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 苹果 | 葡萄 | 番茄 | 黄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辣椒枯萎病 |
别名:辣椒萎蔫病 症状:一般多在辣椒开花结果期陆续发病。病株下部叶片脱落,茎基部及根部皮层呈水渍状腐烂 ,根茎维管束变褐,终至全株枯萎。潮湿时病茎表面生白色或蓝绿色的霉状物(病征)。通常病程 进展缓慢,从发病至枯萎历时十数天至20天以上,据此及其病征有别于辣椒细菌性青枯病。 病原: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尖镰孢菌辣椒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 f.sp.vasinfectum(Atk.) Synder et Hansen〕。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可营多年腐生生活。病菌从须根、根 毛或伤口侵入,在寄主根茎维管束繁殖、蔓延,并产生有毒物质随输导组织扩散,毒化寄主细胞 ,或堵塞导管,致叶片发黄。病菌发育适温为27~28℃,土温28℃时最适于发病,土温21℃以下 或33℃以上病情扩展缓慢。土壤偏酸(pH5~5.6)、植地连作、移栽或中耕伤根多、植株生长不良 等,有利于发病。品种间抗性差异尚缺少全面调查。在国内近年推介的近20个辣椒品种中,仅知 8819线辣椒(陕西)对枯萎病表现高抗,其余一些适应性或抗其他病害较强的品种,如赣丰3号(江 西)、苏椒5号与6号(江苏)、皖椒1号(安徽)、天椒2号(甘肃)、椒1号(河南开封)、亨椒1号(江西 南昌)、湘椒7号(湖南)等是否也抗枯萎病,则尚待各地进一步研究定论。 防治措施:应加强抗病品种的选育;大力提倡水旱轮作;避免施用未经充分腐熟的土杂肥;整治 排灌系统,实行高窄畦、深沟栽培,切忌大水漫灌或浇灌过深、时间过长,以提高植株根系活力 ;淋药防病应抓早防、连续防(定植及开花结果初期病害发生前,定期或不定期淋施高锰酸钾600 ~1000倍液,或铜氨液600~800倍液,2~3次或更多,前密后疏,淋透淋足)。 |
相关作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