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种衣剂:该有的辉煌去哪了?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7-11-9 9:43:00
    

    种衣剂在国内真正发展起来有三四十年,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国内崭露头角,2010—2012年进入大卖阶段,2013—2015年由于药害频繁,种衣剂又进入低迷期。

    每年八九月,本该是种衣剂销售旺季,但今年这个时候,记者在河南、山东市场走访获悉,种衣剂销售店面门庭冷落,鲜有问津。

    除了天气原因,厂商对种衣剂夸大其词、炒概念、售卖假货等现象逐渐失去农民信任,也不再为此产品买单。种衣剂市场在跌宕中没落、迷失,成为令人惋惜的大品类。

    不过,随着各大农药企业销量普遍下滑的大环境下,很多企业再次将目光转向了种子处理。在传统农药渠道举步维艰之下,种衣剂市场却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

    种衣剂市场又开始复苏,有人预言,种衣剂的春天这次终于来了。

    然而,种衣剂还能不能让老百姓用着放心?再次兴起的市场还有多大潜力?

    已走进千家万户的种衣剂问题丛生

    宝剑尚未配妥,出门已是江湖,一语道破种衣剂这么多年发展的状态。即便如此,在国内任意一个村庄,种衣剂已经成为老百姓拌种必用产品。不过,这几年市场上层出不穷的问题让这个品类饱受争议,陷入“亚健康”状态。

一个零售店里种衣剂多达十几种

    五大问题

    一是登记盲目。目前种衣剂登记的企业虽然越来越多,受关注程度大增,但企业在登记时对种衣剂药剂的特性与使用剂量没有完全了解,所以导致比例过大,有了较大出芽安全风险,最后不得不被政府组织召回。

    二是市场混杂,产品参差不齐。由于市场上各个厂家的种衣剂剂型技术差异,常会出现分层、结块、沉淀、包衣不牢固、脱色严重等现象,因此种衣剂市场鱼龙混杂,品质不一,价位更是参差不齐,这严重冲击了拌种剂市场。价格的恶性竞争也让厂家和代理商、零售商利润逐年降低,代理商和零售商积极性降低。

    三是安全问题。 安全性是种衣剂的最基本的要求,不同厂家的原药,含不同杂质的原药,以及生产工艺、助剂等都会对种衣剂产生潜在的安全风险。从国产的“一拌无芽”到国内企业此起彼伏的种衣剂药害,给很多企业泼了一盆冷水,面对巨大的种衣剂市场,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四是抗性问题。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衣剂已经销售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已经产生抗性,只有不断的研究创新出新的成分才可以解决。

    五是农药种子种企业缺乏合作。目前,农药种子企业合作不多,导致推广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深圳千色龙种子健康科技与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盛广为告诉记者,在推广过程中,农户对种衣剂效果的质疑,由于许多种衣剂产品为突出产品效果,故意夸大产品效果,这却无疑大大增加了农户对种衣剂的期望值。

种衣剂企业推广遇到的问题

    四大误区

    误区一:拌种后颜色越艳丽的种衣剂越好。

    颜色只是起到一个警戒的作用,是为了区分开种子是否拌过种衣剂,以免拌过农药型种衣剂的种子被人、畜、禽误食。所以,颜色的深浅与种衣剂的质量无关。

    误区二:农药味越浓的种衣剂,药效越好。

    农药味浓,说明添加的农药是高毒的,这本身就是不可取的。而如果只靠种衣剂和农药拌种来防治地下害虫,是杯水车薪。

    误区三:大瓶的拌种剂更实惠,药量足效果好。

    农药的效果取决于有效成分含量和剂量,拌种剂上往往是有效成分含量低的会在剂量上弥补有效成分的不足。选择产品更应该看具体的配方和含量。

    误区四:拌种后成膜效果好,膜越亮的种衣剂越好。

    膜的色泽与种衣剂本身的效果无关。相反,成膜物质会影响到种子的透水透气功能,在低温状态不但不会促进种子提前发芽,反而会影响到种子的正常发芽。

    作物过于集中

    目前我国种衣剂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北方,特别是在东北和华北的应用比较普遍。在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作物上,占整个市场的80%左右,但在南方水稻、蔬菜种植区,种衣剂的使用还是相对有限的,占种衣剂使用总量的8%左右。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永平老师介绍,虽然种衣剂发展迅速,但登记作物还是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玉米、小麦、棉花、大豆、花生、水稻六大作物上。小麦、玉米的比例相对比较大,花生次之。

    国内主要作物拌种情况:(占比为种衣剂占农药投入比例)

国内主要作物拌种情况

    从接受区域上来讲,山东南部、河南、安徽等接受程度高,水稻种衣剂接受程度略低,整体呈现北方市场高于南方市场的状况。

    国内种衣剂市场增长很快,但仍然有近50%的播种面积的作物种子未实施包衣,尤其在水稻、蔬菜和药用植物等方面,种衣剂新产品开发及推广潜力很大。同时,随着农民对种衣剂的重视,也愿意在种衣剂使用上进行投入,作物开始涉及马铃薯、高粱、谷子、辣椒等小众作物。

