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茄子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灰霉病。幼苗染病,子叶先端枯死。后扩展到幼茎,幼茎缢缩变细,常自病部折断枯死,真叶染病出现半圆至近圆形淡褐色轮纹斑,后期叶片或茎部均可长出灰霉,致病部腐烂。成株染病,叶缘处先形成水浸状大斑,后变褐,形成椭圆或近圆形浅黄色轮纹斑,直径5~10毫米,密布灰色霉层,严重的大斑连片,致整叶干枯。茎杆、叶柄染病也可产生褐色病斑,湿度大时长出灰霉。果实染病,幼果果蒂周围局部先产生水浸状褐色病斑,扩大后呈暗褐色,凹陷腐烂,表在产生不规则轮状灰色霉状物,失去食用价值。
病原: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 Botrytis cinerea Pers. ex Fr.侵染所致。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菌丝体或分生孢子梗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雨水及农事操作传播,从寄主伤口或衰老器官侵入致病。侵入花瓣后引起果实发病;感病的花瓣脱落到叶片或茎上引起茎、叶发病。病菌喜温暖、高湿环境,发病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20~28℃,相对湿度95%以上。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茄子灰霉病的主要发病盛期为2~4月。茄子灰霉病的感病生育期为始花至座果期。棚内低温高湿、地势低洼、多年连作、密度过大、植株徒长、光照不足、棚室内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或施氮肥过多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早春低温、寡照、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危害严重。
防治措施:(1)保护地采用生态防治,及时通风降湿,使棚室远离发病条件,具体做法参照番茄灰霉病;
(2)保护地可施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次250克,或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
(3)发病初期喷洒倍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硫悬浮剂500倍液,或悬浮剂500倍液;
(4)茄子沾花时,也可在生长剌激素中加入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