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病菌分生孢子梗丛生,由气孔伸出,褐色,稍弯曲,具4-7个隔膜,大小为30-110μm×3-6μm。分生孢子单生,暗黄色至灰色,卵形至广椭圆形,具横隔膜3-8个,纵隔膜1-3个,分隔处略缢缩,大小为22-40μm×18-22μm,表面密生细微点刻。子囊壳散生,扁球形至球形,具孔口,直径180-250μm。子囊长椭圆形至棍棒状,20-30个,无色,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黄褐色,纺锤形至椭圆形,具横隔膜3-7个,纵隔膜0-7个,大小为25-45μm×10-15μm。
【侵染循环】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子囊壳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翌年以子囊抱子引起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抱子进行再侵染。
【危害症状】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积水处开始侵染,初形成白色近椭圆形小点,以后发展成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灰白色坏死斑,其上产生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叶枯死。花梗染病,初期也形成近椭圆形白色凹陷小点,以后发展成坏死枯斑,其上产生黑色霉层,易从病部折断。有时可在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子囊壳。
【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时彻底清理病残组织,集中妥善处理。
2.增施有机肥料,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避免植株早衰,增强植株抗病力。
3.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65%多果定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根据病情防治1-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