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大豆根线虫病、大豆萎黄线虫病
症状:大豆孢囊线虫主要危害根部,被害植株发育不良,矮小。苗期感病后子叶和真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感病地上部矮化和黄萎,结荚少或不结荚,严重者全株枯死。病株根系不发达,侧根显著减少,细根增多,根瘤稀少。发病初期(黑龙江省6月末—7月初)拔起病株观察,可见根上附有许多白色或黄褐色小颗粒,即孢囊线虫雌成虫,这是鉴别孢囊线虫病的重要特征。孢囊线虫以卵在孢囊里于土壤中越冬,孢囊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第二年春二龄幼虫从寄主幼根的根毛侵入,在大豆幼根皮层内发育为成虫,雌虫体随内部卵的形成而逐渐肥大成柠檬状,突破表层而露出寄主体外,仅用口器吸附于寄主根上,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大豆根上白色小颗粒。
病原:病原为大豆孢囊线虫 Heterodera glycines lchinohe .,属线行孢囊线虫。
发病规律:1.越冬。病原线虫主要以胞囊在田间土壤中越冬,也可在粪肥中以及混杂于种子中的土粒内越冬。 2.侵入。春季温、湿度适宜时,在根系分泌物的刺激下,越冬胞囊内的卵孵化,以2龄幼虫在土中活动,寻根尖侵入主根,在其皮层内营寄生生活,经幼虫阶段后发育为成虫。雄成虫重新进入土壤中自由生活,并寻觅雌成虫,交配后死亡。雌成虫交配后,发育成老熟雌虫,其体壁加厚成为胞囊,其受精卵就保存在胞囊内。当条件适宜时,其内的卵又孵化出幼虫,进行再侵染。 3.传播。田间近距离传播扩散主要通过耕作时土壤的移动、农机具和人、畜沾附以及灌溉水和雨水传带含胞囊的土壤或混有胞囊的粪肥。胞囊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很强,因而胞囊中的卵可保持生活力3~4年以上,有的可长达10年。发生 土壤内线虫量大,是发病和流行的主要因素。感病大豆品种和连作重茬是大豆胞囊线虫病严重发生的重要条件。砂土、砂质壤土以及碱性土壤有利于发病。
防治措施:1.检疫。加强检疫,禁止从病区引种,保护无病区。
2.栽培。实行大豆与禾本科作物或棉花等非寄主植物3年以上轮作,以水旱轮作为宜,这是防治此病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增施肥料,干旱时适时灌溉,可减轻发病。
3.土壤消毒。播前15~20天,每亩用98%棉隆颗粒剂5~6千克或10%涕灭威颗粒剂2.5~5千克,深施在播种行的沟底,覆土压平密闭,半个月内不得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