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蒜病毒病发病症状主要有叶片出现黄色条纹;叶片扭曲、开裂、折叠,叶尖干枯、萎缩;植株矮小,瘦弱,心叶停止生长,根系发育不良、呈黄褐色;不抽薹或抽薹后蒜薹上有明显的黄色斑块,严重时严重时蒜果变小僵硬。
病原:病原为病毒。毒源种类较多,主要有大蒜花叶病毒(简称GMV)和大蒜潜隐病毒(简称GLV)。此外,还有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韭葱黄条病毒(简称LYSV)、马铃薯A病毒(简称PVA)、马铃薯S病毒(简称PVS)、马铃薯M病毒(简称PVM)等,单独或复合侵染。
发病规律:各种大蒜病毒都可由种蒜(鳞茎)传播,田间发病的毒源主要来自带毒种蒜。病区连续多年种植而没有复壮或更新的品种,带毒率均高,用作种蒜造成严重发病。各种病毒还可随带毒种蒜的引种调运而远距离传播。在田间,大蒜病毒还可经病株汁液传播或介体生物传播。汁液传播又称为机械传播,病株与健株叶片相五摩擦或田间作业造成微伤口,病株带毒汁液接触健株,通过伤口传毒。传毒的生物介体有蚜虫、蛾类、线虫等,依病毒种类不同而异。生物介体传播的专化性很强。例如,桃蚜可传播大蒜花叶病毒和大蒜潜隐病毒,甘蓝蚜、麦长管蚜和禾谷缔蚜则不能传播。 大蒜病毒病害的发病程度与栽培管理也有密切关系。田间管理粗放,缺水少肥,大蒜生育不良,发病较重,减产幅度较大。间作套种不合理,大蒜田附近毒源植物多,传毒蚜虫发生量大,发病重。天气高温偏旱有利于蚜虫发生,发病也重。
防治措施:1、大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同时喷洒消毒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大大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
2、合理轮作(同时避免与葱类、韭菜等葱属作物连(邻)作),施足有机肥料,以优质圈粪和饼肥为好,增施磷钾肥。应选择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播种前应用新高脂膜拌种,下种后应及时喷施新高脂膜保温保墒,提高种子出苗率。
3、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及时开沟排水,降低温度,在生长期及时喷施壮茎灵,同时还应在孕薹期喷施地果壮蒂灵,增强植株抗病力,提高大蒜产量。
4、及时防治,发病初期应及时喷施20%病毒克星400倍液进行防治,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或及时喷施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