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symptom):大白菜、普通白菜、紫菜薹及乌塌菜等白菜类蔬菜各生育期均可发病。大白菜病毒病又叫孤丁病、抽疯病,苗期发病心叶呈明脉或叶脉失绿,后产生浓淡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成株期发病早的,叶片严重皱缩,质硬而脆,常生许多褐色小斑点,叶背主脉上生褐色稍凹陷坏死条状斑,植株明显矮化畸形,不结球或结球松散;感病晚的,只在植株一侧或半边呈现皱缩畸形,或显轻微皱缩和花叶,仍能结球,内层叶上生灰褐色小点。种株染病或种植带病母株,抽薹缓慢,且薹短缩或花梗扭曲畸形,植株矮小,新生叶出现明脉或花叶,老叶生褐色坏死斑,花蕾发育不良或花瓣畸形,不结荚或果荚瘦小,籽粒不饱满,发芽率降低,病株根系不发达,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普通白菜、小白菜、油菜、青菜、菜心、莱薹等病毒病,因白莱的种类和品种不同,症状略有变化。苗期受害多呈花叶型,从幼苗心叶脉基部开始,沿脉呈半透明状或叶脉褪绿呈花叶状,重病株心叶畸形或老叶枯黄或全株矮化僵死。成株染病也多引起皱缩花叶。采种株发病,轻的可抽薹,但花茎缩短,荚果弯曲变形,或结实不良,严重者抽薹前即枯死。紫菜薹病毒病病苗心叶叶脉透明或沿脉失绿,产生浅绿与浓绿相间的斑驳或叶片皱缩不平,有的叶脉上生褐色坏死斑。成株染病植株矮缩,叶色呈花叶状,有时在叶部形成密集的黑色小环斑。采种株被害,症状同白菜。
【病原物】(pathogen): 目前已知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毒源有芜菁花叶病毒(TuM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萝卜花叶病毒(RMV)。其中主要是前3种,但各地略有不同。黑龙江、辽宁、天津TuMV单独侵梁率65~90%;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安徽、江苏50%左右。CMV在上述九省地单独侵染率20%左右,但天津仅2%。TMV各地侵染率约占20—30%。在广西TuMV与CMV复合侵染率高;而在贵州、安徽、江苏TMV与TuMV复合侵染率高。至于普通白菜如湖南的小白菜主要毒源是TuMV、TMV、CMV和少量AMV(苜蓿花叶病毒),其中以TuMV为主,CMV和TMV次之,AMV发生很少,与国内外报道小白菜TMV、CMV比例较大有所不同。过去国内曾报道苜蓿花叶病毒不侵染油菜、白菜和萝卜,但经检测发现在小白菜上AMV存有一定的比例。紫菜薹病毒病毒源主要为TuMV(芜菁花叶病毒)和TuMV、CMV(芜菁花叶病毒与黄瓜花叶病毒)复合侵染。TuMV、CMV、TMV芜菁花叶病毒与黄瓜花叶病毒及烟草花叶病毒复合侵染比较多。据测定湖北红菜薹病毒病毒源TuMV占23%,CMV占8.3%,TMV占1.2%,TuMV、CMV复合侵染占1 6%,TuMV、CMV、TMV复合侵染占17%。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简称TuMV),粒体线状,大小700~800X12~18纳米,失毒温度55—60C经10分钟,稀释限点1000倍,体外保毒期48~72小时,通过蚜虫或汁液接触传毒,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主要靠蚜虫传毒。除十字花科外,还可侵染菠菜、茼蒿、芥菜等。目前已知其分化有若干个株系。黄瓜花叶病毒见黄瓜病毒病。苜蓿花叶病毒(AMV)是一个多质粒的体系,含有5种大小不一的质粒,致死温度55~60℃,稀释限点1 000~2000倍,体外存活期3—4天,汁液摩擦及蚜虫传毒,传毒蚜虫主要有桃蚜、大戟长管蚜和豌豆蚜。
【发病因素】(epidemic factor) :冬季不种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区,病毒在窖藏的大白菜、甘蓝、萝卜或越冬菠菜上越冬,冬季如栽植十字花科蔬菜,病毒则在寄主体内越冬,翌年春天由蚜虫把毒源从越冬寄主上传到春季甘蓝、水萝卜油菜、青菜或小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及日菜野油莱上。南方由于终年长有上述十字花科植物,则无明显越冬现象,感病的十字花科蔬菜、野油莱等十字花科杂草都是重要初侵染源。白菜播种后遇高温干旱,地温高或持续时间长,根系生长发育受抑,地上部朽住不长,寄主抗病力下降,此外,高温还会缩短病毒潜育期,28℃芜菁花叶病毒潜育期3—1d天,10C则为25—30天或不显症。本病春秋两季蚜虫发生高峰期与白菜感病期吻合,并遇有气温15~20℃,相对湿度75%以下易发病。 白菜类病毒病发病程度与白菜发育阶段有关,苗期,特别是7叶前是易感病期,侵染越早发病越重,7叶后受害明显减轻。此外,播种早,毒源或蚜虫多,再加上菜地管理粗放,地势低不通风或土壤干燥,缺水、缺肥时发病重。 左:明脉症状 右:坏死斑点 左:心叶菊花状 右:病叶歪向一边
【防治】(control) (1)选种抗病品种。大白菜的抗病品种有:北京新1号、抱头青、83~61、冀3号、牡丹12号、山东1号、青杂5号、烟台1号,天津绿、城阳青、小杂56、北京大青口、包头青、塘沽青麻叶、晋菜1号、晋菜3号等抗病品种。普通白菜可选用叶色深绿、花青素含量多、叶片肥厚、叶肉组织细密,生长势强的小白菜、油菜、青菜等普通白菜品种,如:抗青、绿杆青菜、矮杂2号小白菜、矮抗1号、2号、3号,豫油2号,山东91—31、34、37、山东14号、18号、22号、30号。青帮油菜等。 (2)调整蔬菜布局,合理间、套、轮作,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3)适期早播,躲过高温及蚜虫猖獗季节,适时蹲苗应据天气、土壤和苗情掌握,一般深锄后,轻蹲十几天即可。蹲苗时间过长,妨碍白菜根系生长发育,容易染病。 (4)水分管理。为了防止地温升高,播后即浇第一水;次日或隔日幼苗出土时浇第二水;第三、四天幼苗出齐后可因地制宜浇第三水;4—5片真叶时浇第四水;7~8片真叶后浇第5水。每次浇水均有利于降低地温,连续浇水,地温稳定,可防止病毒病的发生。 (5)苗期防蚜至关重要,要尽一切可能把传毒蚜虫消灭在毒源植物上,尤其春季气温升高后对采种株及春播十字花科蔬菜的蚜虫更要早防。(6)发病初期开始喷洒新型生物农药一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原名抗毒剂1号)300倍液或病毒1号油乳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Ⅱ号乳剂1000倍液,83增抗剂100倍液,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