    厂家多,品牌少

    随着国外农化巨头专利化合物优势的逐渐消失,再加之国内研发能力、加工工艺的成熟,国内种衣剂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从2010年开始各种种子处理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国内企业也在登记上呈现井喷发展的趋势,目前国内种衣剂厂家172个,登记的产品也有大概600个,但除十几家大中型种衣剂生产企业外 ,其余几十家种衣剂企业的生产设备、工艺路线、科技含量、管理水平、服务能力相差很大。

    据悉,国内企业中北农海利种衣剂公司与拜耳、先正达相比并不逊色,目前已经占据国内产业化包衣40%的市场份额,在精准化包衣、成膜剂商品性、新药剂登记开发等多方面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由于种衣剂的特殊性,比较优势还是在生产加工和技术推广指导端,所以作为核心品类发展的的企业相对比较集中。根据记者走访,发现做得好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拜耳、深圳千色龙、中农联合、陕西上格、江苏辉丰、济南仕邦、吉林八达等,这些企业服务推广体系相对完善,市场占有率也较高。

    从成分上来讲,主要集中在吡虫啉、噻虫嗪、咯菌腈、毒死蜱、苯醚甲环唑、精甲霜灵、氯虫苯甲酰胺,同时,还结合了丁硫克百威、福美双等传统成分。

种衣剂主要剂型

    在剂型方面,悬浮种衣剂、微囊悬浮剂,其中,悬浮剂凭借着其使用安全,易于运输及保存稳定有效成分浓度高、药效好、对环境影响小以及其良好的成膜性的特点,一直以来就是各大小厂家登记的焦点。

    令人欣慰的是,国内企业种衣剂的质量一直在提升,与国外公司的差距也越来越小。

    技术是一道坎儿

    市场上走访,很多人跟记者反映,我的种衣剂还没出仓库,膜就已经脱落了,种子也已经生虫子了,质量和安全问题堪忧。

    这并非个案,种衣剂本身就是一个技术含量高,高风险的产品。优质种衣剂,成膜性好,质量稳定,包衣层不碎、不脱落,透水、透气,缓释效果好,能有效防治病虫害;而劣质种衣剂有效成份含量不足、成份混杂,安全性差,防效难以保证,最大的问题是容易产生药害,影响种子发芽、出苗不齐、形成黄苗弱,严重影响产量。

    成熟的技术保证了种子质量和安全,但是纵观国内,技术壁垒仍旧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道坎儿。

    成膜性差

    种衣剂的关键技术在于它的成膜性,这也是好坏的关键。

    好的成膜剂成膜快、膜质均匀、不脱落,透水、透气。劣质种衣剂无成膜剂或成膜性差,易闷种、烂种、烧种,发生药害,影响出苗。

    拜耳种子处理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先进的成膜技术是其四大支柱之一。拜耳种衣剂产品经理齐亮认为,成膜剂像一张网,把有效成分牢牢包在种子外面,防止下雨或浇水时有效成分的流失,并且使有效成分均匀的分布在种子表面。另外,好的成膜剂还有缓释作用,能够延长持效期

    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林才华表示,种衣剂的原药、警戒色、成膜剂、配方溶剂都要层层把关,安全第一。在原药上边,纯度高和优质是主要的参考标准;从加工工艺上来讲,中农联合从德国和瑞士引进4台砂磨机,把原药墨色,使粒径更小,分布更均匀;在警戒色上边,选用的是水性化的色浆;另外在成膜剂方面,公司也从国外引进技术,包衣稳定。

    辉丰股份企划部部长邰少杰告诉记者, 公司近期推出的三元复配“健仓”在工艺上非常的考究,产品采用了美国技术生产,粒径、悬浮率和成膜性等指标远高于行业标准。从用料方面,公司采用高纯度高活性原药,助剂和成膜剂均来自自德国,这些保证了新型种衣剂的效果和安全。

    应用指导缺位

    众所周知,种衣剂和除草剂是农药领域最专业的版块,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给农民整个一季造成颗粒无收,所以专业的产品需要专业的技术指导。

    但据记者调查发现,农民使用种衣剂缺乏指导情况频频发生。

    这一点跟国内企业的技术服务能力较差有一些关系,国内企业几乎无推广,主要手段为前期的产品及配方的跟随,后期政策及奖品的刺激压货,给销售中间的各个层级利润诱惑推动。

    另外,国内某些企业多无培育市场的意识,后期产品的回访也少,观摩会流于形式,往往起不到震撼的效果,所以即使开观摩会,对于第二年的销售影响也不大。

    种衣剂每年发生的药害都很多,除了产品自身的原因外,很多是使用方式导致,这就需要推广企业加大指导,避免出苗差、烂种甚至药害发生,将损失降到最低。

    创新不足

    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成熟,许多厂家的种衣剂产品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悬浮种衣剂为例,目前,国内有些厂家的种衣剂在储存一段时间后就出现析水现象,并出现分层级不可逆的沉淀物质;储存时间延长,包衣后的种子成膜性变差,脱落率增加;从而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据了解,目前种衣剂登记复配相似度很高,用于难虫难病的种衣剂品种又比较短缺,整体缺乏自主创制的活性成分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配方产品,产品同质化严重,对此,很多专家表示,对种衣剂来讲,这既是问题又是机会。

