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水稻田养虫种草可减少使用杀虫剂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5-7-16 9:04:00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作物,也是病虫害防治用药最多的作物,当前,浙江省金华市在实践过程中,已经探索出了蓄养天敌治虫、健身栽培防病、养鸭吃虫除草等很多好的技术和方法,推进水稻科学减量用药,对于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意义非同寻常。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下。   释放天敌以虫治虫   “过去农民滥用农药,把稻田中的害虫连同天敌都杀掉了,害虫天敌就像稻田‘免疫系统’的抗体,一旦虫害入侵,天敌又没有,自然呈暴发式增长。此时,人们往往会盲目加大农药用量,导致抗药性和害虫再猖獗,以及对生态平衡的破坏,造成恶性循环。”吕仲贤认为,改变这一植保现状已迫在眉睫。经过多年研究,他强调“栽培健康作物、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应用有益生物、科学使用农药”的植保策略。在他看来,利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来控制水稻害虫,完全可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2008年,吕仲贤领衔的团队在寺平村建设首个示范区。   吕仲贤告诉记者,这项绿色防控技术的核心就是“以虫治虫”,即保护稻田的生态环境,利用蜘蛛、寄生蜂等天敌,来代替农药消灭害虫。这些益虫原先稻田里都有,只是因为长期施用农药,被集体扼杀。为了增加益虫的战斗力,农科人员还搬来“救兵”,往稻田里补充释放天敌。   赤眼蜂是稻田里害虫最惧怕的天敌之一,记者在浙江省农科院实验室看到,其个头比芝麻粒还小,它们可将卵产在害虫的卵里,害虫尚未出生,就成了小赤眼蜂的食物。如今,赤眼蜂的应用已实现工厂化繁育,在害虫发生高峰期,农科人员以蜂卡的形式,在稻田中进行“淹没式”人工释放,能有效降低水稻螟虫的种群数量。   用花草为天敌安个家   田埂上杂草丛生,并非无人打理,而是刻意种植的,其学名叫做香根草,是经多年反复实验筛选出来的功能性杂草,可引诱二化螟、大螟到草上产卵,同时该草对幼虫具有较强的致死作用,可有效降低田间害虫的种群数量和危害。   农科人员还在田埂和田块间,按一定间隔分批种植了芝麻、茭白、秕谷草等植物,而这些都是为害虫天敌服务的。比如:秕谷草、茭白等是储蓄植物,可在水稻非生长季节,为寄生蜂等益虫提供替代食物和庇护场所,目的是利于天敌种群的增长,维护稻田生态系统平衡;而芝麻则是益虫们的“补品”,叫做蜜源植物,顾名思义,即为天敌提供花粉和花蜜,让益虫寿命更长、寄生能力更强、繁殖得更多,是农科专家从几十种植物中挑选而来的。   为了修复稻田的生态功能,农科人员还在百亩田园内人工建造了一个生态岛,用于模拟稻田的湿生环境,提高稻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相比而言,这里的植物种类更丰富,可为益虫提供越冬、越夏、繁殖的场所,及农事操作干扰时的庇护所。吕仲贤形象地说,做这么多,就是为了给害虫天敌们安个家,长年守卫庄稼。   此外,稻田内还有序摆放着众多诱捕器,其内置性诱剂,可直接诱杀水稻螟虫雄性成虫,干扰成虫交配,有效降低害虫的下一代种群。   可减杀虫剂八成多   听起来,这项技术只是种种草、养养寄生蜂,但绝非如此简单,光是储蓄植物、蜜源植物等的选择,就需大量的试验;而对稻田进行生物多样性的布局,更是个系统工程,需长期积累与改善。   经过连续七年在寺平村示范区的研究试验表明,通过这一系列配套技术,可平均减少化学杀虫剂用量八成以上,控制害虫危害损失总体在3%以下,所产稻米达到无公害标准,并逐步恢复和强化了稻田生态系统的控害功能,保持水稻的稳产优质。   当地种粮大户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使用这项技术后,虽然需多花精力种植诱虫植物和芝麻,增加了劳力成本,但与过去相比,能省去不少用药成本,而这样产出的大米因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大大提升。目前,这项水稻害虫生态工程控制技术已被农业部列为主推技术,在浙江、贵州、湖南、江西等部分地区开始示范推广。   尽管吕仲贤的探索已有明显成效,但由于生态控制技术成本大、见效慢、技术要求高,严重阻碍了其推广与应用。对此,吕仲贤呼吁,政府部门在加大农作物病虫害生态控制技术研究投入的同时,能否对推广诱杀技术、释放天敌和使用生物农药等非化学防控技术应用,给予相应的资金补贴。
相关阅读
9月虫酰肼原药产量分析
诺普信成立千色龙种衣剂新公司,开辟国内种衣剂市场新格局
第十三届作物保护国际论坛(泰禾论坛)在上海圆满落下帷幕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