表土层越冬,并在土中长期存活。翌春,遇有事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或直径长出芽管侵入寄主。此外,在土中营腐生生活的真菌也可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侵染瓜苗引起猝倒。田间的再侵染主要靠病苗上产出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灌溉水或雨水溅附到贴近地面的根茎或果实上引致更严重的损失。病菌侵入后,在皮层薄壁细胞中扩展,菌丝蔓延于细胞间或细胞内,后在病组织内形成卵孢子越冬。病菌生长适宜地温10℃低温对寄主生长不利,但病菌尚能活动,尤其是育苗期出现低温、高湿条件,利于发病。当幼苗子叶养分基本用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是感病期。这时真叶未抽出,碳水化合物不能迅速增加,抗病力弱,遇有雨、雪连阴天或寒流侵袭,地温低,光合作用弱,瓜苗呼吸作用增强,消耗加大,致幼苗细胞伸长,细胞壁变薄病菌乘机侵入。因此,该病主要在幼苗长出1-2片真叶期发生,3片真叶后,发病较少。结果期阴雨连绵,果实易染病。
【症状特征】:苗期露出土表的胚芽基部或中部呈水浸状,后变成黄褐色干枯缩为线状,往往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突然猝倒,致幼苗贴伏地面,有时瓜苗出土胚轴和子叶已普遍腐烂,变褐枯死。湿度大时,病株附近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该菌浸染果实引致绵腐病。初现水渍状斑点,后迅速扩大呈黄褐色水渍状大斑病,与健部分界明显,最后整个果实腐烂,且在病瓜外面长出一层白色茂密棉絮状菌丝。果实发病多始于脐部,也有的从伤口浸入在其附近开始腐烂。
【防治方法】:
(1)床土应选用无病新土,如用旧园土,有带菌可能,应进行苗床土壤消毒。方法:每平方米苗床施用50%拌种双粉剂10克,或25%基苯粉剂9克,或32%苗菌敌可湿性粉剂1克,对细土4-5千克拌匀,施药前先把苗床底水打好,且一次浇透,一般17-20厘米深,水渗下后,取1/3充分拌匀的药土撒在畦面上,播种后再把其余2/3 药土覆盖在种子上面,即上覆下垫。如覆土厚度不够可补撒堰土使其达到适宜厚度,这样种子夹在药土中间,防效明显,残效月余。
(2)加强苗床管理,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的地做苗床,播前一次灌足底水,出苗后尽量不浇水,必须浇水时一定选择晴天喷洒不宜大水漫灌。
(3)育苗畦(床)及时放风、降湿,即使阴天也要适时适量放风排湿,严防瓜苗徒长染病。
(4)果实发病重的地区,要采用高畦,防治雨后积水,黄瓜定植后,前期宜少浇水,多中耕,注意及时插架,以减轻发病。
(5)发病初期喷淋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每平方米喷淋对好的药液2-3升,或15%恶毒灵水剂450倍液,或12%绿如乳铜乳油600倍液,每平方米3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