    总之,尽管目前国内大型种衣剂生产企业在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产品质量、检测方法和生测试验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

    但随着市场对种衣剂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企业还需要在产品乳化性能、分散性能、流动性、分层沉淀方面努力,技术改进仍任重道远。

    饱受争议的种衣剂如何在机遇中重生?

    几年前,就曾有人预言,国内种衣剂年销量会快速增长,未来三五年,将是种子处理剂的黄金年代,但事实是经过几年的推广,种衣剂并没有迎来春天,相反的是,面对种衣剂,老百姓越来越觉得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种衣剂市场前途未卜?

    但是,集“一药多效、省工省时、事半功倍、隐蔽施药、环境安全”等优点的种衣剂,为什么会落入这样的境地?它如何又获重生呢?

    抓住国家扶持的机遇

    近两年,国家对种衣剂的安全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国种衣剂产业终于迎来了世纪难得的发展契机。

    未来5年,将是种衣剂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新成分、新组合全面开花,预计到2020年,国内登记种衣剂证件将会达到1200个。有专家预测,种子处理剂未来有可能替代近年来热点农药品种草甘膦、百草枯,而成为今后数年农化市场中增长最快的产品类别。

    当然,除了政策给力,加强市场的监管和引导依旧不可忽视。

    企业加强科研攻关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永平老师建议企业要加强研究,提高产品品质,开发出高效、作物特点突出的高端产品;鼓励生物、化学药剂在种子处理中的协同使用;鼓励在蔬菜、药用植物及其根块茎上的登记使用。

我国未来种衣剂研究方向

    据悉,目前企业已经开始在新成分的陆续登记,比如酰胺类产品在拌种剂上的登记,新烟碱类成分的登记;复配制剂越来越多,产品从功能单一到功能更加全面;越来越多的农民接受拌种,拌种作物也逐渐扩大到许多小宗作物,如:高粱、谷子、辣椒等。

    同时,种子包衣是一项新颖、复杂的技术,其中最关键的是种子包衣剂的研究和开发,所以,企业要加大研发力度,增加包衣剂的科技含量。

    需要提醒的是,国内企业应改变目前盲目跟风、盲目模仿,甚至不惜造假、以次充好等短视行为,真正俯下身子,专注一项作物,以质量赢市场,才能改变目前广种薄收的局面。

    市场推广任重道远

    在经过前几年轰轰烈烈的种衣剂大范围推广,在近两年无论是经销商还是零售商的推广热情均在下降,多数经销商更看重利润和厂家人员拌种支持,但实验示范及观摩会的召开数量明显降低。

    再者,根据作物受病虫害危害的程度及其经济价值的不同,同一地区农民对不同作物种子包衣接受程度不同。玉米包衣程度比较成熟,花生、小麦、大豆以及一些小众作物的包衣率虽逐年增加,但农民的接受程度不一致,市场重新培育亟待解决。

    从经销商层面来讲, 最重要的是要摆正态度,不要仅以利润的高低作为是否推广产品的风向标,要把真正的好产品推荐给农民。推销产品时一定要首先要选择那些企业可靠、资质好、信誉好、口碑好的厂家的产品,严把进货关,不要给那些假冒伪劣产品提供生存的空间。

    实际上,经销商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因为一个厂家实力再强,一线队伍如果跟不上,很容易前功尽弃。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经销商加强服务,改变和创新营销手段,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

    通过近年来大家的努力推广,种衣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认可,并且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像在玉米、小麦、大豆、棉花、花生以及蔬菜等作物的种衣技术得到普遍应用。

    未来,随着农民对农药使用越来要求越简单化,他们对省工、省时、省力,降低环境污染的种衣剂接受程度会越来越高,种衣剂在病虫害的预防方面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客气的是,劣币驱逐良币是记者调研过程中对眼下种衣剂市场的直观感受,这对踏踏实实做事的企业是不公平的,对市场是不利的。既然种衣剂市场有着美好的未来,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经营,遵纪守法呢?那么,如果种衣剂要想发展,政策指引,企业潜心研发,推出优秀产品,以及种企合作都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多方努力,种衣剂市场才能迎来该有的辉煌。

相关阅读
江苏泰州推广使用自走式喷药施肥一体机
广西农药不合格产品有上升势头
价格止涨小回落,尿素进入短暂的冷静期?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