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为什么大农场农业在我国遭遇“滑铁卢”式失败?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6-10-9 8:38:00
    

    说起大农场农业,就不得不起到美国。作为农业发展的标杆,美国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高科技、高收益、高效率农业的典范,如“美国农民一人种地3000亩”、“一个美国农民产粮150吨可以养活200个美国人”。这样的模式是否能在中国发展?

为什么大农场农业在我国遭遇“滑铁卢”式失败?

    然而,从国家到企业,很多大组织在投身农业的过程中,纷纷选择了大农场的模式,结果鲜见成功案例。大农场农业在中国为何水土不服呢?

    大农场模式所需条件

    1.地广人稀——大农场农业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美国的耕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为18817万公顷,人均接近0.6公顷。2012年美国的务农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到2010年,美国的农场约有220万个,农场占地面积为9.2亿英亩,平均每个农场的面积为418英亩。每个农场主平均经营400英亩的土地,约2400亩。每个农场的劳动力平均为1.6个。

    2.机械化程度高,大量高新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目前,美国农业机械技术已经开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大量精准农业技术开始在播种、施药、施肥等领域产业化应用。

    3.农民要有较高的技术能力。美国农民普遍受12年义务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30%以上,无论是农场主还是一般农民,都会操作使用各种复杂的农业机械。

    我国发展大农场农业存在问题

    1.地少人多。中国农业耕地总面积虽然占世界前四,但是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35亩,无法支撑大规模的大农场的发展。而且土地分布不均,耕地资源质量差别大。

    2.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大农场由于面积广阔,需要大量的机械进行劳作,耕地、浇水、施肥、采收等,然而我们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法实现全机械化的程度,一般的农场主也无力购买如此多的农业机械。

    3.中国农村人口知识水平偏低。目前中国从事农业的生产者教育水平偏低,农业机械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4.中国传统的小农思想的局限。在中国的人的传统思维里,地的重要性远胜于一切,有地才心安,许多人不愿意放弃手中的土地。

    5.大量的农村人口无法安置。大农场农业所需要的农业从业者数量少,但是中国目前尚有7亿农业人口,发展大农场农业,有一大部分的农村人品需要从农村释放出来,对城市发展的压力过大。

    而这些,也决定了为何大农场农业在中国不可能成功。

    家庭农场发展凸显优势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对中国农业发展现状而言,家庭农场更适合目前的国情。

    1、在中国,家庭农场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商品化的进程。有效的缩小城乡贫富差距。

    2、家庭农场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使农业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转变,克服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弊端,商品化程度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农产品。

    3、家庭农场比一般的农户更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易于政府监管。

    对于农业发展模式而言,何种模式最适合我国,何种模式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我们一直都在探索的问题。每一种模式都有其优势与弊端,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相关阅读
信息时代,农业转型成为必然选择
2017—2018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
玉米市场“跌”声一片,农民减少损失一定要重视这个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