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梢鹰夜蛾成虫头、胸部灰色有黑点和褐斑,触角褐色,下唇须灰黄色,向前下斜伸,状似鹰嘴;前翅灰褐色,有褐点,前半部在内线以内棕褐色,内、外线及后半部明显,亚端线黑色中部外突,后翅黄色,中室有一黑斑,外缘有一黑带,后缘有二黑纹;腹部黄色,各节背部有黑纹。
卵馒头形,有明显的放射状条纹,横纹不显;顶部有淡褐色花纹两圈。老熟幼虫体色变化很大。有绿、黄、黑三种色型。多数为绿色型,此型头和胴部绿色;黄色型,头部黑色,胴部黄色,两侧有两条黑线;黑色型,头部橙黄色,全体黑色,气门线由断续的黄白色斑组成。
蛹棕红色,外被有土茧。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化蛹越冬。5月中旬羽化。交尾产卵于叶背、叶柄或芽上,卵散产。5月下旬孵化后蛀入芽内或新梢顶端,吐丝将顶端嫩叶粘连,潜身在内,蚕食嫩叶。经l个月后入土化蛹。6月中、下旬羽化,飞翔力不强,白天常静伏叶背。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生第二代幼虫,8月中旬以前入土化蛹开始越冬。
【防治方法】
发生数量不多时,可人工捕杀幼虫。
发现大量幼虫为害时,可用下列药剂: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30%氟氰戊菊酯乳油1000—3000倍液;10%溴氟菊酯乳油800—1000倍液;20%杀铃脲悬浮剂500—1000倍液等,喷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