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蓟马(Thrips talmi)属缨翅目,蓟马科。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东、广西、湖南等省有发生,目前湖北、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北、河南等省、直辖市已有分布,并有北上发展的趋势。是蔬菜生产中的潜在危险。
【为害特点】主要是成虫和若虫锉吸瓜类嫩梢、嫩叶、花和幼瓜的汁液,被害嫩叶嫩梢变硬缩小,出现丛生现象,叶片受害后在叶脉间留下灰色斑,并可联成片,叶片上卷,心叶不能展开,植株矮小,发育不良,或形成“无头苗”,似病毒病,茸毛呈灰褐色或黑褐色,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幼瓜受害后出现畸形,严重时造成落瓜,影响产量和质量。
【形态特征】成虫体细长,体长lmm,淡黄色乃至金黄色。头近方形,复眼稍突出,单眼3只,红色,排成三角形,单眼间鬃位于单眼三角形连线外缘,触角7节,第1—3节黄色,末端色较浓,第4—7节褐色,但东5节基部有时带有黄色。4翅狭长,周缘具长毛。前翅前脉基半部有7根鬃,端半部有3根鬃,前胸盾片后缘角上有2对长鬃。后胸盾片上有1对钟状感觉器,盾片上的刻纹为纵向线条纹。腹部第8节背片的后缘,雌雄两性均有发达的栉齿状突起二雄虫腹部第3—7节腹片上各有1个腹腺域,呈横条斑状。卵长椭圆形,长约0.2mm黄色,在被害叶上针点状白色卵痕内,卵孵化后卵痕为黄褐色。若虫3龄,初孵幼虫极微细,体白色,l、2龄若虫无翅芽和单眼,体色逐渐由白转黄;3龄若虫翅芽伸达第王4腹节;4龄若虫称伪蛹,体色金黄,不取食,触角折于头背上,胸比腹长,翅芽伸达腹部末端。
【发生规律】在广西一年发生17—18代,在广东1年发生20多代。世代重叠,终年繁殖,多以成虫在茄科、豆科蔬菜或杂草上、土块下、土缝中、枯枝落叶间越冬,少数以若虫越冬。3—10月为害瓜类和茄子,冬季取食马铃薯等植物。在广东5月下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和9月为发生高峰期,以秋季严重。在广西黄瓜上4月中旬、5月中旬及6月中下旬有3次虫口高峰期,以6月中下旬最多。成虫具迁飞性和喜嫩绿习性,有趋蓝色特性,活跃、善飞、怕光,多在黄瓜嫩梢或幼瓜的毛丛中取食,少数在叶背为害。雌虫主要行孤雌生殖,偶有两性生殖。卵散产于叶肉组织内,每头雌虫产卵约50—200粒,若虫也怕光,到龄末期停止取食,落入表土“化蛹”。当日均温21.3℃、24.6℃和283℃时,幼期发育历期分别为18天、16天和13天。在温度24℃时,卵期5—6天,1—2龄若虫期5—6天,前蛹加伪蛹期4—6天。此虫较耐高温,在15—32℃条件下均可正常发育,土壤含水量8%—18%最适宜,夏秋两季发生较严重。
【防治方法】
清除田间残株落叶、杂草,消灭虫源,调整播种期,春季适期早播、早育苗,避开为害高峰期;采用营养钵育苗,加强水肥管理等栽培技术,促进植株生长,栽培时采用地膜覆盖,可减少出上成虫为害和幼虫落地入土化蛹。
物理防治。蓝板诱杀成虫,每10m左右挂一块蓝色板,略高于蔬菜10—30cm,以减少成虫产卵为害。
当夏秋瓜苗2—3片叶时开始田间查虫,当每苗有虫2—3头时,可采用以下杀虫剂进行防治: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4000—5000倍液;15%唑虫酰胺乳油2000—3000倍液;10烯啶虫胺水剂3000—5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2000—3000倍液;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10%吡丙·吡虫啉悬浮剂1500—2500倍液;25%吡虫·仲丁威乳油2000—3000倍液;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对水喷雾,视虫情隔7—10天喷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