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西瓜疫霉病
症状:疫病一般侵害瓜根颈部,还可侵害叶、蔓和果实。根颈部发病初期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斑迅速发展环绕茎基呈软腐状、缢缩、全株萎蔫枯死,叶片呈青枯状,维管束不变色。有时在主根中下部发病,产生类似症状,病部软腐,地上部青枯。叶部发病时产生暗绿色水渍状斑点,并迅速扩大为近圆或不规则大型黄褐色病斑,湿度大时呈全叶腐烂,干后病叶呈淡褐色极易破碎。茎部被害时呈水渍状暗绿色纺锤形凹陷,病部以上枯死。果实受害表现为水渍状暗绿色圆形凹陷,迅速蔓延至整个果面,果实软腐,病斑表面长出一层稀疏的白色霉状物。
病原:该病由真菌鞭毛菌亚门德雷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异名为甜瓜疫霉P.melonis Katsura)和辣椒疫霉P.capsici L.侵染所致。
发病规律:病菌喜高温、高湿的环境,最适发病温度为28~30℃,低于15℃发病受抑制。在气温适宜条件下,雨季来的早晚、降雨量、降雨天数的多少,是发病和流行程度的决定因素。田间发病高峰往在紧接在雨量高峰后。中心病株出现后,日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或旬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则病势发展快,易形成流行。如10天以上无雨,又不浇水,则病害停止蔓延。雨季高温高湿条件下,排水通风不良,种植过密,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畦面高低不平,容易积水和多年连作的地块,以及浇水过多,种植过密,施氮肥过多或施用带菌肥料,均加重发病。浙江地区主要发病盛期在4~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两季发病重。
防治措施:a.要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制度,减少土壤中残留的病原菌。
b.应选择排水通畅的地块栽培,或采取短畦、沟浇等栽培措施,切忌漫大水,降低土壤含水量。
c.勤中耕,及时整枝打杈,防止叶蔓生长过密,通风不良。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铺草栽培或全覆盖栽培。
d.在发病前开始喷药防治,每5到7天喷药1次,连续2到3次,遇雨时雨后补喷。常用药剂有百分之80代森锌可湿粉剂600到800倍液、百分之75百菌清可湿粉剂500到700倍液、百分之50克菌丹可湿粉剂400到500倍液、百分之40乙膦铝可湿粉剂300倍液、百分之58瑞毒锰锌可湿粉剂500倍液、百分之80代森锰锌可湿粉剂600到800倍液、百分之64杀毒矾500倍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