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若龄幼虫在叶片上聚生性较强,随着虫龄增加而分散。通常。将吸吮口器刺入叶片采食,因此,危害不明显。但是,虫害增多则叶片黄变或落叶。在果实上,主要为害未熟果。最初食痕不明显,逐渐变黑后腐烂,呈红色。枯叶夜蛾和乌嘴壶夜蛾为害果实时,食痕处孔隙较大,而稻绿蝽食痕却只有针孔大小。
【病原】
幼虫在柳杉、桧等针叶树、山茶、宽皮柑桔等常绿树叶片之间和棕闾毛、稻草及屋顶内侧越冬。到了4月份,移至麦类和十字花科蔬菜。第一次产卵植物,以马铃薯为主。1年发生3代。当食饵植物和温度适宜时,幼虫发育极快,1年可以发生4代。幼虫,1龄期聚生在卵壳上几乎不采食,2龄时开始为害,因其聚生性强,成群为害植物。食性杂,除番茄外,还为害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柑桔、桃等32科145种植物。一只雌虫可产l一5个卵块,l个卵块约有200个卵。除去越冬成虫,成虫的寿命大约50天,世代可以重叠。
【防治方法】
早栽番茄为越冬成虫的主要产卵植物。雌成虫在番茄上产卵后立即离开番茄田,回到采食植物麦田和油菜田,因此,难以见到成虫。但是,一旦出现聚生的l—2龄幼虫时,应及时喷施农药。多发地带,在结果期,应喷施数次。尤其是毗邻水稻早期栽培地带的番茄田,更要加强防治工作。同时,还要防治害虫从其他植物飞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