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苹果干癌病、苹果芽腐病
症状:只为害枝条,以l—3年生枝发病较多,产生溃疡型病疤。病菌在秋季或初冬从芽痕、叶丛枝、短果枝基部,甚至伤口处侵入。病部初为红褐色圆形小斑,逐渐扩大呈梭形,中部凹陷,边缘隆起呈脊状,病斑四周及中央发生裂缝并翘起。病皮内部暗褐色,质地较硬,多烂至木质部,使当年生木质部坏死,不能加粗生长。天气潮湿时,在裂缝周围有成堆着生的粉白色霉状的分生孢子座。病部还可见到其他腐生菌的粉状或黑色小点状的子实体。后期病疤上的坏死皮层脱落,使木质部裸露在外,四周则为隆起的愈伤组织。翌年,病菌继续向外蔓延,病斑又呈梭形同心环纹状扩大一圈;如此,病斑年复一年地成圈扩展。被害枝易从病疤处被风折断,造成树体缺枝,有的树甚至无主枝或中央领导枝,引起产量锐减。
病原:病原为 Nectri galligena称苹果梭疤病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世代为Cylindro sporium mali称仁果干癌柱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原以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借助昆虫及雨水、气流传播。秋天落叶前后,为病菌的主要侵染时期。病菌只能从伤口侵入,其中以叶痕周围的裂缝为主,也可从病虫造成的伤口、剪锯口和冻伤处侵入。在秋、冬季较温暖、潮湿、春季降雨较多、湿度大,且气温回升较慢地区,容易发病。地势低洼,土壤较黏重、潮湿,秋季易积水,以及偏施氮肥的果园,发病较重。进入盛果期的十多年生大树,易发病。
防治措施:清除菌源,细枝感病后,应结合果园修剪剪除病枝。如大枝发病应在春季结合防治腐烂病进行刮治病斑。加强栽培管理,减少侵入伤口。加强肥水管理,修剪适度,以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